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雕塑,作为一种表达思想与感情的造型手段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体育,自古以来就是竞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而体育雕塑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体育发展水平的缩影,也是一种美的享受,也是艺术的享受。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比分析中美体育电影的差异.主要结论:美国体育电影数量远多于中国体育电影;中国体育电影的文化内涵着力于突出时代背景和国家振兴等,而美国体育电影的文化内涵则更多关注国家民族主义和胜利主义等;在题材选择上,我国体育电影对本国优势项目宣传不足,而美国则十分关注自身传统项目;美国体育电影突显体育的崇高精神,而我国体育电影对体育精神的阐述不够.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电影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时代特征明显、竞技体育题材偏重、故事情节程序化和体育电影人才匮乏是我国当前体育电影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特征,基于此,文章对于我国体育电影的发展路径提出了拓展体育电影精神内涵、发掘体育电影创作素材和培养体育电影相关人才的对策措施。同时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体育电影的成功之处,加强影片的人性表达与体育精神的弘扬,全面提升影片质量,推动我国体育电影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传播媒介或者传播手段是在武术的国际化进程中采用何种方式将信息送达受众的行为,在视觉文化传播语境下,择取不同的媒介所达到的传播效果不同。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图像资料对比解析法,分析武术雕塑在武术传播中的独特优势,把握雕塑艺术传播的规律及特征,结合武术独特的体育属性及文化内涵,运用"雕塑"媒介探寻武术国际化传播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艺术体育”在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进行研究。调查了“艺术体育”在我国城镇居民中开展的现状 ,参加者活动的场所、活动的动机、心率指标等。对“艺术体育”的内涵及其在我国发展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阐述。“艺术体育”在我国小康社会中对增进人民健康 ,提高劳动生产力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它与我国目前小康社会中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陈玉忠 《体育科研》2009,30(4):6-10
伴随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北京奥运会便是集中体现之一:如何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在新的起点和高度上创造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新辉煌成为了体育领域应该重视的核心问题。我国体育发展的历史和经验已经证明,探索适合我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是我国体育辉煌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也理应成为我国实现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发展目标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体育艺术化释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典云 《体育学刊》2011,18(2):37-40
体育艺术化不是将体育转变为艺术,而是实现体育价值多元化,强化其审美价值。体育艺术化的具体途径包括体育表层的艺术化、本体层的艺术化和内核层的艺术化。体育融合艺术丰富了体育的表现形式,充实了体育的文化内涵,是体育表层的艺术化;在发现体育美的基础上,通过修改规则等手段创造和强化体育美,排除破坏体育美的因素是体育本体的艺术化;体育艺术的创作是体育内核层的艺术化,体育艺术的创作是使稍纵即逝的体育美成为永恒的艺术美,拓展了体育美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体育服务业的现状与发展政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育服务业是构成体育产业的重要经济单位,在西方发达国家,体育服务业已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和综合分析等方法,对体育服务业概念和内涵、当今国际体育服务业发展的特点以及我国体育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并提出发展我国体育服务业的扶持、培育政策。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目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1984年10月,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中,提出了新时期我国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成体育强国,以增强全民族的体质,强国强民”。《通知》作为一个宏观号召,并没有明确“体育强国”的内涵及其具体指标。国家体委旋即组织班子,按《通知》精神制定了我国建成体育强国的战略构想——《2000年中国的体育》。这篇战略构想首次揭明了“体育强国”的内涵,确立了本世纪末我国成为体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体育题材电影开山之作《体育皇后》以短跑项目为主进行描绘,起到传播我国体育精神、振奋人心的积极作用。通过文献资料法,按照我国体育类项目电影题材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我国短跑类题材少之甚少。但实际上,短跑类题材对宣传我国中华体育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短跑类题材电影《超越》为研究对象,该影片根据真实人物故事改编,传播了体育文化和体育知识,也讲述了我国短跑运动员科学求实、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当代体育的强盛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以此为题材的体育诗歌大量涌现.这些作品以"举国体制"下中国体育体制、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民族民间体育等中国体育史上的大事为题材,表达了诗人们对体育的强烈情感,反映了全民对体育的关注.以中国当代体育诗歌的发展演变为轨迹,通过文献调查、检索和梳理,对中国当代体育诗歌进行研究,以期能进一步促进中国体育诗歌和体育文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空间的运动与空间的艺术孙杰,大平在人类几千年文明发展的长河中,有两艘大船始终紧密相连,互相鼓舞,互相提携,从悠悠远古驶来,又向茫茫未来驶去,这就是体育和雕塑。从古至今最负盛名的雕塑就是一尊体育雕像,它就是世界闻名的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只要人们谈及...  相似文献   

