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重要途径,日本、韩国也曾借用过这个模式走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本文分析了当前山东省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成绩、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借鉴日韩的经验,分别从政府宏观管理、法律法规、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山东省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取得了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要进一步做好此项工作,应采取加强规划引导。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和整合资源,加强监督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分析云南省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云南省加强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制造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立军 《软科学》2007,21(3):127-131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分析了浙江省制造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辽宁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比重较低、技术引进方式和结构不合理、引进关键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不强、对知识产权保护重视不足、消化吸收缺乏内在动力等问题,需要从改善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再创新长效机制、优化再创新政策环境、建立再创新投入机制及推进多元化再创新模式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是缩小国家或地区间发展差距,实现后发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概述了云南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现状,结合日本、韩国及我国广东省、浙江省等国内外情况提出值得云南省借鉴的若干经验。  相似文献   

7.
运用DEA方法对我国区域27个省市高技术产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对比分析2009-2011年度和2010-2012年度效率值,发现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两阶段效率都有所提高,系统总效率从0.373提高到0.430,提高了15.3%,但是区域间效率差异明显,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仍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技术引进投入、来源地、消化吸收投入及R&D投入强度等方面,对我国制造业引进消化再创新现状进行纵向分析.从技术引进投入和消化吸收投入等方面,分别对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我国制造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政府科技资金支持与引导不足、重点区域技术引进集中于三资企业、二次创新的投入能力较弱和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投入比例偏低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以及资料收集,系统分析了广东省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成效与特点、问题及成因,并提出广东开展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对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本理论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现阶段我国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现状及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了解决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问题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从创新能力的视角考察中国技术引进可以为战略路径选择提供有益的参考.从创新能力的视角综述了中国技术引进及溢出的渠道、效果和影响因素.现有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引进仍然是中国获取技术能力的重要来源,并且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但是中国技术引进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通过政策调整和吸收能力的培养,形成"引进-消化吸收-扩散-再创新"的良性循环,实现从跟随模仿向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路径转变.另外,从研究方法而言,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产业和区域案例研究,解决具体存在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2.
实现由技术引进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转变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4  
先进技术是实现现代化必不可缺少的投入品,它的来源不外乎技术引进,或者技术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应处理好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关系。应通过科学的选择,有针对性地引进技术,对消化、吸收后的技术进行创新,最终实现从引进技术为主到自主创新的转变。在技术引进的诸环节中,创新是实现技术引进良性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对发达国家技术赶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在使用因子分析方法综合测度高技术产业升级指标基础上,利用我国三大经济区域2004—2012年期间高技术产业五大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产业种类属性和产业所处地区变量在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和高技术产业升级之间的调节关系。研究发现技术引进总体上促进我国高科技产业升级,但是对产业升级的实际效果取决于高技术产业所属的具体产业属性以及高科技产业所处的具体地域位置。技术引进对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产业升级效果最佳,技术引进对电子及通讯设备,航空航天器和医药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效果不显著。技术引进对中部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升级效果最佳,西部和东部地区效果次之。技术引进对高技术产业升级的效果在东部地区体现了经济学"边际报酬递减"效应。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引进与创新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汽车产业现在发展迅速,技术水平较以前有较大提高,但是仍然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本文重点探讨了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如何在新形势下制订新的技术引进策略以及如何在引进技术的同时进行自主创新的问题.本文认为,引进新技术应与企业现有技术水平相适应、与现有生产要素水平相适应,而技术研发应该建立在技术联盟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国际创新调查的经验,对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主要创新调查做了综述。发现我国的企业创新调查到目前为止是“宏观多,微观少”“局部多,全局少”,主要由政府主导,学校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咨询公司和相关协会缺位。在借鉴国内外调查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创新调查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宁 《科学与管理》2012,(3):5-9,15
本文评述了不同经济学学派关于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的观点,强调了制度安排对于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从国家创新系统框架入手,论述了学习在技术创新中的源泉与作用机制,并从反垄断、知识产权、技术标准、政府采购、科学研究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企业学习的公共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开放式创新环境下,吸收能力已成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关键变量,但是这种作用的具体来源仍未得到充分探讨。以广东161家创新型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层回归分析方法实证检验基于吸收能力的三种组织学习过程及其互补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吸收能力的探索式和利用式学习正向影响企业的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而转换式学习只能通过与其它两种组织学习的互补效应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知识经济时代组织创新的意义。基于创新是组织生存和竞争的重要路向,学习型组织是组织创新的推动力这样的认识,进一步阐述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产品创新管理研究:现状、差距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结构化的程序与方法对1995-2004十年来国内产品创新(产品开发)管理相关的研究进行了考察.通过检阅11种国内管理、创新研究领域的一流学术期刊,确认了83篇与产品创新管理有关的文章.对文章类型、理论、方法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发现国内产品创新管理研究主要集中于文献综述、介绍国内外实践经验和实用方法开发上.通过回顾国外产品创新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阐述了我国的产品创新管理研究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