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刘彻派遣张骞先后几次出使西域以后,一批批使臣便沿着张骞的足迹西去。这条联系中国与西域的交通大道,就是古今闻名的丝绸之路。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佛教也就在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我国内地。主要以大乘佛教为主,称为北传佛教,其经典主要属汉文系统。佛教在我国的传播,从社会范围来看,活动于道教范畴之内,从地理学角度看,主要活动在居有胡族人的商业中心,如敦煌、长安、洛阳等大通商都市,所传之处,石窟林立,佛教造像比比皆是,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相似文献   

2.
一、历史的回顾(一)、佛教的传入、传播概述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公元前三世纪,孔雀王朝阿育正派僧徒传教,之后,西域地区的一些国家先后信奉佛教。张奏出使西域,于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回国。佛教传入中国当是在他回国后的年代里。东汉明帝永明八年(公元历年)下诏褒奖招聚方士祭神求福的楚王刘英,赞他“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饲”,并将诏书宣示诸王。这说明在当时统治阶级中已有人祭佛。所以,佛教传入中国的年代当是在公元前122年至公元65年之间。佛教最初传入之时,只在少数人中奉行,并未引起上层官吏…  相似文献   

3.
《张骞出使西域图》在初中、高中教材中曾4次被用作插图,大部分师生从未感觉到这幅图有什么问题。实际上,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的时候,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然而张骞、汉武帝却是光头、袈裟一派佛教装束,由此可知,《张骞出使西域图》这幅佛教感应故事画“篡改”了历史。文章对《张骞出使西域图》详作考释,探究佛教感应故事画为什么要“篡改”历史,我们应当如何在教学中吸取类似的教训,并指出,以图证史,一要了解史料作者及其所处时代,二要注意辨别史料的真伪。  相似文献   

4.
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对宁夏地区的影响陈育宁中国早在汉代以前,就和南亚、中亚、西亚以至非洲、欧洲等地,经过陆路交通开始了丝绸贸易和文化交流。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使者张骞出使西域与大月氏结盟共击匈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度遣使者张骞携金银丝帛出使西...  相似文献   

5.
张骞最早跨越葱岭张骞受汉武帝之命,两次出使西域。当时汉武帝要联络原先住在祁连山、而后西迁的大月氏人去打匈奴,就派张骞出使大月氏。他第一次出使是在公元前138年,但在途中被匈奴拘禁了10年。后来逃脱,经过中亚的费尔干、咸海和巴尔喀什湖一带,到达已在阿姆...  相似文献   

6.
段一平 《保山师专学报》2010,29(2):F0002-F0002,F0003
据《史记》记者,西汉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向汉武帝禀报,大夏距汉朝约一万多里,  相似文献   

7.
每个民族的语言都是在广泛吸收域内外各民族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汉语对域内外各民族语言更是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积极引进外来词,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词汇量.一、对西域语词的吸收公元前一三九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此后两汉与西域的交流日渐频繁,.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中亚文化大量涌入汉土.汉人所谓“西域”有几种不同的范围概念.然最广义的西域,则是《汉书·西域传》所述的范  相似文献   

8.
中世纪中国与阿拉伯的友好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代中国与阿拉伯的交通我国与阿拉伯的关系,发生很早,西汉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张骞奉汉武帝命出使西域,亲历大月氏、大宛、康居等中亚国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先后在西域住了十年.他虽然没有亲临西亚,但已经听到关于"条支"这个地区的情况.《史记》和《汉书》都提到"条支",指的就是波斯湾、伊拉克等阿拉伯地区.东汉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甘英奉西海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包括埃及、  相似文献   

9.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得名“silk road”源于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而该商路的存在却有2000多年了。汉武帝在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派遣外交家张骞出使西域.正式开辟了中国与欧亚各国的陆路交通路线。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甘肃凉州武威,抵达对外通商的西陲城市敦煌.再分两路:北路从玉门关经  相似文献   

10.
"茶马古道"早在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时已初见端倪.汉武帝当时就知道有条从云南和四川通身毒(印度)的商路,它是世界上历史悠久、海拔最高、地势最险、路程最长的一条以茶马互市为特点的贸易通道.它南起云南西双版纳、普洱(滇茶)、延伸至南亚诸国;东起四川雅安(川茶),西至拉萨,延伸至印度、尼泊尔.  相似文献   

