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守梅 《文教资料》2011,(31):128-129
“大跃进”时期,教育事业一度膨胀与混乱,但同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回顾总结和分析“大跃进”时期的教育经验和教训,对当前及今后搞好教育事业,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历史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往往会出现轮回循环,今天中国的高等教育大跃进与半个世纪前中国的经济大跃进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主要表现为:目标上的赶英超美,世界一流;心态上的数字迷信,金钱崇拜;做法上的计划控制,贪多求全;后果上的粗制滥造,质量低下。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中国大学在数字比较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数字背后的干扰因素也不少,更为关键的是要认识到制度与精神比数字更重要。  相似文献   

3.
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是毛泽东为了反"反冒进"而发动的全国性群众运动,在运动中"斗争哲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斗争哲学"在大跃进运动中集中表现为"不断革命论"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所谓"两条路线的斗争"。"斗争哲学"的广泛应用,使当时人们的思维方式呈现出两极性和简单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大跃进"是脱离科学轨道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它的根本源泉和动力,是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其本质内涵,是幻想摆脱客观规律,单凭主观意志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冒进;基本形式是大搞违背建设规律和群众路线的群众运动。后果是灾难性的。  相似文献   

5.
刘少奇对“大跃进”运动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运动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刘少奇,对“大跃进”中盲目追求高指标和高速度给国民经济带来的严重危害进行了深刻的反省,针对国民经济中工农业比例失调,他提出要坚决缩短工业战线,延长农业战线,以保证经济的综合平衡发展。针对积累与消费比例的失调,他提出不能无限制地实行高积累,靠人民群众的觉悟和牺牲来减少消费仅是一种权宜之计,最根本的办法是加快农业发展,在逐步改善人民生活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积累,才能促进生产的长期发展,对于经济上的高指标,他提出要把“留有余地”作为制定国民经济计划的出发点,才能保持主动,少犯错误。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革命论,旨在探讨和阐发马克思以及后来的重要的马克思主义者关于意识形态和革命的关系的理论:这一理论包括关于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斗争的依据、意义、任务、战略和队伍建设的理论.该理论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对这一理论的系统研究可以深化我们对意识形态领域现实问题的认识,加深对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理解,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跃进"运动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不清,忽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片面追求高速度、高产量,超越生产力发展而产生的一次严重失误.虽然已经过去五十年,但重新认识和反思"大跃进"的教训对当今的现代建设以及党的正确方针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旭 《快乐阅读》2011,(21):187-188
五十多年前,"大跃进"狂飙席卷中华大地。这场"高高举起,重重摔下"的举国闹剧带来了我国经济史上的一次巨大倒退,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本文主要谈一下,除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缺乏党内民主以及人民文化素质低下等因素外,其他值得重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公在"大跃进"的三年时间里,中国科技运动从"大跃进"初期的准备、号召与动员,再到后来各行各业百舸争流的热火朝天态势和跃进浪潮的迭起,经历了科技"大跃进"的特殊时期。然而,在"大跃进"赶超思想的影响下,科技"大跃进"既谱写了中国科技运动史的新篇章,为后来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铺垫了基石之路,也表现出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的鲜明时代印记,无形为后来中国科技事业的顺利发展戴上了"大跃进"的"紧箍咒"。  相似文献   

10.
“大跃进”时期是中国技术观发生重大转折的时期,中国共产党试图寻找出一条自己的技术发展道路,即通过政治挂帅、政治统帅技术;“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技术体系结构;技术路径上追求高速度和数量;以工农为技术主体的群众运动的方式来迅速提高中国落后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水平。结果,不仅未能促进中国的技术发展反而造成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严重困难。反映出对科学技术的本质和社会功能的曲折认识。  相似文献   

11.
重读1958年高等教育大跃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重大的教育变革,1958年高等教育大跃进深深根植于社会系络之中,受制于既有制度基础的深刻影响.依据宏大叙事与微观史实的教育政策制度分析构成了重新解读的重要特征.其中宏观层面三种文化冲突的整体背景,中观层面的地方教育权力诉求,微观层面受教育者的现实需求和基层高校管理者的行为动机与方式构成了重新解读这次变革的基本维度.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当代学术研究现状的一个突出的特征是博德里亚所说的“内爆”,即纯形式内部的“增殖”、膨胀,是统计数字上的“大跃进”,可以说几乎是当年大跃进运动的又一次历史性的学术版重演。原因大致有三个:一可谓是“穷国学术政治”。是急于发展的赶超意识所致。二是历史上不断出现的全民动员模式、大跃进模式的老调重弹,遗韵回响,或曰旧病复发所致。三是受西方社会的“官僚体系”、工具理性、技术意识形态、数理计算模式的影响所致。其结果诱发学术犯罪、学术腐败,引导学术吸毒、学术卖淫,逼学术之良为学术之娼。我们已经到了应该大声疾呼:救救学术的时候了!因为已事关学术的存亡与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的“大跃进”运动,到1960年底已经陷入困境,急需进行根本性的政策调整。中共中央“十二条”的出台,引发了中共江苏省委三届十三次会议的召开。由于省委主要领导思想清醒、方向明确,会议充分发扬民主,彻底揭发了“大跃进”的“左”倾错误,开始了政策调整的进程,成为江苏省“大跃进”运动的重要转折.这次会议无论在江苏党的历史上,还是在全党的历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于大跃进民歌运动一直是单纯地从文学艺术的角度予以否定和讽刺,而对它在文学史上承上启下的意义认识不足.21世纪初,有学者从政治话语对知识分子话语和民间话语的改造的角度将其纳入20世纪中国文学大众化历程中加以评述,认为它是文艺大众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对于民间话语本身缺乏批判.民歌这种形式为什么会被权力话语选择而一跃成为时代的主流话语?这场运动在中国现代化历程中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些盲点都有待于学者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大跃进"运动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跃进”运动是我党建国后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所犯的两次全局性错误之一,其后果十分严重,影响相当深远,所以必须对它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从“大跃进”运动的动因来看,既有理论的号召力,又有目标的诱导力,还有政治压力在起作用;从后果来看,显示了典型的悲剧色彩,追求目标与客观效果产生了巨大的反差;从经验教训来看,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大跃进"时期,我国新美术运动应运而生,各画种百花齐放。从这些艺术团体、艺术家的反应和艺术作品的变化,既可以看到这是新中国美术开始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但也同时显现出发展过程中的某种不平衡、不成熟的弊端和意识形态艺术的痼疾。  相似文献   

17.
“大跃进”运动与中苏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跃进”运动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苏关系的演变对“大跃进”运动的发生有较明显的影响,表现在:首先,认识到苏联经验的缺陷,试图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党和毛泽东发动“大跃进”运动的根本动因,其次,苏联的赶超战略对中国“大跃进”运动的发动起了激励作用。再次,中苏矛盾的加剧对“大跃进”运动的发动及其进程起了刺激作用,同时,“大跃进”运动也对中苏关系产生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理想主义的毛泽东以拯救天下为己任,怀着一个伟大的梦想,一个建造空前未有的新社会、新生活和新人格的梦想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一些理想化的观点,做出了一些脱离实际的决策。本试从理想主义这一角度来分析大跃进发生的思想动机和社会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