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的国家,其人口主要由华人、马来人、印度人组成,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最主要的有基督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从中国南部漂洋过海的华人将儒家思想代代相传,所以在华人传统中,儒家的价值观始终占主导地位。虽然儒家思想只限于华人,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华人都信仰儒家学说而不信仰别的学说,但它始终对大多数华人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有形无形,或多或少和有意  相似文献   

2.
日本是一个有着多重宗教信仰的民族,有"一亿日本人两亿宗教"的说法。除了本土宗教神道教外,还有佛教、基督教等宗教。佛教在传入日本后经历了与神道教对立、冲突、融合的阶段,现已完全日本化了。而基督教是在比较晚的16世纪才传入的,对于日本民族而言,如何面对这一异质的宗教的确成了很大的问题。该文拟通过对基督教在日本的传播发展的考察,探讨日本民族性和基督教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宗教的本质     
世界上既不存在无宗教的民族,也不存在无宗教的国家。尽管中国缺乏宗教,中国人的宗教观念淡薄,宗教活动也没有构成中国人生活的重要内容,但宗教对相当数量的群众来说仍具有魅力。目前大陆有天主教徒四百多万,基督教徒五百多万,穆斯林一千多万,信仰佛教的一亿多,近年来,信仰宗教者有增无减,1986至1988年,新入基督教的达2万人,其中知识分子和青年人占25%,他们当中有大学教授、医生、作家、工程师和在校大学生。1988年圣诞之夜,上海市有四万多名教徒集中于天主教堂做弥撒。现实生活已悄悄  相似文献   

4.
独龙族跨越中缅边境,居住在独龙江流域,大部分人信仰基督教,少数群众相信原始宗教。从宗教文化类型来看,独龙族的基督教信仰源于生活需要与娱乐消遣。具有不稳定性和弱组织性。从国内外独龙族居住地区获取的大量第一手田野调查材料并结合独龙族历史文化的相关文献记载和论述,可以将独龙族、怒族和僳僳族等居住在“三江并流”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基督教文化归为同一个宗教文化类型——滇西北山地民族“弱组织强需求钟摆型”基督教信仰。  相似文献   

5.
古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 ,曾是最大的佛国和佛学研究中心 ,当年唐僧取经就是去的古印度。但是 ,许多人并不知道 ,如今印度人早已不信仰佛教了。1 992年出版的《最新世界地图集》文字说明中说 ,现在印度 83 %的人信奉印度教 ,1 1 %的人信奉伊斯兰教 ,2 .6%的人信奉基督教 ,2 %的人信奉锡克教 ,余下的 1 .4 %的人信仰包括佛教在内的其余宗教 ,或者不信教。从这个材料看 ,现在印度信仰佛教的人 ,实在是微乎其微。可是多少年来 ,在人们心目中 ,印度就是个佛国 ,史料上也有印度人多数信仰佛教的记载。这是怎么回事 ?大约在公元前 7世纪 ,古印度已经…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通过自编问卷对安徽某大学1600名大一新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宗教信仰在民族、生源地以及学院间有显著性差异。部分大学生不能全面认识宗教的本质和功能。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特点是:信教比例呈上升趋势;信仰佛教和基督教居多;宗教徒不多;信教途径多样化,以家庭影响为主。  相似文献   

7.
<正> 流传广泛、具有世界影响的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统称世界三大宗教。现就三大宗教作简略论述。一、关于三大宗教的分布和教徒佛教主要流传于亚洲,特别是南亚和东南亚各国,教徒有3亿多。泰国、柬埔寨和老挝等国80—90%人信奉佛教,将佛教定为国教。基督教主要流传于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各国,教徒约有11亿5千万。伊斯兰教主要流传于西亚、北非和南亚各国,教徒有7亿5千万,分布在世界70个国家,其中“伊斯兰会议组织”成员国60个。三大宗教现有教徒2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40%。二、关于三大宗教的形成和发展三大宗教皆是起源于奴隶制社会而在封建制社会发  相似文献   

