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毛晶晶 《视听界》2011,(5):104-105
随着综艺节目的风行,诸多频道都开办了明星参与的综艺节目,然而,观众对明星类综艺节目的态度已由当初的极度好奇到争相追看,再过渡到如今的不以为奇。不管是几个明星一台戏,能把这台戏唱好的综艺节目越来越少,绝大多数节目的收视大不如前,在“瓶颈”中的“窒息”感越来越强。为何明星类综艺节目越来越萧条?  相似文献   

2.
今年浙江电视文艺奖评选出现了一个奇特的景观,也可称之为“现象”。电视文艺综艺节目类一下冒出6个节(会)开幕式文艺晚会,这批悄然出现的以开幕式为标记的综艺节目,以独特的魅力,占据了浙江荧屏一角,并以雄厚的实力,让评委们破天荒地“网开一面”,增设4个特别奖,表示认同,给予重奖。  相似文献   

3.
翁亮 《东南传播》2011,(5):143-144
越来越多的综艺节目充斥着电视荧屏,观众对综艺节目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一档优秀的综艺节目不仅要有好的内容作为支撑,视觉的美感也是其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条件。除了布景、灯光、服装、道具等现场的因素,后期制作对综艺节目所呈现出的画面也有很大的影响。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从“横竖标”和“包装字”两方面分析了综艺节目后期制作中“字幕包装”的视觉审美。  相似文献   

4.
张践  刘原 《视听界》2004,(3):87-88
“综艺”一词,顾名思义,具有包罗万象、五彩缤纷的含义和特点。世界上最早的综艺节目出现在二次大战后的美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歌舞、智力问答、游戏、访谈、竞猜博彩等节目元素构成了现今综艺节目的板块雏形。1985年由黄阿原主持的《金银场》开创了中国内地综艺节目的先河,拉开了中国内地综艺节目蓬勃发展20年的盛大序幕。20年里,“改版”可谓是综艺节目的主旋律,各种类型的综艺节目七十二变,不断调动着你的视听,玩转着你的神经,其间潮起潮落,出现了很多优秀节目的代表, 也形成了多次电视综艺节目的潮流。  相似文献   

5.
今年浙江电视艺奖评选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在电视艺综艺节目类一下冒出6个节(会)开幕式艺晚会,这些晚会且都是大制作、大手笔、大气派。这批悄然出现的以开幕式为标记的综艺节目,以独特的魅力,占据了浙江荧屏一角,以雄厚的实力,让评委们破天荒地“网开一面”,增设4个特别奖,表示认同,给予重奖。  相似文献   

6.
王永 《青年记者》2020,(8):15-16
随着综艺节目的兴起,电视人将“明星效应”理念引入电视综艺节目中,“明星消费”让有名气、有流量、有表现力的明星成了香饽饽。不同的综艺节目,基于对明星价值的不同构建,采用明星消费的模式也不同。笔者将综艺节目中的明星消费分为三个类型:被动简单消费型、真才实艺竞技型、正面价值引领型,体现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的递进关系。基于不同的类型,综艺节目在内容题材、表现形式、融合传播等方面争奇斗艳,各有千秋,不断涌现出现象级的节目。  相似文献   

7.
李子瑾 《青年记者》2017,(26):60-61
自2017年年初以来,以《朗读者》《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等为代表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开始进入“刷屏时间”,收视率和口碑不断飙升,掀起了一阵文化综艺热潮,改变了近年来娱乐真人秀独霸综艺节目的格局.文化综艺节目的热播形成了一股清流,让综艺节目实现了真正的“精神回归”和“价值回归”,也让人们认识到了中国文化所蕴含的无限魅力以及文化综艺节目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8.
赵巍  孟锦 《今传媒》2005,(9):29-30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频道引进政策的宽松,大陆的观众也开始有机会看到港台地区的电视节目,其中尤其以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综艺类节目占据了收视率的前列。一、台湾综艺节目的现状早期的台湾综艺节目与现在内地正统综艺节目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有一定份额的歌舞表演和才艺表演,掌声多过笑声。后来经过受众调查,发现搞笑的单元总是最受欢迎的,这点和内地的相声、小品受欢迎类似,因此综艺节目走的路线越来越大众化、搞笑化、低俗化,也出现了整场以搞笑为目的的综艺节目如“连环泡”、“好彩头”、“百战百胜”等等。现在台湾地区的综艺节目主要有以…  相似文献   

