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探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关系问题,促进不同学术观点的交流,1989年3月11日,本刊编辑部和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联合召开了座谈会,再次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应邀参加会议的有首都部分高等学校的教师、研究人员,以及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国家教育委员会的研究人员近30人。讨论分两组进行,分别由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本刊主编顾明远同志和前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王振稼同志主持。现将这次座谈会部分同志的发言摘要发表(按各组内部发言先后顺序交叉排列)。欢迎广大读者继续撰文参加这一讨论。在这次座谈会上,国家教育委员会的邵金荣、雷克啸,北京化工学院的刘树明,北京医科大学的郑鸿模,北京师范大学的孙喜亭、成有信、靳希斌、胡祖莹、苏民等同志都作了发言,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发表,敬希鉴谅。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1989年年会于1990年1月15日—17日在武汉召开。这次年会就社会主义教育方向问题展开了讨论。现将讨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研究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方法论问题。为了正确地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地回答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有关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防止认识上的片面性与实践中的摇摆性,与会代表认为,在思想方法上有两个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教育运行机制等一直是热门话题,出现了种种观点和说法,涉及诸多方面。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有关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实践问题。我愿在这里谈谈自己的粗浅之见。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全国性报刊杂志发表的直接探讨工资管理体制改革的论文已有数百篇之多。现择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分四部分简介如下: 工资制度与工资工作现存的主要问题一、有的同志将其概括为:低、平、乱、死。低:工资起点低,工资平均等级低,平均工资水平低,工资的增长速度大大落后于生产  相似文献   

5.
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卫兴华“商品经济”这个概念在西方的论著中一般不使用。西方经济学辞典包括权威性的《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都没有“商品经济”辞目。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也不讲“商品经济”概念。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1984年以前的中央文件中...  相似文献   

6.
教育产业问题讨论综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一、教育产业与教育产业化讨论历程  教育产业与教育产业化的讨论可以分为两个高潮阶段,第一阶段是1993年左右,第二阶段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80年代开始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讨论,1992年邓小平南巡,特别是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后,1993年前后教育界围绕教育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教育产业与教育产业化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明确了教育要全面适应社会需要,同时要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讨论主要集中在教育市场、教育产业的概念、如何改革教育体制和办学模式等方面。199…  相似文献   

7.
教育产业化问题讨论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讨论中,教育产业化问题是一个重要方面。现将近两年来的讨论情况概述如下。有的论者认为,教育不是产业。其主要理由是:第一,教育劳动不是生产劳动,教师不是产业工人。教育不能直接生产出任何物质产品,而是通过它所培养的人作用于生产的,是“间接的”、“潜在的”和“可能的”生产力,不是直接的生产力。教育只是促进生产发展的因素,不论其作用多么大,绝不等同于生产本身。教育既然不是生产,当然也就不是产业和产业部门了。第二,教育具有上层建筑的属性和“教化”功能,不同于从事经济活动的产业部门。教育不…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十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卓著,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而在治理整顿期间有必要实事求是地总结十年的经验和教训,重新从理论上深入探讨某些根本性的问题,譬如,商品经济与全民所有制的兼容问题,计划与市场的结合问题,商品经济的广泛发展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协调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探讨都与认识和确定商品经济的本性有关。从方法论讲,也应该首先选定一个起点。我以为只有首先阐明商品经济产生的原因,才能明确商品经济的本性,进而说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必然性,由此登堂入室冀求根本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9.
2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 ,全球化这个概念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应运而生。全球化给人类经济、政治、文化诸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从 2 0世纪 90年代开始国内外学者对全球化的概念、全球化的实质、全球化的阶段划分、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关系、苏东演变的原因和教训、国外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力量的现状、马克思世界历史观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世界历史观的方法论意义、全球化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 ,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本文就近几年国内全球化与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一、社会主义初级段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特点 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看,国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发展生产力方面来,把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移到加强宏观控制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方面来。在经济发展的战略上,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把经济建设置于发展科学技术与教育的轨道上来,这是符合我国实际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专门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所以,白年大计,以教育为本。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经济理论工作者,针对1984、1985年在国民经济超高速增长后出现的生产滑坡现象,开始探索有关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问题,开辟了经济理论研究的一块新园地。一、社会主义经济周期是否具有客观必然性有的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也会产生商业危机、财政危机、工业危机和波及到整个国民  相似文献   

12.
<正>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从我国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制定了纲领。《决议》用三个“必须是”规定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其第二条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我们知道,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精神实质是,围绕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改革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使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活力通过改革和开放充分释放出来,促进生产力发展,建设先进的物质文明。这就告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两个文明建设的关系。本文试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互关系的某些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14.
党的“十三大”系统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深刻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之现状后,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学校德育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深化改革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理论与实践课题。以下仅就个人的粗浅认识谈一点意见。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当前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其目标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把计划工作建立在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由于受苏联教科书的影响,剩余价值一直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特有经济范畴,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剩余价值范畴一直是我国经济理论界的传统观点。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建立,我们多数同志感觉到社会主义也存在剩余价值,但都不敢冲破禁区,使用这一概念,而用“共有价值”、“剩余产品价值”、“价值剩余”、“净余价值”等概念来代替“剩余价值”。有些同志在论述社会主义经济时也不自然地使用了剩余价值概念。但至今理论界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因此进一步从理论上探讨有关剩余价值的一系列问题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18.
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这对我国的经济、政治、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和挑战。面对这种新的形势,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现象和问题。因此,我们组织这次“校长笔会”就“学校的改革和教师可否从事第二职业”等问题进行讨论。现将部分同志的发言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同其它商品经济一样,对道德的影响具有双向性,但是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又为抑制商品经济对道德产生的消极作用、并将其减少到最低限度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正>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仅成为教育界、而且成为经济界和一切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的人所共同关注的问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围绕着这一中心问题开展研讨的热点也在不断变化。最初是“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然后是“现代社会的生产与教育的关系”,十二届三中全会后,转化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特点”,至今,“商品经济与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