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体间理解:道德教育方法论的一种思考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反思现行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有必要对道德教育中的理解投以更多的重视和思考 ,在道德教育中进行“元”理解。当代教育已经开始从人的主体存在出发来重新认识道德教育中的理解 ,在道德教育中理解主体人生活的现实世界 ,走进人的生活中 ;在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理解中感受道德存在的具体情境。德育的理解回归生活世界、促进主体间彼此理解的“视界融合”、以质的研究方法指导教育者的德育理解正在成为道德理解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2.
走向对话的学校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话是人的存在方式,对话是理解道德要求的钥匙,对话使学校道德教育成为可能。对话在道德教育中的内涵是丰富的.是师生双方精神上的融合,通过“和而不同”的原则和多种形式,实现双方道德能力的发展和道德观念的升华。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对话的展开形式是多样化的,它主要包括: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文本与超文本时话与自我时话等。  相似文献   

3.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和教会人们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要实现“过有道德的生活”的教育目的,就应该引导人们从生活中学习,在交往中成长;从对话中理解,在理解中建构。道德交往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而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交往离不开对话。对话是道德交往的重要环节。正是在道德对话中达成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理解、共鸣与共享,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共同建构美好的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4.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和教会人们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要实现"过有道德的生活"的教育目的,就应该引导人们从生活中学习,在交往中成长;从对话中理解,在理解中建构。道德交往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而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交往离不开对话。对话是道德交往的重要环节。正是在道德对话中达成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理解、共鸣与共享,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共同建构美好的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5.
传统道德教育由于受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影响,学生被看做是教育的对象,是被认识的客体,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个体生命性。现代道德教育则又矫枉过正,学生被置于中心地位,教师则保持价值中立,它由于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权利,而忽视了教师的价值引导作用。不论是传统道德教育还是现代道德教育都忽视了道德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作用。而主体间性道德教育就是建立在关系思维中的道德教育,它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注重师生间的理解和对话。主体间性道德教育既是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扬弃,又是对现代道德教育的留守和超越,具体表现为:从以“知识”为本到以“人”为本;从对象性活动到交往活动;从个人主体性到类主体性。  相似文献   

6.
当代社会迅猛发展,价值多元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也必然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背景之一。同时,道德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也历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迁,纵观其走向,大致经历了道德对话盛行—道德独语蔓延—道德对话诉求的过程。道德教育对话是一种平等意义上的对话,是开放的交流,道德教育对话的目标是道德自觉。实施道德教育对话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仔细地寻找对话点及对话源;创设良好的对话环境;拓宽受教育者的对话渠道和发声机会;提升教育者道德引领水准和对话技巧。  相似文献   

7.
对话指一群或两人用语言非正式交谈,以表达思想和情感,对立面即独语。作为艺术表现形式则称为"独白"也叫自言自语,最著名的独白是莎士比亚剧《王子复仇记》中哈姆雷特的"生存还是毁灭……",被认为是人类情感最佳表现。中医学亦有独语症。人与宠物间对话话语既具对话特点又具独语特色。本文旨在分析这一独特话语模式,研究它的语言结构特征及所涵盖的社会及心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建立在“本体论关系”、“之间”、“相遇”等对话哲学话语基础上的教育管理观,倡导主体的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它认为对话是在教育管理权力制度化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管理过程中各主体间的理解与互惠,实现双方共同成长的一种过程。  相似文献   

9.
对话是交往的重要环节,道德交往的主要形式是道德对话。在道德教育语境中,道德对话是人与人之间透过语言进行的平等交流,是人与文本作者之间借助文本内容达到的视界融合,是个体对自我道德意识、道德实践和道德教育活动的反思。在道德对话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达成理解、共鸣与共享,在此基础上共同建构美好的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10.
回归生活,在德育实践中加强理解正逐渐成为道德教育的主旋律。在道德教育中如何认识理解、如何实现理解、理解带来的效果如何等都成为学校教师实施德育的现实问题。当我们反思现行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时,有必要对道德教育中日益凸现的理解投以更多的重视和思考,在道德教育中进行“元”理解。一、道德教育的理解:“回归生活世界”人的道德是植根于人们的现实生活的。人的道德品行的养成与体现发生在每个具有偶然性的真实生活情景中,道德教育不可能建立在远离人实际生活的空中楼阁。道德教育要关照人类生活着的意义世界,道德教育是…  相似文献   