8.
谈到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必须看到各个民族、各种宗教都是多样性文明的重要载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我们有56个民族,本土的道教与相继传入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长期和谐共处。中国政府的基本政策是,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地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太平天国运动从1851年持续到1864年。该运动遍及清帝国的所有省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革命;同时也是一场宗教文化革命,共有两千万人丧生。洪秀全所发起的太平天国信仰,虽然有着基督教的部分教义和形式,但它不是西方宗教或者基督教信仰,也不是中国化了的基督教。太平信仰由基督教信仰点燃,却发展成了一种全新的、充满活力的中国宗教,是中国古典文化与宗教的回归的尝试,这是太平天国运动吸引力的实质。洪秀全利用基督教因素打破其时固有的文化形态,开启了复古之路,其目标是要在古典文化与宗教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大同社会。  相似文献   

10.
一种宗教文化传入异地之后,都将经过一定的变革与适应才能在异地生根、发展。佛教、基督教产生之后,都经历了走出本土在异域传播发展的道路。它们为了能在异地得到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传入之地的文化进行了吸收与融合,形成了有别于创始之初的原始佛教与原始基督教的具有当地特色的宗教,但同时二者也保持了这两种宗教的本质。佛教、基督教在异域传播展示了一个有生命力的宗教必要经受的变革与适应。  相似文献   

11.
澜沧民族宗教,既有原始宗教,又有外地传入的大乘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基督教和天主教.原始宗教具有古老的典型性,只祈求赐福消灾;大乘佛教形成过政教合一的“卡些”制度;南传上座部佛教具有全民性,求自我解脱;基督教天主教为民国初期从国外传入,糯福教堂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上述宗教对澜沧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思想带来过各种影响.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对民族宗教及历史和现状的研究,使之更好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2.
日本人的宗教信仰有其独特的多样性,与其他国家、民族之间有着本质区别,主要表现在信奉神道。当今的日本人,在信仰上除了信奉神道以外,还信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它与日本经济、信息、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息息相关。日本人的思维模式、价值观模式、行为模式及伦理取向等都与其自身的信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日本人信仰的多重性,概括为“多神信仰”、“氏神信仰”、“活神信仰”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苗族信仰的世俗性可以从三方面体现出来 :信仰对象的世俗性 ;信仰目的的世俗性 ;宗教仪轨的世俗性。正是这种世俗性 ,使苗族信仰别于其他宗教信仰如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而停留在较原始的自然宗教信仰阶段上  相似文献   

14.
苗族信仰的世俗性可以从三方面体现出来:信仰对象的世俗性;信仰目的世俗性;宗教仪轨的世俗性。正是这种世俗性,使苗族信仰别于其他宗教信仰如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而停留在较原始的自然宗教信仰阶段上。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少数民族的宗教以民间信仰为主,作为瑶族一个支系的布努瑶族,同样如此。他们的民间信仰以密洛陀信仰为主体,同时信仰"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由于受壮族汉族的长期影响,人们在布努瑶的宗教仪式和宗教典籍中发现道教和佛教的影子。随着社会发展的深入,与其他民族沟通融合的加强,布努瑶的各个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这些新发展和变化对其信仰的民间宗教同样产生了影响,使其更能适应现代人精神生活所需,同时有利于该地区的社会安定和谐。  相似文献   

16.
公元1473年,上座部佛教始由缅甸景栋传入耿马,是临沧地区最早区别于民间信仰的宗教。1624年及清雍正年间,汉传佛教和道教始传入凤庆。明代时期,云县即有回族群众。同时有清真寺,17世纪上半叶,伊斯兰教在回民中较为盛行。1905年,及其后20年问,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西方基督教(新教)传入全区。临沧地区有了上座部佛教、汉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信仰宗教人数逐渐增多是一个不容置疑的现实,信仰情况如何是政府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基督教为例,使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从心理学角度调查了大学生基督教信众的宗教认知和宗教情感状况,希望能够对高校德育和心理健康工作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18.
藏民族在历史上信奉原始宗教苯教,佛教传入后成为全民的信仰,对藏族生态伦理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藏族生态伦理观就是苯教万物有灵观念与佛教众生平等观念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反映,也是人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9.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宗教是不同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性体现,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源泉,儒释道是中华文化的源泉,不同民族的宗教文化信仰都会在语言中有所体现。本文运用对比文化学的原理,从民族文化精神的角度对英汉习语中所蕴含的天道观、人神观和社会观进行对比研究,揭示中西方不同的宗教文化在英汉习语中的积淀和折射,探讨了英汉习语表达法背后所蕴藏的民族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20.
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后,以佛教信仰为内容的节日得以发展。麦德尔节是都鲁布津蒙古人宗教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信仰、社会交往、民族心理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