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天第2节是我的语文课,我刚进教室,小琪抱着一个大袋子,递给我说:"老师,今天我过生日,给您和同学们带了一些糖。""祝你生日快乐!"我随口说了一句。只见小琪开心地朝我一笑,脸微微红了。小琪是我班的一个学困生,看到她那满足开心的笑容,我忽然感  相似文献   

2.
故事还得从17天前的制图课说起,这 节课开始了1/2小时之后,我便敏感地发 现坐在后面的小琪对我有点意思。之所以 得出这条结论,是因为小琪微抬玉腿碰了 我的椅子,说是要向我借块橡皮一用。此 乃小事一桩,实在是不足挂齿,但聪明的 我却能从中看出问题:她为什么不向左边 的"呆子"借,不向右边的"眼镜"借,偏 偏向我借?  相似文献   

3.
谁是追星族     
电视剧《青春风采》摄制组到市里来拍摄外景,要选一名小学生当群众演员,临时跑一回龙套。米雪竟然十分幸运地被选中了。当马老师把这个消息告诉她时,米雪高兴得一下子跳了起来。“哇!太棒啦!我可以见到我的偶像小琪啦!”电影演员小琪是米雪眼中最耀眼的明星,米雪不但掌握了关于小琪的许多消息、典故,还收集了大量她的照片,包括小琪出席各种活动的照片。只要说起小琪,米雪就会如数家珍、滔滔不绝,那神情充满了得意。黄小玲曾惊异地看着米雪说:“你是不是小琪的私人秘书?你咋知道得那么多?”米雪洋洋得意地说:“我是小琪最忠实的追随者!”米雪…  相似文献   

4.
办公室门口,学生小琪的妈妈一见到我就质问起来:“施老师,你是班主任,怎能帮着孩子隐瞒成绩呢?不是小华的妈妈说起小琪的成绩,我到现在还蒙在鼓里呢……”我明白了今天早上小琪脸上大块淤青的由来,也想起了一周前的情景。那天放学后,月考成绩大幅下降的小琪耷拉着脑袋到办公室来找我。  相似文献   

5.
办公室门口,学生小琪的妈妈一见到我就质问起来:“施老师,你是班主任,怎能帮着孩子隐瞒成绩呢?不是小琪的妈妈说起小琪的成绩,我到现在还蒙在鼓里呢……”  相似文献   

6.
妈妈的唠叨     
"小琪,快起床。""小琪,快去刷牙。"我还没梳洗完毕,妈妈又开始唠叨了:"小琪,快吃早饭!"我急匆匆地吃完早饭,想  相似文献   

7.
张刚 《班主任》2023,(1):52-53
<正>放学后,小琪来到我的办公室,吞吞吐吐地表示想向我请两天假。“怎么了?身体不舒服?”我关切地问。小琪摇了摇头。“那是家里出了什么事情?”她仍是摇头。我接着又问:“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小琪扭捏了半天才说:“我想请假到南京去参加王×博的歌友会。”原来,小琪是明星王×博的忠实“粉丝”,过几天王×博在南京要召开歌友会,小琪也想拿着签名本去和王×博见面拍照。  相似文献   

8.
小琪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今年12岁。受父亲的影响.小琪从小就对花花绿绿的邮票感兴趣。父亲为了培养小琪的集邮兴趣,每年都带他去参观各种集邮展。还经常买一些小琪喜欢的邮票让他欣赏和收藏。小琪的同学知道小琪喜欢集邮的事情,一天.同学大壮说他家里也有很多好看的邮票,可以带小琪到他家看看。小琪高兴地说:“好呀!”第二天下午放学后,大壮带着小琪来到自己家,趁父母不在,大壮从他父亲的抽屉里取出一个集邮册让小琪欣赏。  相似文献   

9.
一天,路上遇到高一的叶老师。她忙拉住我的手说:“你的‘高足’小琪出问题了。”“小琪,她怎么啦?”我问。“唉!她呀,和一个男同学整夜在外没有回来。”一听这话,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忙追问是怎么一回事。于是,叶老师把详情告诉了我。原来,小琪接到免试直升我校高中的通知后,就忘记了自己在初中时向老师做过的保证,主动去找和她交往过一段时间的男朋友汪芒,重叙旧情。  相似文献   

10.
一、背景介绍小琪(化名),14岁,是一名初中一年级的女生。她出生在一个典型的重男轻女家庭,父母对年幼的弟弟宠爱有加,对她则不闻不问,从小只有爷爷施舍些怜爱给她。小学时曾因为长相丑、脾气臭被称作“极品”。原以为上了初中后,能摆脱小学时的噩梦,结交一些新朋友。可开学没多久,班上一个调皮的男生就把小琪的绰号以及绰号来由告诉了全班同学,弄得大家都用歧视的眼光看待她,只要有人跟小琪走近些,就会连带被嘲笑。小琪为此难过了很久,最初她只是默默地忍受,后来就反唇相讥,并且不再相信任何人,用她的话说就是“所有人都针对我,都在说我坏话,我恨他们”。  相似文献   

11.
"蓝天奉献给大地,白云奉献给草场,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小孩?"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很多家长忘记了孩子需要足够的时间、耐心陪伴,丰裕的物质生活让我们很多家长忽略了孩子稚嫩的内心需要父母的细腻呵护,总以为我们给予了孩子很多,可孩子真正的需要却被我们淡忘了. 小琪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的父母在上海市区各自开了一家公司,家境宽裕,生活条件很好.但小琪父母平时在事业上打拼花的时间很多,对小琪的关心却很少.  相似文献   

