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给读书方法培养阅读能力─—《三只白鹤》教学建议新疆特级教师张岚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义务教育小语教材第二册29课《三只白二人鹤》是一篇讲读课文,在第七单元中是继《要下雨了》和《小壁虎借尾巴》这两课知识性童话之后的一篇富有哲理性的寓言故事。课文讲三只白鹤...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的:1.理解第二册《三只白鹤》的九个新词,学会组成这些词的十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哪只白鹤能找到鱼,并懂得其中的原因。教育学生遇事要开动脑子。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三只白鹤各以什么做标志记住埋鱼的  相似文献   

3.
《三只白鹤》是一则深受学生喜爱的寓言,讲的是三只白鹤埋鱼、找鱼的故事。课文脉络清晰、语言流畅,结尾还巧设一悬念——哪只白鹤能找到埋在地里的大鱼呢?正确回答此问并说出理由,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那么,如何突出这一重点,真正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呢?我认为,应该从课文特点出发,指导学生在理清线索,品析词语,领悟寓意上多下功夫,切实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一、初读课文理清线索1.初读课文,要求学生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能回答出课文讲的是三只白鹤的一件什么事。2.指导学生观察三幅插图,分别用“谁在干什么”的句式说出每幅图的意思。第一幅画的是三只白鹤在河边埋鱼,第二幅画的是它们在记标志,第三幅画的是它们朝着自己记的标志飞去找鱼。  相似文献   

4.
《教案》的一处值得商榷人教社东北朝鲜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小语第二册教案》,第20课《三只白鹤》的一处值得商榷。课文基本内容是:三只白鹤找到很多鱼,吃饱以后,把一条鱼埋在地里,留着明天吃。埋鱼的时候,第一只白鹤望望太阳,记住鱼埋在太阳底下...  相似文献   

5.
《三只白鹤》教案武汉市教研室柯玉静教学要求一、理解课文内容,弄清哪只白鹤找到了鱼和另外两只白鹤为什么找不到鱼的原因。使学生懂得做事要多动脑筋,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二、学会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  相似文献   

6.
教法一以词句训练为手段 ,突破难点《三只白鹤》是一篇寓言故事 ,故事的结尾留下一个悬念———哪只白鹤能找到埋在地下的鱼?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并说出理由 ,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在突破这一难点的时候 ,主要是凭借课文中的“语言范例”来对学生进行词句和说话训练来完成。当然对词句的理解 ,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上 ,或者下个定义就行了 ,而是要化概括为具体 ,变抽象为形象 ,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从而达到理解课文 ,弄清文章寓意的目的。一、揭示课题 ,导入课文小朋友们 ,你们谁见过白鹤?知道它长得什么样 ,有什么特点吗?我们的语文课本…  相似文献   

7.
因势利导     
【案例】前不久,听一位老师上《三只白鹤》,课堂中出现了一个意外:在初读课文后,教师问:这三只白鹤能不能找到大鱼呢?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然后用“第__只白鹤__,因为__。”来回答。交流时,学生回答第一、二只都不能找到鱼,并讲了找不到鱼的原因,当说到第三只白鹤时意外发生了,一个学生说第三只白鹤也找不到鱼,理由是河边有很多柳树。  相似文献   

8.
《三只白鹤》是一则富有哲理性的寓言故事。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善于功脑筋,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持点及课文语言文字本身的特点,笔者在教学中紧紧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相似文献   

9.
[课例简析]《三只白鹤》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写三只白鹤埋鱼后,用不同方法记住埋鱼的地点,最后判断出哪只白鹤能找到埋在地里的大鱼这件事,使学生懂得:做事要多动脑筋,要符合实际,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这篇课文生动、有趣,结尾一段给孩子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能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教学此文,应指导学生按记叙顺序一步步地理解,水到渠成,明白文中蕴含的道理.  相似文献   

10.
《三只白鹤》是一则富有哲理性的寓言故事,它主要通过写三只白鹤理鱼、找鱼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善于动脑筋,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根据课文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本文可采用如下步骤。  相似文献   

