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倍雷 《文化学刊》2008,(5):147-152
动漫设计艺术教育的实质是创新或创意的教育,创意或创新依赖于艺术文化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每个设计、造型的过程和每个操作技术、制作的过程,都包含了创意的理念,技术和创意是一体的,不可分割。创意包含了技术,技术包含了创意。新的创意需要更高的技术,高技术才能完成新的创意理念,创意性在科学与艺术文化的完美结合中产生。艺术文化素质决定创意的理念,因此,强调动漫艺术人才的教育应该在大学文化建设的视野下进行。  相似文献   

2.
忠信花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丰厚的人文价值,是河源乃至客家地区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但因其活态传承方式不够创新、学校教育相对缺乏、表现形式过于陈旧等问题,推广效果不够理想。调研组通过实地调研、群众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探索忠信花灯文化传承发展的CEP模式(即"文化+教育+产品"模式),以职业教育为平台,将花灯文化引入校园,再通过教学将花灯文化外化为产品向社会输出,这样既传承了花灯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又创新了花灯的传承发展方式,赋予忠信花灯新的时代气息,树立年轻人的"文化自信",使CEP模式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杨晓宁  马毅 《文化学刊》2008,(6):146-152
现代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大学存在的本质内涵。大学精神之于大学如同人之于灵与肉,它与大学的存在发展共生共存、紧密相联。现代大学精神的内涵包括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和和谐精神,其内在或终极指向的是科学的人文精神。在我国现实的教育中应从强化人文教育、高扬人文精神;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倡导创新精神与追求卓越信念;营造科学、民主、和谐的理想环境四个方面入手来培育大学的人文精神,引导人本真地存在。  相似文献   

4.
正罗工柳是一位作出卓越贡献的艺术大家,也是一位美术教育的名师。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展现出革命文艺理想、彰显时代精神的绚丽光彩,成为中国美术在现当代历史中前行的标志。他的艺术观念和美术教育思想对于今天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培养新型艺术人才富有重要的启示。在浙江宁波美丽的东钱湖畔,由华茂集团建造的浙江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罗工柳专馆中收藏着他的大量作品,部分精品日前开始展出。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美育教育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资源。该文通过剖析“新文创”在青年思想品格塑造、文化艺术传承、劳动创新实践中的内在教育逻辑,提出高校应当充分审视新业态文化生产环境下的育人模式,展现更多开放思维与创新实践智慧。高校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通识教育、艺术美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劳动实践教育等环节,探索“新文创”发展理念下的“文化—思政—专业—美育—劳动”融通教学教育模式,促使人才培养目标从“学技谋业”转向“以人为本”,以期实现青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引言 大学是传授知识的殿堂,培育社会公民的圣地。大学教育的本质在于通过科学研究创造、积累知识并实现文化的薪火相传。“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优秀的大学不仅要制定明确的行动目标,建立独具创新活力的大学文化载体,更需树立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因而,需要确立清晰的大学精神、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 本期“文化观点”精选一组有关金泽工业大学的办学宗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及办学经验的文章,供研究大学文化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校是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主要场所,并且肩负着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的责任。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人才,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施过程中承担着中流砥柱的角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高校教育工作更加注重对学生们知识与专业技能教育,忽视了学生们文化素养的培养。红色文化当中蕴含着深厚、浓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人文情怀,将红色文化渗透到高校教育工作当中,具备极大的育人功能与价值。该文针对红色文化内涵以及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意义进行详细分析,提出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现存问题,并为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新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动力源,是国际竞争的核心力,大学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责无旁贷,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的根本职能和重要使命。地方高校特别是建校历史不长的地方高校更要重视大学文化建设,重视在大学文化建设中进行文化传承与创新,守望大学精神,塑造有本校特色的大学精神。大连大学在发展的困惑和困难中促成了文化自觉,逐渐形成了一套由建设目标、大学精神、文化理念、文化载体、文化模式、行为风尚等共同组成的大学文化系统,先进的文化引领着大连大学实现了快速发展。从大连大学的文化建设实践表明,大学能够以和谐文化吸引集聚优秀人才,以先进文化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可以让大学文化引领城市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动力源,是国际竞争的核心力,大学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责无旁贷,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的根本职能和重要使命。地方高校特别是建校历史不长的地方高校更要重视大学文化建设,重视在大学文化建设中进行文化传承与创新,守望大学精神,塑造有本校特色的大学精神。大连大学在发展的困惑和困难中促成了文化自觉,逐渐形成了一套由建设目标、大学精神、文化理念、文化载体、文化模式、行为风尚等共同组成的大学文化系统,先进的文化引领着大连大学实现了快速发展。从大连大学的文化建设实践表明,大学能够以和谐文化吸引集聚优秀人才,以先进文化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可以让大学文化引领城市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姜宇飞  孙雷 《文化学刊》2014,(1):136-142
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大学制度,让大学组织既能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功能,又能够按照大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办学,不失知识传承与创新的本真使命,是当前高等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文化是制度之母,正确认识大学文化在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着力谋求大学文化建设的战略创新,能够为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的完善提供全新视角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以安阳地方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基础,运用现代化信息科学技术手段,转变传统大学数学教育教学方式,助推安阳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数学教育教学的有机融合,调动当代青年大学生大学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高校大学数学课程教育教学效果。在大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安阳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学习与掌握大学数学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可以促进安阳地方优秀文化的弘扬,增强地方文化自信,提升大学生学习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我们要以创新理念与方式培养当代青年大学生,丰富大学数学课堂教学,传承与弘扬安阳地方优秀文化,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青年大学生。  相似文献   