12.
徐慧  邓伟 《中国德育》2012,(20):59-60
那是一个五月的下午,初三的孩子正埋首书海,迎接第三次月考。这时,数学课代表小琪(化名)走到班主任林莉老师面前,用虚弱的声音说:“林老师,我不舒服,想回家。”看到脸色苍白,牙关紧咬的小琪,林老师赶紧安排班上同学护送他回家。  相似文献   

13.
姐姐     
正提起我那个姐姐你一定感到很意外,因为她的名字是我给她取的。由弟弟给姐姐取名字,而不是父母,难道不出乎人们的意料吗?熟悉我吴来的人肯定认为我在吹牛,他们说你吴来是个独苗苗哪儿来的姐姐呢?尽管我平时有点油嘴滑舌,偶尔也过过吹牛的瘾,但我要是提起一个人的名字,恐怕你就会对我刮目相看了。那个米小琪,你们不认识吗?嘻!呸!我说到米小琪马上就有人掩嘴偷乐了,还有人认为我卑鄙无耻,简直是个流氓,是个无赖。说我流氓那可是严重了,说我无赖却是名  相似文献   

14.
曲艺宁 《江西教育》2024,(16):52-55
<正>“曲老师,你班上学生的家长在校门口闹起来了,你快去看看吧!”同事小潘慌慌张张地闯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我的心一沉,匆忙赶往校门口。只见小琪的父母正怒气冲冲地站在校门口大声嚷着,保卫处的保安正试图劝阻他们。“小琪父母,有什么事咱们坐下好好聊,不要冲动。”我赔着笑脸迎上去,将小琪的父母请到了校门口的接待室。  相似文献   

15.
那还是去年庆祝教师节的事。节前,儿子小琪成了我们全家谈话的中心。一天晚饭后,小琪在电子琴上弹奏着他最爱唱的歌曲《我们的好老师》,问我们:“爸爸,妈妈,我弹得好听吗?”“好听!”我们鼓励他。见此情景,我问小琪:“你以前会唱歌弹琴吗?”他停下来,笑着说:“不会,是老师教我的。”我又问:“你画的熊猫真有趣,是谁教你画的?”“也是幼儿园老师教的。我们幼儿园老师可好了,样样都会,教我们唱歌、跳舞、弹琴、听音乐讲故事、念儿歌,还教我们搭积木、种葵花、补图书,还带我们参观工厂,还有……”瞧着儿子那得意的模样,我不由  相似文献   

16.
有个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天,他女儿被一个同学问道:“小琪,你觉得活着有意思吗?”小琪本是个快乐的孩了,但上了中学后,无尽的作业让她身心疲惫,父母的婚姻也亮起了红灯,于是她附和道:“没意思。”没想到那个同学竟说:“那咱们一起自杀吧!”这件事让我思考良久。近年来,青少年集体自杀、集体离家出走的事件时有所闻。安徽某市曾对一年中离家出走的青少年做过调查,发现90%以上是集体出走。  相似文献   

17.
蓝色水晶     
一天天气很好,小琪和同学们在野外郊游,玩得十分开心。突然,一阵蓝光从天而降,小琪和同学们都动不了了。小琪用力挣扎,还是没用。这时,一个奇模怪样的外星人出现在小琪面前。外星人将一块闪闪发光的蓝色水晶放到小琪的上衣口袋里,说道:“千万要好好保存,万万不能交给别人,尤其是M博士!”小琪张嘴想问些什么,可是却发不出声音,而外星人也消失了。过了一会,蓝光消失了,小琪和同学们也苏醒了过来。小琪问同学们刚刚有没有看见蓝光和外星人,同学们奇怪地回答道:“这哪有什么蓝光,更别提外星人了!你不是在做白日梦吧!”小琪见所有人都说没有看见…  相似文献   

18.
郭坤 《班主任》2012,(12):34-34
今天上课,我们终于听到小琪的声音了。 小琪的年龄本就比同班孩子小一些。再加上性格内向,举止斯文秀气,又缺乏自信,所以总是躲着老师,躲着同学,仿佛这个班里没她这个人。之所以这样,根本原因还在于她的胆小。一段时间以来,我总在想办法突破,却又无计可施。  相似文献   

19.
肖晓玲 《班主任》2013,(10):28-29
小琪又没来上学。从开学到现在,他已有几次因父母闹矛盾而不来上学了。小琪父母之间的矛盾非常尖锐,三天两头打架,他母亲起诉离婚不下五六次,但一直没离成。我也曾多次劝过他的父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但无济于事。父母不和对小琪的影响很大,表现为性格很孤僻,和同学关系很差,在班里几乎没有朋友,道德量化成绩不及格。每次父母吵架,他就会跑到外面去找工作,  相似文献   

20.
王成蛟 《班主任》2013,(5):31-32
【案例陈述】小琪,学习成绩在上高中前都名列前茅,高中伊始也还不错,但她因病休息一个月再回到学校后,成绩就下滑得厉害。小琪很害怕老师和同学的看法,觉得很没面子,一想到这事就心焦,认为班里同学在背后议论她,要求父母给她调班。然而,调班后,她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成绩,于是再次要求调班。班主任建议她过来找我聊聊。【诊断分析】小琪的问题很明显,她不能接受考试成绩下滑的事实,认为这让她很没面子,同学也会因此看不起自己,议论自己,以致学习不专心,注意力下降,进一步影响学习;成绩再次下降又加重了她“没面子,被同学议论”的认知,形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