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相传,蒲松龄早年流落苏北宝应,身无分文,只好挂牌行医糊口。一次,他为县太爷治好了病,县太爷送了"药到病除,圣手时医"的匾给他表示感谢,谁知一时大意,错把"时"写成"诗"字。匾一挂起,触怒了当地一班儒生:这副寒  相似文献   

2.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不但文笔出众,而且医道高明。 相传,一次他为县太爷治好了病,县太爷送了块“药到病除,圣手时医”的匾;谁知一时大意,错把“时”写成“诗”了,匾一挂起,触怒了当地一班儒生:  相似文献   

3.
享耳 《家长》2013,(8):58-59
那天,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清朝时,有一位县太爷,他邀请驸马和员外一同饮酒。此时,外面下起了鹅毛大雪。县太爷诗兴大发,提议以“雪”为题,三人来对诗。驸马听后,马上有了灵感,举杯说:“白雪纷纷落地。”  相似文献   

4.
卞哲 《现代家教》2000,(12):58-58
清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家乡淄川县,有个王大官养了一个叫金彪的独眼打手异常凶恶。一次,他听说柳泉居士蒲松龄博学多才,诗写得好。便托人上门求赠诗一首,以表示自己“风雅”。蒲松龄微微一笑,取过文房四宝,提笔赋诗一首:  相似文献   

5.
一、趣味化题例1:读下面一段话,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谢天谢地惊天动地昏天黑地花天酒地有一个县官离任,有人送德政匾一块,上面写着“四大天地”。送行的队伍来到闹市处,县太爷想炫耀自己,对送行的人说:“我在任多年,并无多大业绩可言。今天你们赐给我德政匾,实在是厚爱。愿闻‘四大天地’之内涵。”有人回答说:“太爷上任呀();太爷在任呀();太爷办事呀();如今卸任呀——”众人齐声高呼:“()!”然后一哄而散。县官呆若木鸡。题例2: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练习。有这样一则笑话:一天,一个穷秀才到朋友家做客,主人嫌他穷,不想留他,但又不好开…  相似文献   

6.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则故事:从前有一位老人,他有两个儿子。老人去世后留给两个儿子的唯一遗产是堂前的两块匾,上面分别写着“学”和“问”二字。大儿子拿走了“学”字匾,二儿子取走了“问”字匾。从此,大儿子只学不问,二儿子只问不学,结果,两人都没有什么成就。这时兄弟俩才明白父亲堂前挂着“学”“问”二字匾的真正含义。于是,只弟俩勤奋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请教对方或其他人,终于成为饱学之士。听了这则故事,我感触颇深,学问,学问,  相似文献   

7.
蒲松龄一部《聊斋志异》,名满天下.同时他又是一位大诗人,写了一辈子诗,共写了1295首.他以现实主义态度,写社会现实,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诸体兼备,表现手法多样,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较高的价值.尤其反映农民疾苦的诗,具体而深刻,直言不讳,针砭时事,鞭笞统治阶级,象匕首,象投枪.他这类诗有百首之多,仅1704年(甲申康熙43年)就写了38首,其中悯农诗27首,这是诗学史上罕见的.  相似文献   

8.
1.诗骨 陈子昂,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2.诗杰 王勃.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3.诗狂 贺知章,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达,人称“诗狂”。 4.诗家天子 王昌龄。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又称为“七绝圣手”.  相似文献   

9.
古人习诗作文极其讲究用词的精炼贴切,是谓“炼词”。在诗话词话中,常举这种“一字师”材料。曾流传下许多诗文圣手彼此切磋最佳用词的趣话。唐人骆宾王曾在杭州灵隐寺改过“人闲桂花落”之诗句,同时还在杭州清风岭僧舍为高适改过诗。高适任两浙观察使时,曾在清风岭僧舍壁题诗一首:“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翻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后来,他又对自己诗中“一江水”颇存疑惑,以为月  相似文献   

10.
世人皆知清代郑板桥是一位多才多艺,擅长画、诗、书法的文化名人,却鲜知他又是一位深谙“爱子教子之道”的好家长。郑板桥拥有良田三百亩,中过举人和进士,曾做过“七品”县太爷。他年逾半百方得一子,算得上是富贵人家的“骄子”了。但是,郑板桥对儿子却不溺爱、骄纵,他深知“子不教,父之过”,很注重“教子之法”。 最近在书架上找出《郑板桥集》,从中翻阅到《潍县暑中与舍弟墨第二书》,这是郑板桥在山东潍县作知县时写的一封家书,是专门谈教育儿子的方法和目标的。特录于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顾城 (1 956 - 1 993) ,是一位极有个性的朦胧派诗人。他认为“诗就是理想之树上 ,闪耀的雨滴”,他要写的是雨滴中闪现的世界 ,写那“遥远而清晰”的梦 ,写梦中的“天国”。他善于以一颗童真的心 ,展开奇谲的幻想 ,创造奇异的意象 ,隐曲地表现诗人的生命体验与审美理想 ,因此 ,他被称为“童话诗人”。在《我总觉得》这首诗中 ,诗人以孩子的心灵去观察和感受世界 ,透过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表现了自己对生活的理性思考 ,道出了人与人之间缺乏心灵沟通的遗憾与无奈 ,是一曲发人深省的理想悲歌。这首诗由三节构成 ,每一节的前三句是写“我”理想…  相似文献   