11.
朗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训练项目,也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功。朗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通过叙述小壁虎三次借尾巴没借到,最后又长出了新尾巴的故事,生动地介绍了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这是课文重点 )。而课文的第三、四、五段采用了基本相同的形式,如果每一段都平均使用气力去讲解,难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教学时我着重在朗读上下了功夫,在读中突出重点,以读代讲,让学生用心去感受。 一、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来朗读   全文的感情…  相似文献   

12.
《三只白鹤》是义教六年制教材二册中的讲读课文。讲的是三只白鹤在一天中午把吃剩下的一条大鱼埋在地里,留着明天吃,它们各自记住埋鱼地方的标志。第二天,三只白鹤分别向各自记住的标志飞去找鱼。找鱼的结果怎样呢,课文没有直接  相似文献   

13.
因势利导     
【案例】前不久,听一位老师上《三只白鹤》,课堂中出现了一个意外:在初读课文后,教师问:这三只白鹤能不能找到大鱼呢?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然后用“第只白鹤,因为。”来回答。交流时,学生回答第一、二只都不能找到鱼,并讲了找不到鱼的原因,当说到第三只白鹤时意外发生了,一个学生说第三只白鹤也找不到鱼,理由是河边有很多柳树。教师马上追问:大家说第三只白鹤能不能找到鱼?学生们都表示:找不到。这时教师开始紧张了,因为这和教材的本意不同,也和教师课前的预设不同。于是,教师想方设法要把学生的思路拉回到自己的预设中来,告诉学生第三只白鹤…  相似文献   

14.
明天与第二天意思差不多,人教版低段语文教材中存在着对二者不加区分的情形,如《三只白鹤》:●一天中午,三只白鹤在河里捉到了许多鱼。他们吃得饱饱的,把剩下的一条大鱼埋在地里,留着明天吃。●第二天,太阳刚刚升起,三只白鹤都睡醒了。再如《玲玲的画》:●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相似文献   

15.
《夏》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当代作家梁衡通过描写富有夏季特征的景物,表现了夏季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对夏季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赞美洋溢在字里行间。我在南通市语文学科基地活动中执教《夏》这篇课文时,抓住朗读、赏析、比较三个环节,取得了意外的教学效果。一.朗读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教学《夏》这篇散文时,我抓住朗读这一主线,让同学们在朗读中感知课文、理清思路,在朗读中读出节奏、领悟情感。  相似文献   

16.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世界著名童话家安徒生的优秀作品之一。教学本文可从朗读指导,突出特点,联系实际三方面对学生进行重点导读。一、指导朗读激发感情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一项最经  相似文献   

17.
《三只白鹤》是义务教材第二册的一篇童话 ,讲三只白鹤埋鱼找鱼的故事。板书分两幅。第一幅“埋鱼记标志”,在讲读课文 1、2自然段时逐步引出 ;第二幅“寻鱼找方向”,在讲读课文 3、4自然段时逐步完成。第二幅板书在第一幅板书的基础上变出 ,或遮盖 ,或移动 ,或添写。出现在学生眼前的 ,始终只有一幅板书。这篇课文的教学步骤是 :1.讲读完 1、2自然段 ,第一幅图已完成。师讲述“三只白鹤各自记住了埋鱼的地方。天色晚了 ,太阳下山了 ,三只白鹤也回去休息了。”边讲述边取下“太阳”图片。继续讲述“风伯伯一吹 ,白云就飘呀飘 ,飘到了很远很…  相似文献   

18.
邱凤春 《山东教育》2005,(10):23-23
《荷花》是苏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经典美文,按照闻花香——看花多——赞花美——变花舞的描述顺序,把荷花写得生动异常,情趣盎然,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荷花的赞美之情。理解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评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荷花的形象与生命之美,是突破重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我教《三只白鹤》黄德生一、创设情境,强化审美情趣我在讲解时,边放录音,边利用投影把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如在讲“埋鱼”一段时,及时投映出《白鹤埋鱼图》:飘浮的白云,翠绿的垂柳,泛着波纹的河水,河边柳树旁三只漂亮的白鹤在埋鱼。这幅画面不仅提供...  相似文献   

20.
孙媛媛 《山东教育》2005,(28):22-22
《回声》是一篇科学童话。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要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应引导学生边读边悟、以做促读。可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