11.
对话道德教育模式凸显了学生的精神成长和德性自主建构,使得师生在对话交往中理解道德意义、关注价值生成、敞亮个体道德视界以实现精神共享。对话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为道德宽容、价值多元;倾听理解、自主建构;师生平等、价值共享。它的一般过程可分为话题生成、对话交往、价值理解、精神共享四个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自由的道德氛围和价值空间,运用情感共鸣等策略,引导有效和谐的对话,促进学生道德精神的成长。  相似文献   

12.
师生关系既是一般意义上教育所必须关照的一个维度,也是当前新课程建设不可忽视的一面,任何学校教育的改革、课程方案的实施都离不开以一定的师生关系为支撑。新课程提倡师生关系由原来的支配与被支配的主客体关系模式走向以对话与协作为主要特征的主体间关系模式,其中孕育着深层意义上的课程、知识、教育等本体论上的转换。这种形式上的转变具体到品德课新课程中,最明显的变化莫过于对道德教育本性的理解由科学化、知识化的预设走向了对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判定,也正是因为对道德教育之生活本性的认可,才使得道德教育中的师生对话关系得以可能和实现。  相似文献   

13.
体验是情感的体验.道德教育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实现道德内化.所以,道德教育应以情感体验为起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世界中和主体间的理解中提升德性,从而达到德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主体间性德育的基本内涵及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间性德育是以主体间性哲学为理论基础的,从自身讲,它是对主体性德育的合乎逻辑的发展。主体间性德育关注人的关系性存在,是面向生活,面向实践的教育活动。在主体间性德育过程中,人不但要追求自身的主体价值,也要理解其他主体的价值,建构其他主体的主体性,实现主体间的主体性价值。师生间的理解对话是主体间性德育的中介价值;回归生活世界是主体间性德育的终极价值;提高德育实效性是主体间性德育的基本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现代交往实践观认为,交往实践结构是由“主体-客体”与“主体-主体”统一构成的整体,即“主体-客体-主体”结构。在道德教育领域中.交往的主要形态表现为德育对话。其结构也相应地表现为“主体(教师)-文本(德育素材)-主体(学生)”三者之间的交流关系。在德育实践中,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是道德教育的主要方面,但为了保证对话的质量与顺利进行,教师和学生都要对德育文本(德育课程、教材或相应素材)进行深入的理解,我们把教师和学生与文本的交流也看成是一个对话过程。  相似文献   

1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种以“己”出发的自我主体论观点。由于功利主义的泛滥,个人主义越来越盛行,他者关怀在人们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欠缺,走进他者已成为时代的呼声。必须在道德教育中重塑他者意识。重塑我国道德教育中的“他者意识”,必须培养学生学会理解他人、关心他人,并通过与他人对话、沟通来实现与他人的平等交往。  相似文献   

17.
对话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对话不是指人类的语言交谈而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融、沟通、理解。文本作为一种表现生命的形式和存在形式的主体,与学生对面,构成了二者之间的对话关系。胡塞尔主体间性理论认为,人是主体,而人的语言在历史传统中形成的种种文化如作家创作的各类文章也是主体。人与文章是一种互为主体、互相理解、互相沟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道德危机、道滑坡是大多数人对道德现状的看法,由此构成了对道德权威的挑战。这一切发生根源性的原因却是传统道德内在的固有的理念和机理即独语式道德范式。因此,重塑道德权威就在于道德话语权从独语走向对话。对话包括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对话。  相似文献   

19.
主体间性对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更新及实践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间性强调入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理解,从双向交流中实现主体间在认识、情感和价值取向上的共识,以此促进交往双方的全面发展。这一思想为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摒弃单向灌输式教育理念,重视师生在相互尊重、理解基础上的沟通、对话,进而提高教育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话与交往,重建和谐、民主、平等的焕发生命活力的师生关系是德育改革的新走向。德育对话是教师和学生在生命主体平等基础上真正的相互理解和交流、相互信任和接纳。从生命的角度动态理解对话模式,对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一、传统德育对生命的漠视道德教育是一种直面人的生命、关注人的生命、涵养人的生命、为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活动,是一项最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