12.
有的人写了很多诗 ,却不是诗人 ;有的人即使不写一句诗 ,也象个诗人。诗是一种气质和情怀 ,一个人有了这种气质情怀 ,写不写诗就不重要了 ,他已从这种气质情怀中感受到生命的深度和意蕴 ,诗在他的生命中 ,在他的呼吸中。不写诗 ,他已是个天然的诗人 ,他很可爱 ;若写诗 ,他除了自己感受诗还要把感受到的诗记录下来让别人分享 ,他就更可爱了。姚轩鸽就是这种可爱的诗人。我总认为 ,真正的文学家、诗人 ,是一些“超额完成任务”的人。比如屈原 ,做政治家他是个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好政治家 ,他的政绩肯定出色 ,他已完成了任务 ,但他除了关注现世…  相似文献   

13.
清朝时,侍郎毕际邀请《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和一个尚书到他家做客。宴席之上,尚书提议饮酒对诗,要求“三字同头,三字同旁,韵脚不限”。毕际是东道主,他见蒲松龄和尚书分坐在他的左右,便首先咏了一首:“三字同头左右友,三字同旁沽清酒,今日幸会左右友,聊表寸心...  相似文献   

14.
正袁爱国老师是扬州宝应人,执教于宝应实验初级中学,18岁师范学校毕业就走上了工作岗位,二十多年来一直在语文教坛上勤奋工作,从一名师范生成长为一名特级教师。在阅读爱国老师的文稿时,我发现他一路求真、向善、寻美,有梦想,更有坚实的行动,在思与诗之间发现了语文的魅力,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与学生共同成长。他成长、成才、成名的经历,给我们带来不少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5.
有个姓石的先生好卖弄自己的才学。一日,他写出一句“细羽家禽砖后死”,自以为是个想绝了的难对,特去向蒲松龄炫耀,让蒲松龄对出下联。蒲松龄说;"对对子要一字一字地对,我对一字你写一字吧。"说着念道:"细·对  相似文献   

16.
王昌龄在唐代诗坛上.是一位“位卑而名著”的诗人,他生于公元七世纪九十年代,出身寒微,但少有大志,希望被人重用而博取功名。他在《上李侍郎书》中所说:“昌龄久于贫贱,是以多知危苦之事。”他虽命运多羁,仕途坎坷,但在诗坛上。却有“诗家夫子”之称,尤以七言绝旬最为擅长。故有“七绝圣手”之誉。在同时代诗人中。可以和李白的七绝争胜的,只有王昌龄。  相似文献   

17.
作文与模仿     
李阳波 《初中生》2010,(7):30-30
有一个人问一位知名的诗人:“怎样才能把诗写好呢?”这位诗人反问他:“那你读过几本诗集了呢?”  相似文献   

18.
讲两个有趣的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诗人海涅办了个诗刊。有一回,他收到了一份诗稿。作者写道:“编辑先生:我这个人不大拘于小节。只写了诗,标点请您给我补上。”诗人海涅马上给他回信:“亲爱的先生:以后你要写诗的时候,只需寄些标点来即可,诗我们会写。”  相似文献   

19.
巧扮“糊涂老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笑话:一位县太爷荤腥不沾。他以为,天底下最难受的事情莫过于吃红烧肉、四喜丸子。于是他给犯人施加了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惩罚——罚吃红烧肉、四喜丸子,结果他的监狱大受欢迎。 这位县太爷毫无疑问是个昏官!可细琢磨一下,这位县太爷“善举”还是由于“糊涂”造成的。 想想我们的许多学生,可就不那么幸运了。  相似文献   

20.
“七绝圣手”王昌龄的诗作主要有边塞诗、赠别诗和宫怨闺怨诗三类。他笔下的月亮意象几乎可以和任何题材的诗歌交相辉映,可以和任何内容相连在一起,在对边塞将士内心世界的揭示,对送别之人惆怅、愁苦心情的描写,对宫闺怨女愁心的细腻刻画及其七言绝句整体特色的体现上,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王昌龄的带月诗还常用月亮的盈虚、明昏来表现无常世事。在结句中好用月意象,并结合多种意象来写月,也是他七绝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