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勇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2):38-43
阐述低碳城市品牌建设的背景,分析打造低碳城市品牌的原由,剖析低碳城市品牌创建的机理,并构造模型。  相似文献   

2.
低碳化交通是实现我国整体低碳经济战略的关键领域之一。运用低碳经济-低碳物流-低碳交通的分析框架,以苏州市为典型案例,具体分析苏州市交通发展现状及实施低碳交通战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苏州市和相关城市交通发展过程中的存问题,提出其转变城市交通发展模式、优化城市交通资源配置的战略模式,论证其可持续、集约型、低碳化交通发展模式转变的方法与技术,分析并提出大力推进低碳物流、低碳交通的技术进步,改善交通环境、提高车辆能源使用效率,着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创造低碳出行条件、发展低碳出行模式的相关政策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低碳生态经济时代我国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化发展战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燕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1):21-24
当前中国高耗能、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正逐步引发人们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密切关注。以秸秆为原料的农作物秸秆板的产业化发展战略由此也纳入讨论议题。笔者通过SWOT分析,提出我国政府应在环境保护、绿色消费的政策导向下,实施产业扶持战略,让其整合技术、人力等多方资源,争取相关利益者的联动发展,迅速提升社会与市场的认可度,并构建围绕原材料的产业布局模式,适度进行产业后向联结与整合,大力推行"绿色、可持续"的差异化战略。  相似文献   

4.
刘蓉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8):102-106
根据数据从能源环境、产业结构方面分析广东低碳转型为大势所趋,并从四个方面论证广东低碳转型优势;阐述广东低碳发展的工作与成果,并指出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不足之处,简要分析广东未来低碳发展形势。  相似文献   

5.
综合考虑政府碳税及财政补贴等因素,构建低碳环境下制造商与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模型,以供应链成员各自利润最大化为原则,求解制造商与零售商的最优定价及市场需求量;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政府碳税及补贴对供应链成员定价及市场需求的影响,给出产品定价与减排策略的关系;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对结论进行进一步分析。为企业产品定价及减排、政府碳税及财政补贴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运用可视化的方法对低碳城市研究的高频关键词的共现矩阵进行分析,构建了共现聚类树和共现网络。研究表明:低碳城市研究中,宏观研究占据主导地位,中观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微观研究需要快速起步。并在此基础上对低碳城市系统的若干热点和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我国食品产业在“低碳时代”将面临生产方式、企业组织和竞争力等多方面的严重挑战,同时也面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升级、企业战略转型等更多的发展机遇,通过分析得出了机遇大于挑战的结论,并针对我国食品产业现状提出了实施低碳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低压线损可视化计算方案,结合南方某县已有的线路图转化成方便易操作的SVG图形格式,应用前推回代法潮流算法,实现了低压配网的线损可视化计算.  相似文献   

9.
基于BCC-DEA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模型,以2007~2013年的我国32家上市低碳企业样本数据从横截面和跨期纵向两个维度实证分析当前我国银行业支持低碳产业发展的效率。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银行业支持低碳产业发展的效率并不理想,但整体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我国银行业支持低碳产业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总体稳定,其年均变动略微大于1,整体技术呈进步的趋势,而年均效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0.
2010年8月南昌市成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之一,确定了未来低碳产业的发展框架,促进全市低碳经济成规模发展.作为中部唯一的试点省会城市,南昌要充分发挥现有优势,并在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注重技术创新、争取国家支持等方面下功夫,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机遇,重点深化"战略产业、城乡一体、低碳发展、创新创业"四大发展主题,把南昌建设成为具有战略影响力的现代经济中心城市和低碳生态发展示范城市.  相似文献   

