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螺旋式上升过程,教师授课时应遵循学生的概念形成规律。模型建构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思维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感知模型、建立模型、解释模型、优化模型,亲历探究过程,破除概念迷思,自主建构知识,逐步建立科学概念,促使学生对科学概念的认识从理解走向深刻。  相似文献   

2.
概念重建教学模式实施的一般程序为定向参与、引导探究、建构交流、解释拓展、反思评价.其实施策略有:调查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探究,培养科学过程技能;鼓励学生做出解释,生成概念;提供反思与概念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在科学发展史的论证式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基于科学史提出主张,构建模型—基于科学史质疑辩驳,修正模型—补充科学史,完善模型—得出结论”的教学流程,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课堂探究和模型构建,帮助学生理解结构与功能观,最后利用教材课后科学发展史阅读素材再次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索永无止境,实验技术的进步将促进科学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4.
以“盖斯定律”为学习载体,围绕大概念,通过聚类教学(C1)、概念提取(C2)、关联内化(C3)、迁移应用(C4)的“4C”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回溯知识发生的起点,通过科学探究获得证据,建立解释模型,有效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  相似文献   

5.
小学《科学》将科学探究作为学生提升自身科学素养的核心学习方法写入了新课程标准。所谓科学探究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寻与研究未知的现象或规律,通过学生在科学课上与教师、同学交流互动,使其容易找到自己不解并十分感兴趣的科学问题(认知的矛盾),并通过对问题进行初步分析,猜想出问题的解决办法或方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探究,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些教学模式,现将几个教学片段记实进行评述,供同仁们商讨。  相似文献   

6.
针对如何挖掘“立德树人”的教学资源,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贯彻“立德树人”的育人任务。以“从托勒密到开普勒”的教学为例,通过设问、阅读、分析、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地心说、日心说及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以期让学生习得科学探究过程中涉及的物理思想、方法和规律,形成结构化的认知模型,养成观察与探究及数理结合的习惯与意识,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是其他教学形式不能代替的教学方式。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勇于质疑,善于运用科学方法探究释疑,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尤其是在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培养上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科学教学的目标是引导学生获得概念性理解。教学活动要围绕着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核心概念,培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针对生物学现象构建合理的科学解释,针对某一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法的能力。以问题引导的方式进行生物概念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通过合作讨论参与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生命观念,提高学生概念理解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将科学发现学习的认知要素划分为实际系统和科学理论模型,以及实验空间和假设空间。然后,运用GOMS模型对科学发现学习进行认知任务分析,将其分解为理解问题、探究局部模型、合成全局模型和反思评价四个子目标,详细分析了其中的基本操作与方法,以及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是如何发展变化的。由此建立的认知模型为基于计算机的科学发现学习环境的设计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面对新课程的改革,如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是全体教师急需思考的课题。文章从小课题入手,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以课堂为主阵地,渗透科学探究的思想:以课外探究为重要途径,提升学生探究能力;通过建立档案袋,进行科学评价,激励学生不断探究。  相似文献   

11.
朱成东  孙永兴  徐泓  孙影 《化学教学》2023,(7):37-43+66
以海带中碘含量测定过程中待测液反复变蓝的实验异常现象作为课堂生成性资源,通过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猜想、假设和验证组织课堂教学,从而在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中,发展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李飞 《中学生物学》2010,26(1):30-31
以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为主线,在引导学生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以探索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最后得到的4个科学结论为基本线索,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从科学探究历程中归纳并深刻领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13.
模型认知是新课标强调的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的观点、证据、结论之间关系的经验模型。模型认知也是人们利用已有经验、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方式,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建立正确有效的认知模型在教学中至关重要。高中化学概念有着显著的抽象性,增加了学生学习理解的难度,常常出现课上学生记忆深刻、课后就遗忘的教学现象。为此,本文尝试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利用小组学习、情境学习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对应知识模型,巩固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4.
以细胞膜成分与结构的科学探究史为主线,以问题为引领,引导学生提出假说,构建模型、修正模型,旨在促进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及可持续性学习,发展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实现生态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5.
以烟花燃放为生活情境,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通过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用真空采血管等进行绿色化分组实验设计和微型化实验探究,发展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通过进阶式学习任务的驱动逐渐生成“价—类”二维图,总结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建构探究元素不同价态之间转化的认知模型,实现学习内容的结构化和认识思路的模型化。最后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我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原因,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6.
<正>在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课上,学生通过经历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环境的探究活动,去有效建构科学概念,提高科学素养。在具体的科学探究过程中,我们教师应重视为学生搭建概念学习的"脚手架",促进学生的内在认知活动。一、优构立体引导支架,丰富问题情境体验探究活动始于问题的提出,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引导支架的基层,科学教师也都非常重视。笔者认为,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提出一个简单的探究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实证物理教学观点出发,教学过程注重获取证据,分析推理解释证据,引导学生建立物理模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物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规定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必要性,在此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中也更加重视培养和增强学生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实现知识习得,形成高层次认知和心智能力。本文结合实践经验,就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一、引导学生作猜想实验提出问题和作出猜想对科学探究非常重要。这里所说的猜想实验,不是无本之木,而是建立在基础实验之上的猜想实验。引导学生作猜想实验,是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后,引导学生作一些局部纵深探究或突破性探究,有时是包含多要素的探究,让学生在猜想实验中得到收集实验数据、处理数据、作出结论等综合性的探究技能锻炼。引导学生作猜想实验,一要营造猜想情境;二要有一定的实验组织;三是不管实验的结果如何,都要对实验方法、实验数据进行讨论,作出分析和解释,使学生的思想、方法、知识、技能有一个质的飞跃。例如,…  相似文献   

20.
吴美春  李常 《广西教育》2011,(32):11-12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能使学生不但获得新的学科知识,还能领悟科学思想。但是,科学探究如何开展?用什么方式开展?学案恰好为科学探究提供了一个平台,为呈现探究课题、创设学习情境、体现探究过程提供了一个载体。学案教学是以“学生如何学”为出发点,通过教师有意识地设计学案和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探索,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科学探究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去实践、收集资料、分析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