12.
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主义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新的英语教学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及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价值困惑,寓人文主义精神于英语教学已成为教育的追求之一,英语作为语言可以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为一体,文章对大学英语教育和人文主义精神进行浅探。  相似文献   

13.
王艳伶 《职业圈》2007,(12):127
随着对新的英语教学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及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价值困惑,寓人文主义精神于英语教学已成为教育的追求之一,英语作为语言可以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为一体,文章对大学英语教育和人文主义精神进行浅探.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的书院教育具有特定的历史文化特色,其中包含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在教育观念上,书院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施行人文教化;在教学方法上,书院教育主张师生对话,提倡自由思考,推行学术研究之风;在培养目标上,书院注重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治世人才。这些教育思想和原则对于充实和弥补现行教育体制中的不足,能够提供有益的启示,尤其是对于当代大学文化建设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提出高职人文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分析了高职人文教育的内涵,探索了高职人文教育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郑宏 《文化学刊》2008,(2):132-136
建筑是大学环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无言的艺术,是大学精神的一种特殊载体。厦门大学"穿西装戴斗笠"的嘉庚建筑风格、寓意深刻的校舍命名和积淀历史文化的各种人文建筑,形成了厦门大学极具人文韵味的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7.
王艳伶 《职业圈》2007,(6X):127-127,115
随着对新的英语教学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及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价值困惑,寓人文主义精神于英语教学已成为教育的追求之一,英语作为语言可以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为一体,文章对大学英语教育和人文主义精神进行浅探。  相似文献   

18.
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向红 《职业圈》2007,(12):110-111
文章针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提出高职人文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分析了高职人文教育的内涵,探索了高职人文教育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卓越人才培养是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现实命题,目的是要求中国的大学适应建设强国的战略要求,培养出能够承担起时代使命的合格人才。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大学文化继承创新的功能,为大学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卓越人才指出了一条新的路径。本文试图阐述文化继承创新与卓越人才培养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的功能已经达成共识的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仅仅依靠这三项不能完整概括当代大学功能。所以提出大学的第四项功能——使大学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即大学的文化功能。大学功能经历了从西方中世纪大学的博雅教育功能,西方19世纪—20世纪大学的教学与科研功能和20世纪大学的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项功能的嬗变。21世纪大学必须具备第四功能。大连大学组建学部、成立学科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大学制度文化建设证明了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对于发挥大学第四功能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