11.
毛洪伟  李芬  郭永聪 《资源科学》2012,34(9):1798-1805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是我国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而对于城市社区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技术研究是关系到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然而现阶段缺乏系统性的低碳生态建设领域的公众认知情况研究和定量化的分析,因此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针对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内容、方法和技术,进行低碳生态城建设技术公众认知调查。结果表明,受访者普遍认同低碳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规划技术存在差异,认为差异主要存在于控制方式、规划目标、指导思想、信息化手段、规划流程、规划内容、保障体系等方面;认为对于城市片区绿色建筑规模化规划前期需要进行生态诊断与预评估,诊断和评估的对象包括,生态环境、低碳技术条件、能源高效利用与开发潜力、用地适宜性与开发潜力、建设可行性、居民需求和政策条件等方面;大于90%的受访者认为绿色建筑规模化规划评估应该纳入社会人文需求因素,如公共服务设施的便利性、公共空间可达性、社区宜居性、基础设施完备性、居民生活满意度、文脉传承、建筑开放度、就业机会等;27%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应是低碳社区生态改造的主导者;13.5%的受访者认为是政府应该是社区改造的提倡者,还有少部分(10.8%)的受访者对于政府的定位为资助者。既有社区低碳生态化改造的内涵应包括能源系统改造,环境整治,历史印记保留,建筑物更新保护,拆迁安置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对于低碳生态城市的微循环技术体系如微降解、微能源、微冲击、微更生、微交通、微创业、微绿地和微调控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认知排序。通过研究结果可清晰地看出下阶段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重点议题和关键方法,以便更好地促进低碳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矮塔斜拉桥因其良好的美学景观价值和经济性,从而更适合用于跨越城市河流。本文提供了一座城市矮塔斜拉桥的设计方案及其校核计算的主要流程,为广大施工设计人员,在城市中建造景观桥梁提供一个参考范例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伴随着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发展低碳城市是开拓新型城市发展理论和规划理论的有利契机,也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以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城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低碳经济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必要性,指出低碳经济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并提出低碳城市发展的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14.
总结低碳城市的特点,以国内外时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为基础,结合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将低碳化思想融入到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探讨并建立城市低碳化可持续发展基准及其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在气候变化、碳减排与城市化进程相互交织的时代背景下,而且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迅速增长,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碳排放量与日俱增的特殊时期,发展低碳城市是遏制气候变暖的必然选择。本文针对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的关系、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理论基础以及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知识可视化与信息可视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信息可视化和知识可视化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彼此独立地发展,但它们又有很大的相关性。为了寻找它们之间的一种协作机制,对它们进行有效整合,本文首先比较了信息和知识的概念,阐述信息可视化和知识可视化的基本思想,然后从10个方面对它们进行了比较,最后对它们协作的方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从科学计算可视化到信息可视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峰 《情报杂志》2007,26(1):18-20,24
信息可视化技术是情报学研究的新领域。它是从科学计算可视化发展来的,是可视化众多分支的一个。分析了从科学计算可视化到信息可视化的若干阶段;对比了它们之间各自的特点、相同点和区别;最后从数据来源、处理技术和处理过程上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本文聚焦城市尺度,首先分析了我国现阶段进行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低碳城市建设方案的研究策略,在城市现状分析、清单编制、低碳情景预测分析基础上制定城市的低碳发展战略;指出了低碳城市建设的实施路径,主要包括低碳生产、低碳建筑、低碳交通和低碳生活四个方面;最后分析了我国现阶段低碳城市建设的障碍,并给出了若干建议。本文研究结果以期对现阶段我国各地低碳城市的建设提供科学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建设低碳社会是人类通往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低碳城市是低碳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视角,以东北中心城市沈阳为例,指出沈阳市目前低碳城市建设存在城市用地结构与城市交通不协调、交通系统结构不完善,以及缺乏低碳交通的社会意识等三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关系是基础、交通系统整合规划是关键和确立低碳交通的社会意识是根本等解决思路,并分别给出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陈玲  俞鼎 《未来与发展》2013,(2):108-113
厦漳泉同城化低碳文化属于先进文化的概念,闽南文化爱拼敢赢的精神特质、海纳百川的行为模式和开放性的价值观念为厦漳泉同城化低碳文化的构建创造了坚实的基础。关注低碳文化观念的形成、低碳文化制度的建立和低碳物态文化的建设是构建厦漳泉同城化低碳文化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