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教学低效是语文教育屡受诟病的主要原因。从吕叔湘提出的“少慢差费”到“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的呐喊,教学低效并没有得到改观。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学改革必然要以提升教学效率为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争论的问题太多,有文道之争,文言之争,最近几年又有了“训练”与“教育”之争。基本情况是,有不少同志针对“题海战术”、“应试训练”等语文教学弊端,提出了变“语文训练”为“语文教育”的主张,所谓“语文教育”者,就是广泛吸取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重诵读,重感悟,重体会,让学生老老实实地读书。有不少文章发出“语文课呼唤回归”这样的呐喊。回归到哪里去?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要回归到“传统”上去。争论的另一面,对传统,并未全盘否定,但主调还是采取了批判的态度。观点很明确:时移势易,传统已不适应现代化的需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研究的核心是“语文”、“教”、“学”.就是说,在语文教学研究中对“语文”学科特质研究至关重要,研究应该是胸有语文的,是为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而进行的,而作为“教学”视野中的研究,又应该始终聚焦于教与学两方面的研究,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也是研究的重中之重.在具体从事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有许多对关系需要厘清,否则,就难以将语文教学活动做得到位、做出实效,也就妄谈教得顺心和学得更好了.前几年学界一直在对语文教学中的有法与无法、预设与生成进行探讨,终于形成了清晰的共识,那就是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语文教学需要预设,而教学过程必须是动态生成过程,无论是预设还是生成都需要对学情有较为准确的把握.随着对“教学内容确定”及文本意识、问题意识、教学智慧等其他语文教学问题研究的深入,有很多原本似乎搞清楚了的问题也觉得需要反思反思了.  相似文献   

4.
郑旭 《语文天地》2010,(4):34-35
北大怪才余杰等主编的《审视》一书,《萌芽》杂志以《教育怎么办》为主题组·织的一系列文章.全国报刊上批评中学语文教育现状的文章均以近乎“批判”、“声讨”的架势对当今的中学语文教育齐声呐喊。这一大批学者及有识之士为中国语文教育的鼓与呼.直至发出“救救语文”的呐喊.确实令每位语文工作者深思——中国的语文教育到底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5.
某地高中语文毕业会考试卷出了一道“现代文阅读综合题”,要求考生阅读分析“那时偶或来谈的是一个老朋友金心异。……便称之为《呐喊》”(详见教育部统编高中《语文》第四册中的鲁迅《呐喊》自序)一段文字。其中有一道选择题是:“不惮于前驱”的含义是:(在对的答案后面打“√”)a.使他们与前驱相比而感到不怕( )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中将教师的“教学主体”转变成“教学引导”是新时期教师角色转变及定位的重要举措.只有正确定位才能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推进教学改革建设.本文分析了高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扮演的角色对教学质量的影响,从而得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主”转“导”的必要性,并就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准确定位提出了些许建议,希望能为教师的自我教学质量完善提供借鉴,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有远见的教育家发出了“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呐喊。要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教师必须更新语文教育观念,相信孩子,解放孩子,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激励学生参与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语感”在语文教学中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了理论与实践的热点.虽说是热点,但并不时髦.早在三十年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就指出“语感”问题,并且认为“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教师所能授助学生的,只此一事”.继后又有不少语文教育家对此作过阐发.叶圣陶曾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吕叔湘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训练语感”的重要性,为语文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支点.  相似文献   

9.
朗读是语言训练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手段.我们提倡语文教学中注重朗读训练,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和语文教学自身的基本规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如何扬“兴趣”之帆,让“朗读教学”乘风远航,谈几点思考. 一、巧用信息技术,激发兴趣 形象生动的东西是学生永远喜欢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小学生“阅读迷失”着手,就“互动阅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和如何利用“互动阅读”,提升小学生语文水平,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国家教委最新制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进行审美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本文想就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问题谈些粗浅的认识.一黄光硕同志说,审美教育作为语文教学任务之一确定下来,这是“语文教学固有的因素”决定的,是“适应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需要”,“对语文教学将会起到更积极的作用.”正确认识和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美育,这是学习和贯彻新语文教学大纲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既要有严谨的科学性又要有感人的艺术性”.(刘国正语)我们的语文教师也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懈追求语文教学的艺术境界,探求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就应该遵循一条基本的教学原则,即立足“本”,茂其“枝”.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致成了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热点.因此,本文就语文教学中的语感问题作了一些粗浅的探究,以期给当前不断深化的教改带来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方向,也奠定了审美教育的基础.曾经因为应试教育,而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忽略了语文的人文性.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就应有浓浓的语文味,语文味即语文的文学蕴味,包括语文、文学、形象、构思、意境、哲学、情趣等蕴味,也即语文关.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悟语言文字,领悟作者情感,走进文章意境.如何让语文课堂呈现浓浓语文味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回归到语文教学的本位,让语文课彰显其本真的味道——真实的“说味”“读味”“嚼味”和“写味”.那就是本文阐述的语文“四味”,即“说味”“读味”“嚼味”和“写味”.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常常听到一线语文教师为作文教学呐喊、疾呼? 因为我们对它的困惑和无奈感受最深. 为什么我们总将特别焦虑的目光投向作文教学? 因为它是语文教师心头永远抹不去的痛.  相似文献   

17.
阮真先生1936年出版的《中学国文教学法》曾影响过20世纪的中国语文教育.我1996年阅读其中的片段,就为阮先生卓识所折服.2003年我从国家图书馆获得了复印件,细读全书,不禁为阮真先生的远见击节.阮真先生在书中引用了蒋维乔先生发现的一个语文教育悖论:能文之士不肯虚心研究教授法.这里的“能文之士”是指那些能够写文章的语文教师,“不肯虚心研究教授法”是指不屑于研究语文教学.初次接触这个悖论,也觉得有道理,当时的国文教师大都满腹经纶,自认为国文教学就是传授知识,有了知识干吗还要研究教学?教学不过是雕虫小技,自命不凡者无须为之,智能低下者不能为之,赖以生存者不能不为之.“研究教学”就成了学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阮真先生不舍“鸡肋”创造了国文研究的奇迹.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语文倡简”?语文为什么“倡简”?先前我们曾就这些问题作过专门的探讨,陆续撰写了一些关于这方面思考的文章“。语文倡简”工作室总顾问张庆先生还就当前“语文倡简”的必要性发表《语文教学必须“倡简”》一文。(见《小学语文教师》2006年第02期)文章指出,语文教学因追寻新课程的本质而“简”,因削枝强干、集中目标而“简”,因三维目标的整合而“简”,因突出基本教学手段而“简”。那么,语文该怎么简,简去什么?本文试就关于“语文倡简”的热点问题谈些个人体会。一“、语文倡简”不是“简单语文”近来,语文教学百花齐放——北有京…  相似文献   

19.
假如我们重视了语文教学的“深度”,打造出语文教学的高品位,让人们领略到语文的博大精深,既是“阳春白雪”又是“黄钟大吕”,那么就会使更多的人多一些由衷敬意而少一些说三道四。当语文教学用自己的“深度”对世人发表宣言时,语文学科也就登上了一个令人仰视的前所未有的高度了。  相似文献   

20.
“大语文”教育观是小语整改的理论基础,它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就要求我们摒弃语文教学完全寄托于语文课堂和语文课本上的做法,而要把课内外、校内外、语文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大胆改革语文课堂教学.强化语文实践活动,优化语文环境.改革作文教学.提高学生德、智、体.美诸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