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林堂     
倪瓒(1301—1374),元代书画家、诗人。字元镇,号云林、幻霞子等,无锡东亭(今属锡山市)长大厦村人,豪富出身。中年以后,疏散家财,云游江湖,穷困潦倒。其山水画师法董源,并有荆浩、关全笔法,用笔方折,创“折带皴”写山石。树木又得李成法。多写太湖一带景色,清远萧散,“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追求“聊写胸中逸气”,对明清文人水墨山水  相似文献   

2.
元代特殊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因素,使得元代文人画家大多具有隐逸心态,山水画多表现隐居题材。"元四家"的山水画以简淡的笔墨,营造萧疏简远、平淡清旷的意境,形成了各自独特风貌,使山水画的写意精神得到充分发挥,抒情写意成为元代山水画的标志性特征,"逸格"成为了文人画家追求的目标,并对后世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元代特殊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因素,使得元代文人画家大多具有隐逸心态,山水画多表现隐居题材。"元四家"的山水画以简淡的笔墨,营造萧疏简远、平淡清旷的意境,形成了各自独特风貌,使山水画的写意精神得到充分发挥,抒情写意成为元代山水画的标志性特征,"逸格"成为了文人画家追求的目标,并对后世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倪瓒是元代文人画家典型代表,为著名“元四家”之一,一生性洁孤僻,素被人视为“高人雅士”,在美术史上有极高的地位。提出“逸笔”、“逸气”之说的艺术主张被视为文人画审美品评的标准。不仅打破了晋唐以来普遍强调“成教化,助人伦”的绘画功能,同时也开创了与宋代院体画精工细密所不同的疏简清逸的文人画新风格,丰富发展了传统山水画的艺术程式,对后世的绘画发展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5.
20世纪的中国山水画打破了"四王"保守思想在山水画坛的统治地位,山水画重新焕发出生机。各地的山水画派层出不穷,山水画家们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复兴运动,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涌现出了黄宾虹、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陆俨少等山水画大师。但是,20世纪以来的中国山水画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由于对山水画传统的蔑视,中国山水画的笔墨美、写意性等美学思想被西化的写实所取代,中国文人山水画的传承脉络已经断代。20世纪发展到当代,已经跌入山水画发展的最低谷。  相似文献   

6.
元代社会由于异族的统治,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文人画家在政治上受到歧视,大多命运坎坷,仕途多舛。他们在思想上极度苦闷,遂投身自然,放情山水,追求一种"梵我合一"的道统精神。"元四家"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在绘画上一改南宋所崇尚的院体画法。追求五代董源、北宋巨然一派的"南宗"画法,讲求笔墨的泼洒,注重情感的表达,融诗书画于一体,使中国山水画的文人画特征更加明显。"元四家"的绘画风格和美学思想对明清以后的中国山水画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研究"元四家"山水画,有利于我们继承和发扬传统山水画的精华,进一步推进当代山水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山水画发展到明清时期已日渐衰落。直至清末,由于民族矛盾和阶级斗争的激化与加深,一些画家遭到时代风云的激荡,受到各种意识的影响,加之汉、魏碑文不断出土,以探讨金石与书法溶于绘画的学者渐多,中国山水画又有所回升。一些锐意求进、大胆革新的画家冲破墨守成规的保守派势力,打破了画坛一度沉寂冷落的局面,出现了新兴的“海上画派”。而当时靡声四海的萧派山水就为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8.
傅抱石是我国20世纪著名的山水画家,傅抱石在中国画坛上留下"抱石皴"和异于古今山水画画家的"水法",在时人山水画中独树一帜,值得思考和阐释。傅抱石水法的特点、他与同时代画家水法的异同以及傅抱石水法成因尤其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9.
中国画山水自古迄今存在着工笔青绿山水与水墨写意山水两种形态,水墨写意山水形态在文人放意纵情的豪情下,在书法用笔的极端自我表现的意识之下,演变成了一种笔墨放逸恣肆的形态表现手法.从古到今,"泼墨"技法一直备受画家们的喜爱.在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中,泼墨山水画有其独特的艺术个性语言和表现技法.本文从泼墨山水画的历史入手,分析了常见的泼墨手法,并展望了泼墨山水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在中学美术教材传统山水画部分,黄宾虹的山水画是很重要的内容。中国传统山水画经历了宋元时的辉煌,到明清时期笔墨的程式化、规范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是清代的“四王”,他们以临古、仿占为能事,将古人的笔墨程式模仿到了极致。但正如其所处的清王朝一样,此时的山水画坛却已是苟延残喘、毫无生机了。在审美取向上崇尚清淡、柔弱,也是以一种病态的方向发展着。鸦片战争爆发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所倡导的“改制”思想同时也影响到了文化艺术界,许多画家开始反对一味复古,提倡适应时代精神的创新作品。作为梁启超友人的黄宾虹,一方面踏实地师传统,另一方面又积极探求创新,逐渐通过“变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其一生的艺术特点为:  相似文献   

