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影和文学的中国式婚姻——当代电影改编的文化探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和文学是互生的关系,由于文学自身、政治倾向、大众情趣、时代需要等方面的因素,不同历史时期的电影改编表现出不同的范式和规律:建国后十七年,电影尽量地学习模仿文学;20世纪80年代,电影在自觉化的道路上借助文学这个拐杖,取长补短的同时又保有自己的独立;20世纪90年代以后,文学俯下身来迁就电影而进行创作。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海南风光因其独特的魅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作为电影的基础性叙事元素,在不同历史时期,海南风光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建国后二十七年,海南风光质朴无华,被包容在革命战争叙事之中;文革结束后及八九十年代,海南风光作用加强,更多地参与到剧情之中,成为电影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新世纪以来,银幕上的海南风光奢华绚丽,开始超越剧情,获得独立的存在价值。这既与审美方式的改变有关,更是不同时期时代要求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主旋律电影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本身就集思想性、艺术性、娱乐性于一体,典型体现了电影寓教于乐的功能。不同历史时期的主旋律影片在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时的形式定位各不相同,它主要受时代背景、政治因素、历史条件和人们的物质精神文化条件等制约。上世纪五十年代及八十年代的主旋律电影在历史上起到过重要作用,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艺术表现手段上都有鲜明的特色。当今主旋律电影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借鉴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的手段和镜语方式吸引新生代的影众,让其教化功能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4.
1931年至1949年,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转折意义的一个时期,是中国电影在探索中走向成熟的时期,并对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在这期间,受到苏联电影和美国好莱坞的深刻影响,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影戏观。  相似文献   

5.
电影和文学是互生的关系,由于文学自身、政治倾向、大众情趣、时代需要等方面的因素,不同历史时期的电影改编表现出不同的范式和规律。文章选取了这三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阶段试着探索当代电影改编的文化变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谢晋不同历史时期的电影代表作为例,分析了不同时期谢晋电影的不同风格及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7.
徐一博 《文教资料》2014,(31):134-136
在中国电影史上,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有两个相对集中的发展时期。一个是二十年代,多取材于当时大都市流行的通俗小说。另一个是八九十年代,这一次文学改编成电影最显著的特点是从通俗小说转向了纯文学小说,注重表达的是民族整体经验。文学的传统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方面,在形式的转换、意境营造、情景交融、声画对位以及各种文学的表现技巧,都曾经被有创造性的电影编剧和电影导演所利用,变成中国电影的一个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华语电影与"意境"范畴是水乳交融的。不同时期,华语电影表现意境的手法是有所侧重的。早期华语片注重用电影风格来营造意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注重用虚实结合来营造意境,新世纪注重使用超大的视觉画面、通过情景交融来营造意境。时代不同,一些电影人营造意境手段的侧重点也是有所差异的。  相似文献   

9.
国民党政府官营电影的起步应当上溯到20年代中期的北伐战争时期,但真正作为政府下设机构的建立和相关政策的出台则是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直接促成国民党官营电影思路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20年代中后期恶性循环的商业竞争给中国民营电影带来的毁灭性打击以及来自左翼电影新生力量的强大压力,国民党政府意识到创办电影事业的必要性,“把电影事业视为一种真正的文化教育底事业,  相似文献   

10.
高考这道坎     
《高考1977》已经放映一个多月,周围观者的反应很有意思。那个年代的亲历者们看了电影,会引发许多回忆,会对影片提出诸多意见和建议,这里应该如何,那里应该如何,大多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影片选择以北大荒知青为载体,阐述编导者对1977年恢复高考这桩历史事件的追忆与深层思考,自然无法囊括全国那么多知青的生活,所以亲历者每每会觉得我所经历的比电影里表现得更曲折更跌宕。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电影史的草创时期,也是北京电影市场的重要发展时期.本文从当时新式电影院的营建、改造,电影放映、电影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电影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等角度描述20世纪20年代北京电影市场的发展过程、特点及其对北京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30年代“新兴电影”所体现的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源自社会理想的现实批判意识,使此前的电影创作无法企及,但它又处处与统治当局的正统意识形态相悖,受到种种限制与迫害。因而这个时期,也正是国民政府电影审查制度颁布最稠密、实施最严厉的时期,充分体现出国民政府国家机器对电影业的强权干预。  相似文献   

13.
武侠电影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初,迄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其表现形态也几经嬗变,最终使这个概念形成一个“集合”。按照惯例,武侠电影可按打斗的性质和使用武器的种类分为六种,而武侠片的发展也基本沿着这一轨迹在逐步演变。  相似文献   

14.
性一直是电影中一个重要的表现主题,然而在不同的时期由于受到政治、宗教、道德宽容度等原因的影响,导演们对这一主题的重视程度以及表现尺度是不同的。统计表明,20世纪70年代,美国电影中表现性这一主题的表品急剧增加,与之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性解放运动”的爆发,文化的后现代转向以及电影体的变都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从电影诞生之初,戏剧与电影的关系就为人所关注。经典电影理论时期,在不同年代不同国度的理论家的著述中,关于电影与戏剧关系,有不同程度、不同角度的论述。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电影业也出现了“与戏剧离婚”现象。  相似文献   

16.
贾樟柯和顾长卫的电影均属于小城电影的范畴,他们把电影共同的叙事背景放在了小城。作为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贾樟柯的电影以表现小人物的命运为主题,选取中国内陆小城作为叙事背景,达到了用电影记忆历史、关注个体生命的目的。顾长卫则是由"中国第一摄影师"而转型为导演的,他以一颗悲悯之心把七八十年代的小城人对于理想的追求和抗争或屈服呈现给观众。他们的电影在镜头的调度上很有放在一起进行研究的必要,两位导演大量使用了长镜头,使影片的表达效果更为真实,表现内容也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17.
民国电影在1930年代革故鼎新,形成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高峰时刻"。其间"左翼电影"与"软性电影"的论争,立体表征了民国电影悖反式的现代性结构:资本主义启蒙与社会主义革命、市民精神与阶级政治的二位一体。1930年代的民国电影尚未形成一种真正主体性的现代性意识。抗日战争后民国电影融会古典美学与启蒙思想,确立了兼具现代性与传统性、民族性与普世性的本土电影传统,并创造出《小城之春》等世界经典。民国电影缔造的现代性美学范式,一直影响着新中国的电影创作,并成为一种挑战新中国革命主流电影文化的潜话语,作为一个本土化的现代性电影传统,是当代中国电影重构核心价值观及文化主体性的不可或缺的历史资源。  相似文献   

18.
电影自19世纪末传入中国,很快便在各大城市传播开来。到了1920年代,中国的电影产业萌芽已经初具基础,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一时期的电影产业表现为从业者追逐娱乐至上与利润最大化,而教育界则开始探讨电影的教育属性,为电影产业的多路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1994年的电影《阿甘正传》是当代电影中最受欢迎,也最具有争议的电影之一。阿甘经历了美国从50年代到80年代的重要历史事件。本文尝试从音乐的角度来解读这部电影,认为这是一部美国反讽史诗。  相似文献   

20.
吴健民 《天中学刊》2007,22(3):72-74
新感觉派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文坛上的重要流派,新感觉小说既受到了电影的声光色一体的影响,对表现人物内心的独特方式进行了深入开掘,又对电影的技术和表现观念有刷新作用,得以像电影一样充分调动读者的各个感觉器官,因此读者获得的欣赏也是全方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