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警察工作倦怠与社会支持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作倦怠是现代社会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警察的工作倦怠及其影响因素越来越受到心理学研究的关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警察工作倦怠的特点圾其与不同类型社会支持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男性警察比女性警察在情绪耗竭上更加严重;不同年龄段的警察主要在情绪耗竭和去人性化两个维度上存在差异。社会支持总体上与警察工作倦怠呈负相关关系,逐步回归表明主观支持能够很好地预测警察工作倦怠的各个维度,支持利用度能很好地预测情绪耗竭和个人成就感降低两个维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区分客观社会支持与主观社会支持的基础上,探讨客观社会支持、主观社会支持影响心理健康、专业成就和环境适应的机制,即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戴忠恒、祝蓓里修订的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以及肖水源编制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来自广东省三个城市14所幼儿园的501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1)客观社会支持与主观社会支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355(p<0.01);(2)主观社会支持在客观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专业成就和环境适应之间部分中介作用显著。结论:(1)客观支持与主观支持是不相同的,但两者有一定关系;(2)客观社会支持能直接影响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专业成就和环境适应,而且通过主观的社会支持间接影响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专业成就和环境适应。  相似文献   

3.
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对商洛学院的38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及社会支持在性别、类别、生源地、年级等变量上的差异情况。结果显示,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为朋友、同学、父母;社会支持在性别变量上差异显著(t=2.167,P<0.05),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在类别变量上差异显著(t=-2.127,P<0.05),本科生显著高于专科生;在生源地变量上差异显著(t=-2.218,P<0.05),农村学生显著高于城镇学生;在年级变量上差异显著(F=5.509,P<0.01),老生显著高于大一新生。学校和家长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要根据不同性别、类别、生源地、年级差异等具体情况给学生提供合适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4.
就业压力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面临的一个主要压力,就业压力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是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重要中介变量.文章主要探讨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来源及其社会支持的总体状况和群体分布特点,以及它们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络是由具有相当密切关系和一定信任程度的人所组成的,它是个人的一种重要社会资源。贫困大学生获得的最多的社会支持来自于父母,其次是同学、朋友和老师,其中女生获得的社会支持多于男生,文科学生多于理科学生。贫困大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种类有:经济支持、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陪伴支持。其中来自于父母的经济支持,来自于同学、朋友和老师的情感支持是社会支持的重要方面。为贫困大学生构筑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解决其生活、就业和心理健康等问题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6.
社会的发展主要依靠人才的竞争。随着人才的竞争趋势越演越烈,社会对高校学生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校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因此,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就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阐述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来分析学生人格、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调查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现状,探寻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其社会支持系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使用交往焦虑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江苏省4所普通高校的410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常模,社交焦虑水平较高;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独生子女与否差异、专业差异和年级差异,来自农村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来自城镇的大学生(t=-3.559,P<0.001);大学生的社交焦虑与社会支持总体水平、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对支持的利用度均存在负性相关(-0.271^**、-0.168^**、-0.219^**、-0.251^**,P<0.01);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对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可解释变异量的8.6%。结论:家校需要形成育人合力,通过改善大学生主观体验到的情感支持,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利用他人对自己的支持来降低其社交焦虑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大学生群体的主观幸福感现状,并探究社会支持因素与主观幸福感(SWB的关系,笔者采用随机取样方式选取大学本科生58人,使用主观幸福感问卷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对数据使用SPSS18.0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且社会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大学生群体的主观幸福感现状,并探究社会支持因素与主观幸福感(SWB的关系,笔者采用随机取样方式选取大学本科生58人,使用主观幸福感问卷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对数据使用SPSS18.0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且社会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主观幸福感是评估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社会支持具体指包括家庭、亲属、朋友、同学、伙伴等组织给予个体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支援。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比男生的水平高。在得到的社会支持方面,女生得到的社会支持明显高于男生得到的社会支持,二者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运用量表对安徽省四所本科院校的685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以研究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从而探讨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机制。结果表明:大学生在社会支持、孤独感和主观幸福感上存在学校差异,在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得分上。重点院校显著高于新升本科院校。在孤独感上,重点院校显著低于新升本科院校;大学生在孤独感、主观幸福感上存在社会支持水平差异,高社会支持水平的大学生在孤独感上显著低于低社会支持水平的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上。高社会支持水平的大学生显著高于低社会支持水平的大学生;在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间,两两呈显著相关关系;在孤独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社会支持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丽水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精神卫生状况自我评定量表(TheSelf_Fymptom List.SCL-90)对丽水学院3769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5.7N的N学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针对SCL~90量表10个项目的不同内容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所获得的社会支持对其应对应激和个人适应有显著影响.文章范围涵盖目前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研究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对支持系统的利用和拓展等内容,并结合我国特定的文化因素和社会背景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旨在探讨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方式、课程改革与教学法研究,旨在探索适合大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5.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了解贫困生的具体情况,发现新的经济压力、新环境、新人才标准、就业问题是影响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应该建立贫困生档案,倡导“绿色消费”,拓展勤工助学渠道,建立比较完善的贫困生资助体系,设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等对策,实现贫困生的“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帮助贫困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学业,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社会幸福感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幸福感主要有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三种视角。本研究引进与修订Keyes(社会幸福感量表》,考察其在中国人群的适应性,提供新型的幸福感测评工具并测查江西省647名大学生。统计资料显示,大学生社会实现得分最高(5.74);社会扣谐得分最低(3.95)。男生、独生子女、经济条件好者在社会和谐维度上高于女生、非独生子女和经济状况差者。学生干部的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和社会贡献得分高于非学生干部学生,学业好者社会贡献得分高于学业一般与较差的学生。我国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幸福感结构与Keyes构想一致,但量表仍需进一步完善与本土化。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中介因素,应付方式影响着应激反应的性质与强度,进而调节着应激同疾病间的关系。研究以女大学生为被试,探讨女大学生应付方式的特点。结果表明,女大学生的应付方式以工具性应付方式为主;引导采用积极合理应付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应更侧重于低年龄、理工科、非独生子女的女大学生。  相似文献   

18.
心理健康是个体社会化中的角色认同———人按社会期望与要求实现自我的关系世界。主体性社会适应在制约个体的社会适应的同时,也制约着对自我的适应及发展,成为一个人在充分实现自我的同时顺利地社会化的基本条件。网络信息化凸显了心理健康问题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二者的协同建构昭示了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在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目前存在三大认识误区,即观念误区、内涵误区、标准误区。本文就这三大误区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