13.
永恒的运转     
在竞技体育中,掷铁饼是最能体现力与美结合的运动之一。雕塑《永恒的运转》正是一件较好地把握并展现铁饼运动特征,进而揭示体育精神内涵的优秀作品。作者将娴熟的写实技巧与传统陶瓷雕塑手法相结合,塑造了一个正在进行铁饼投掷的女运动员形象,在现实主义基调中透露出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极富艺术感染力。作者对人物脸部作了陶艺化处理,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体育广告业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广告专家曾经预测 ,到 2 0 0 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 ,中国广告市场的营业额将超过日本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广告市场。本文针对我国体育广告业的现状 ,提出了促进我国体育广告业的进一步发展的合理化建议。1 .体育广告的内涵与作用 :体育广告的内涵是利用体育赛事以及与体育赛事密切相关的媒体和形式向公众传递商品、劳务等信息 ,它是联系体育运动和现代社会生活的“纽带”。体育赞助与体育广告是形影相随的关系 ,赞助体育赛事本身就是利用赞助本身进行广告公关活动。体育广告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 )树立企业形象 ,提高企业知名…  相似文献   

15.
体育化产业在我国尚属待开发阶段,必然以其内在的资源优势成为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新的亮点。章对我国体育化产业的内涵以及面临的一些重大理论及现实问题进行了合理定位,以期对我国体育化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及实际运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建立、完善和创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体育事业是21世纪中国特色体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根据当前我国政治与经济的发展形势,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需要,迫切需要用新的眼光,从新的高度研究与明确当前中国特色体育的理论内涵、外延,成熟这一视角,为中国体育事业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运行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国邮政于2013年7月13日发行一套4枚《琴棋书画》邮票。这是一套具有浓郁文化内涵和高雅艺术情趣的邮票。此前,我国曾经分别发行过古琴、民族乐器、围棋、书法、国画等题材邮票有数十套,尤以中国绘画、古代书法题材邮票为多。而将"琴棋书画"作为古人倡导的一  相似文献   

18.
李娜 《收藏》2014,(8):7-7
19世纪末期,欧洲处于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随著资本主义及工业革命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欧洲的文化、艺术及生活方式等都在这个时期发展日臻成熟。装饰艺术品,作为当时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在上流聚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受到了贵族、社会名流以及艺术家的追捧,成为了高尚生活的必需品。铜雕就是这些装饰艺术品之一。这一时期雕塑的题材除了古代神话之外,多了很多展现美好爱情和乡村生活的主题,而新古典主义的发展,使得这一时期的人物雕塑在细部结构和整体表现力上达到了顶峰。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体育发展,走以内涵型为主的体育发展道路,是立足初级阶段的国情,既积极进取,又量力而行的正确选择。 1.体育的发展,受到不发达经济的制约 四十多年的建设,使我国成为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国家。但是,由于旧中国留下的底子太薄,基础太差,人口太多,再加上我们工作中的失误,以  相似文献   

20.
刘戈 《搏击·武术科学》2013,(3):106-108,124
文章介绍了中国恢复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后所参加的历届冬夏季奥运会,以2008年奥运会为分界,将中国体育发展分为体育大国和体育强国建设阶段,论证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影响和中国体育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提醒国人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体育实力仍与强国存在差距。还认为,奥运不只是金牌,体育也不只是竞技、赛场和强身健体,我国应加强对体育真实内涵和奥林匹克真谛精神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