9.
申林  耿浩翔 《传媒》2024,(8):42-44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是“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的重要目标任务。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综艺节目逐渐成为带动旅游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特别是不断涌现的以“文化+旅游”为核心主题的旅游类综艺节目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实现了文旅产业和综艺节目的双赢。本文通过分析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类综艺节目的发展现状和“综艺+文旅”双向融合的多元关系,探求促进旅游类综艺节目持续发展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0.
路晓 《传媒观察》2014,(3):11-13
2012年《中国好声音》成功引进国外综艺节目,赢得了巨大的利益和名誉,2013年各卫视台一窝蜂似地将目光投向了国外一些优秀的综艺节目,《我是歌手》、《中国星跳跃》、《爸爸去哪儿》等一批从国外引进的综艺节目应运而生,一时火热荧屏,2013年被业界称为引进国外综艺节目的“井喷年”。中国电视自开播后,电视节目的模式从最初的“山寨”到如今引进国外节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这种“拿来主义”风行的潮流也有令人担忧之处,应引起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单幸 《青年记者》2017,(18):35-36
继2014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热播之后,近年来一系列文化类综艺节目再次引发强大收视“热浪”,《中国诗词大会》让人沉醉于诗意之美,《见字如面》让人重拾对书信的感动,《朗读者》更是被赞为综艺节目的一股“清流”.文化类综艺节目刮起的旋风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是高唱“清流”赞歌之时,更应该适时反思不足,只有这样文化类综艺节目才能更好地实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黄梓淇 《东南传播》2022,(5):131-133
观察类综艺节目的诞生是在“慢综艺”盛行的当下,对于真人秀综艺节目模式的创新与充实。节目以被观察对象的真实生活记录作为内部叙事,以主持人与明星嘉宾的场外讨论作为外部叙事,通过“窥视+表达”的形式满足受众的“沉浸式参与感”。在综艺节目主持人功能弱化的当下,观察类综艺节目主持人的出现重新拓展了主持人的角色空间,展现出紧跟时代浪潮的核心素养,也为当下的综艺节目主持带来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李敏 《传媒》2015,(13):58-59
2015年3月22日,由经纪人霍汶希担纲制作人的综艺真人秀《十二道锋味》获过《综艺》“年度美食真人秀”大奖,这是该节目继“微博之星”之“微博给力综艺节目”、“微博影响力十大香港话题”、 “微博之夜”之“年度蛮拼奖”之后,收获的另一大殊荣.《十二道锋味》是一档在全世界10多个国家播出的华人综艺节目,融会贯通中西方美食美景和风土人情,其收视人群覆盖面甚广,创造了不可小觑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的“演艺式”表现是电视综艺节目中出现的新现象.它的出现也是源于更多的观众希望看到主持人本身在综艺节目中成为娱乐主体,这就要求主持人对节目的参与不仅仅停留在语言阶段,而是要求主持人通过在节目中展示表演、歌唱、舞蹈、曲艺等才艺,使综艺节目与主持人更紧密结合起来,造成一种既是演员又是主持人的特殊身份.“主持群体”与“团队主持”的概念也是在此类综艺节目中逐渐发展成型的.作为最晚出现但却最具活力的节目类型,演艺式综艺节目主持充满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5.
李叶子 《今传媒》2014,(1):118-120
每一档失败的电视综艺节目一定存在着属于这档节目独有的失败之处,但是每一档成功的电视综艺节目在节目即使内容上不相同但在电视节目形态上一定或多或少存在着相类似之处。因为节目的根基与起源点是一致的,通过对中外优秀谈话类节目和真人秀节目中成功案例的简要论述与分析,浅析中外优秀电视综艺节目中的“一脉相承”和“各具千秋”的形态特色。  相似文献   

16.
《大观周刊》2011,(7):10-11
旧情难忘,是男人女人都会犯的一种“通病”。世间男女不管他是当红才子还是明星超模,也许都逃不开它的感染。近日,几乎与综艺节目绝缘的言承旭首次亮相内地综艺节目,应邀与五月天、郎朗一同亮相“快乐大本营”新年特别节目“全民来给力”录制。  相似文献   

17.
5月20日晚,湖南经济电视台本该直播的《幸运2000》综艺节目却被一档录播综艺节目《星际大联盟》替代,这表明曾缤纷五载的《幸运》系列节目走完了它生命的旅程,将永远成为观众记忆中的一个段落。《幸运》节目的“下课”,出人意料,观众和同行为之惋惜。曾记否,1995年12月23日,大型直播综艺节目《幸运3721》一开播,便给湖南电视观众送去了一股清新之风,一时间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热点节目。它不仅成了湖南电视综艺节目的“点火”者和领头雁,而且为促进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繁荣和火爆起到了催化作用。之后,《幸跳》…  相似文献   

18.
面对央视、省级卫视的强势挤压和多媒体的不断冲击,城市台综艺节目制作举步维艰。本文以无锡台本土综艺服务类节目《不见不散》之“家有宝物”为例,通过对“选人”到“鉴宝”一季特别节目的分析,认为只有深耕本土、强化服务、传播文化、持续创新才是城市台综艺节目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19.
由芒果TV、湖南卫视联合香港TVB在香港回归二十五周年之际推出的音乐综艺节目《声生不息·港乐季》一经推出就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和不错的口碑。在“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这一宏大背景下,作为一档主流音乐综艺节目之所以能够在众多综艺节目中“出圈”,与节目创作过程中打破原有综艺节目的传统叙事方法,大胆创新密不可分。片段式的叙事结构、去综艺化、电影感的叙事语言、多元化的叙事视角等创新叙事手段丰富了节目呈现形式,让经典港乐串联起家国情怀、个人成长,在文化的传承中,不但使经典港乐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更以音乐为桥,让爱国之情、民族自豪感“声”入人心。  相似文献   

20.
吴超凡 《新闻传播》2023,(2):99-101
近几年,网络综艺节目的崛起,极大地丰富了综艺节目的市场和样态,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值得业界学习和研究的现象。不论是传统电视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还是这两年持续大热的网络综艺节目《奇葩说》《吐槽大会》等都开始有去主持人中心化的情况,一路发展升级到部分网络综艺节目直接不使用主持人,这仿佛是在释放行业新的预警信号,本文将以《脱口秀大会》第4季为例,浅析网络时代综艺节目“去主持人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