11.
墨戏画属文人画范畴.在创作主体这一方面来说,最突出的便是游戏态度;画家以随机触遇的感兴为创作动因,而不事先构思,惨淡经营;墨戏画力求摆脱既成的"格法"程式,不求形似,逸笔草草,重在创造新颖奇特的审美意趣.  相似文献   

12.
正山水文化在中国传统审美领域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唐末五代时期,隐居的文人群体将山水景象与心灵景观相结合,创造出丰富的山水画地域形态。比如五代时期画家关仝(约907-960),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其山水画早年师法荆浩,又对关陕雄奇伟岸的地貌特征刻意揣摩,能够表现突兀山峦的伟岸气象。北宋米芾评其"工关河之势,峰峦少秀气"。关仝在山水画立意造境的传承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老年教育》2020,(6):30-31
<正>明清时期,画家辈出。他们不仅善书法、工诗词,而且人物、山水、花鸟画样样皆能。清初的王时敏便是这样一位典型代表。王时敏(1592-1680),字逊之,号烟客,又号西庐老人,今江苏太仓人,系山水画"娄东派"创始人,著有《王烟客集》《西庐画跋》《烟客题跋》等。他的作品追求古人法度,仿古变古是其主要特征。王时敏所作《端阳墨花图》,现藏于苏州博物馆。画上有其款识曰:"丁酉重五戏墨,西庐  相似文献   

14.
“五四”运动以后,特别是中国画的传承进入学院制教育以来,以吏人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绘画好古、尚意的文人画风,逐渐让位于西方崇尚个性、重视写实、倡导写生的现实主义绘画方式。于是力图摆脱程式化的传统摹古法则束缚,强调自我表现和提倡“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石涛,自然就成了新一代山水画家首选的理想学习目标。而黄宾虹热的形成,是改革开放以来注重形式感、抽象性、符号化的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理念,逐渐为广大中国画家所接受,素描、速写式的写实水墨画道路逐渐受到质疑,因此,明显具有象征意味和抽象笔法的黄宾虹山水画自然成了当下试图进一步走向现代的中国山水画家们首选的参照目标。  相似文献   

15.
元代绘画以山水画为最盛,在整个画坛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当时山水画长卷盛行,以描绘浙江富春山一带风景的“元四家”之首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最为代表。元代还有一批山水画家,各有师承,自具特色,在画史上也享誉颇高。受赵孟影响,兼宗李成、郭熙画法的画家朱德润便是其中一位,他的山水画多是文人游乐的题材,以抒写自己居山伴水之野逸情怀。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山水画在南北朝尚处于萌始的初级阶段,而在魏晋之前是以人物画的附属形式存在的。到魏晋时期,山水画才真正逐渐脱离原来附属于人物画的地位,单独成为绘画的主题。但虽然有、宗炳、王微等专门山水画家,山水仍多为人物衬景出现,带有稚拙的痕迹。山水画的形成和确立,是魏晋风度的渗透,崇尚自然的必然,文人个体意识的觉醒,人们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感知。崇尚自然是魏晋风度的重要体现,自晋代顾恺之创作了《庐山图》后,山水画得以形成和确立,山水画并成为"山水文化"的重要的独特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汉代以来文人士夫在皇权一统的仕宦生涯中,逐渐衍生的"出(出仕)处(归隐)"平衡心理结构,魏晋时期经过郭象等人的玄学阐释,使之成为文人士夫亲近山水并使山水画映射文人品格意趣潜在的关键性因素。山水画蕴藉着古代文人对"出处"关系的调整手段,它们体现在山水意象从"比德"观念到"山水以形媚道",再到"身即山川而取之"的递次转变上,逐渐使山水画在文人仕宦的日常生活中具备了"不下堂筵,坐穷丘壑"的审美功能。像《卢鸿草堂十志图》《王摩诘辋川图》及《李龙眠山居图》等作品,也成了后世文人化解"江海之思",疗治尘嚣羁锁之"心疾"的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18.
汪野亭和刘雨岑同为珠山八友成员,两者分别以山水画和花鸟画见长,影响深远。以汪野亭、刘雨岑瓷板画为研究对象,在比较两者身份属性、师法对象、人生经历及审美追求的基础上分析其创作异同,认为其作品共性是兼具画工品格和文人品格,而技法上汪的逸笔草草与刘的兼工带写是其大异,并由此导致前者趋雅、后者向俗的风格差异,而这又大致代表了珠山八友乃至景德镇瓷板画创作的两种理路走向。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山水画可堪称为“姊妹艺术“.从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来看,唐、宋以来一些擅长山水画的文人画家参与园林的设计,将绘画的创造手法和意境的特色融贯于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之中,从而使中国古典园林有了山水画的特色.中国古典园林山水画的特色还体现在它的审美追求和表现手法上.  相似文献   

20.
王铎是明末清初的书法名家,也是颇具独特风格的文人画家。他特殊的个人经历贯穿在他的绘画当中,从简淡高远的笔迹到冲淡平和的意蕴,表现了他寄情山水、超然物外,以笔趣"卧游"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