11.
笛子的由来     
笛子,古代称为“横吹”,后来又称“横笛”。相传汉武帝(公元前140—87年)时, 张骞出使西域(即现在的新疆和中亚细亚一带),才开始将吹笛的方法传到当时的首都长安(即现在的西安)。现在我们从汉墓的拓片和敦煌壁画中都有笛子这一点来看,可以  相似文献   

12.
继张骞通西域之后,汉武帝又在陇西(今临洮)、代郡(河北涞源县北)一带集结大军,给入侵的匈奴以数次正面打击。公元前一二一年(汉元狩二年),骠骑将军霍去病自陇西两次出击,一次逾焉支山;一次逾祁连山。匈奴奴隶主大败远遁,“自金城(今兰州)以西至盐泽(新疆罗布泊),匈奴绝迹。”同年,汉分河西地为酒泉、武威二郡,并从令居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下列基础知识: 和亲政策汉武帝张骞出使西域卫青、霍去病击败匈奴西域都护丝绸之路二、要求学生认识: 1 汉武帝对匈奴的正义战争,是在经济发展,政权巩固和军事力量强大的基础上取得的。战争胜利的结果,使西汉北部得到安定,生产得到发展,并沟通了汉和西域的道路。 2 张骞出使西域和西域都护的设置,加强了汉和西域各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  相似文献   

14.
汉代佛教传入西域诸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依据大量史料考证,对汉代佛教在西域地区的传播年代和路线进行了考查,认为佛教是公元前87年经克什米尔传入于阗。在西域,龟兹地区与佛教接触的时间相当早,甚至有可能比于阗地区还早。我国中原地区的佛教最早传自西域,吐鲁番和河西走廊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传承作用。  相似文献   

15.
据司马迁的记载:公元前139年,汉武帝为打击匈奴,断匈奴右臂,派张骞出使大月氏.张骞在出使途中,为匈奴所扣,十年后,逃离匈奴,经大宛、康居、大月氏至大夏[1](卷一二三,P3158-3169).  相似文献   

16.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1),多年来都被中学历史教材用作插图,说明汉武帝时期的中外交往。  相似文献   

17.
适当地将数学概念及其思维引入到历史学习中,帮助自己学习和理解历史概念,数史结合、文理相融,往往会妙趣横生、事半功倍。例1张骞于公元前138年第一次出使西域,班超于公元73年出使西域,两者相距A.209年B.210年C.211年D.212年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可用数学中的数轴法辅助解答,如下图:…………公元前一三八年公元前二年公元二年公元一年公元前一年公元七三年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两个公元前后年代相加后减去1,从而得出正确选项B。但同学们往往不理解为什么要“减去1”,借助类似数轴的时间轴可清晰地看出:历史上没有“公…  相似文献   

18.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后,随着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佛教传入了中国内地,并不断发展。到南北朝时期,佛教大盛。其时,北方先后以平城、洛阳为中心,南方则以建康为中心,对当时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均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就魏晋南北朝时期洛阳地区佛教的兴衰作一探索。 一、佛教的传入与魏晋时期在洛阳地区的初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西汉社会发展到汉武帝时代(公元前140—87年)国力渐盛,史称此时“非遇水旱之灾,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全庚皆满,而付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枳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史记》卷三○《平淮书》。可谓“财力有余,士马强盛。”武帝由是“动远略”,开始考虑伐匈奴,通西域,与外界交往。武帝即位的第六年(前138年,建元三年)获悉,被匈奴驱逐西迁的大月氏仍想报复,武帝即派郎官张骞出使西域,寻找大月氏,欲使大月氏与汉配合,夹击匈奴。张骞率百余名随从刚出玉门关,即被匈奴抓获。匈奴单于大怒声言:“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张骞  相似文献   

20.
正没有GPS张骞是怎么找到大月氏的提到"丝绸之路",人们首先会想到张骞。公元前138年,为了联合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张骞率使节团从长安出发向西寻找大月氏。上过初中的人,都学过"张骞出使西域"这一课。几乎所有人都能接着往下讲,张骞中途被匈奴人捉住,一关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