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型人才培养要强化自主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站在时代最前列的是创新型人才,它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教育是关键,培养和拥有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一个国家经久不衰的优势。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石是自主学习,没有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和运用,就无“创”可言,没有充分的自主学习就不可能有“创新”可言。因此,通过强化自主学习不断开发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把学生铸造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人才是财富”,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以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作为经济、政治领域的一种手段和现象,客观地存在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国家”,从1776年独立至1930年美国已接纳全世界移民5,500万人,在世界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曾经吸引数目如此众多,民族(或种族)如此庞杂的外来移民.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对世界人才产生这样巨大的“向心移徙”作用,从而使自己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人才消费国和受惠国。今天,美国科技的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提高,社会的富裕繁荣,同移民的血汗是分不…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的灵魂创新教育,已成为时代的浪潮,振荡着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心灵。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都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①”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不竭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②毫无疑问,创新已成为新世纪的教育使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我们需要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是赋予人才创新的思维品格。  相似文献   

4.
李登炎 《农村教育》2002,(11):55-55
江泽民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是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史亚杰 《教书育人》2001,(24):27-28
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人类社会在不断创新中取得发展与进步,人类本身也通过创新获得不断的完善与提升。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总量急剧增加的今天,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远远超过了任何时代,达到了空前的强度。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已经关系到国运的兴衰。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的民族之林”。于是,大力提高民族的创新素质,就成了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培养创新性人才就成为我国教育改革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当然教…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需要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人类的文明、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各种各样的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才能解决越来越多的新问题,实现积极的改革和不断的创新。传  相似文献   

7.
创新已成为中华民族复兴时代的主旋律,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中,就要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水平。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在教学工作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教育制度背后隐含着社会的孩子观:孩子是什么、应该成为什么,这些观念决定或影响着教育的模式和内容。如果教育出问题,原因或是人们的孩子观与社会的实际状况不相适应,或是制度本身偏离了人们的孩子观。 近代以来,在中国居支配地位的孩子观经历了一个从“家族本位”到“民族国家本位”再到“家庭—民族国家本位”的演变过程,近代教育制度也在这种观念脉络中建立并演变。  相似文献   

9.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重要的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这充分说明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大量高素质创新人才,才能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从而挖掘出知识经济时代的巨大潜力,反之,就会丧失知识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199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与社会学教授贝克尔曾指出:发达国家的资本75%以上…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江泽民主席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当今是现代高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是高科技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为此,我们要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努力创建特色学校。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悄然临近,社会对人才素质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其中,创新能力是核心和灵魂。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能否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应从学前教育抓起的。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成了国运兴衰的关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条件,也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文明发展水准的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象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音乐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成了国运兴衰的关键。作为中学教师,我认为,每门学科都应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历史学科当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5.
创新教育谈     
伴随着新世纪的曙光,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它的本质就是淘汰旧观念、旧技术、旧体制,培养新观念、新技术、新体制。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如果自立创新跟不上,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体现在教育上,就是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联系、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需要的是智能型、创新型、开拓型的人才,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学语文教学新大纲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创新精神”、“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实施创新教育,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代社会对语文教学提出的一个新课题。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有以下几点粗浅的认识和做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先进的民族之林。”培养创新人才,已是时代赋予教师的历史重任。历史教学怎样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在教学中作了如下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一个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新技术革命的严峻挑战面前,我们要想大力发展综合国力,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适应形势的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19.
创造是一个民族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条件,是衡量一个民族文明发展水准的标志,是一个国家人才素质与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总书记指出:“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造,就没有科学的发明与突破;没有创新,文学艺术就会僵死;没有创造,人类社会就不会前进,历史就不会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园园 《孩子天地》2017,(6):295-296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民族兴旺的标记,一个国家有没有发展潜力看的是教育,这个国家富不富强看的也是教育。无论什么时代、什么社会、什么制度,教育是不可忽视的,不可不要的。因为无论什么时代什么社会什么制度都需要有文化的人、有知识的人、有能力的人。而在信息迅猛发展的今天,学生的教育变得更加重要。单纯传统的教育教育不能满足当下社会需求,因此不仅可以在课堂进行传统教学,也可以借助微信的力量,让教育无处不在,才能使得学生的教育、建设,发展的更好,更全面,完全适用于社会,成为创新型人才,为社会所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