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目的】 以《期刊引证报告》(JCR)内的6门学科为基础,分析期刊影响因子相关自被引率(SCR-IF),为深入解析自被引率(SCR)在期刊评价中的作用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分别在SCI和SSCI中各选择相互独立的3门学科,充分考虑学科规模和影响力大小的差异性,计算各期刊的SCR、SCR-IF,以及非影响因子相关自被引率(SCR-NIF),对比分析不同JCR学科以及不同期刊分区中SCR-IF的分布特征。同时,对SCR-IF与期刊其他主要文献计量学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列入研究的401种期刊中,SCR-IF大于0的期刊占93.77%;6门学科内,SCR-IF的平均值大于SCR的平均值,SCR的平均值大于SCR-NIF的平均值;Q1区和Q2区期刊的SCR-IF均小于Q3区和Q4区期刊的SCR-IF;SCR-IF与期刊其他主要文献计量学指标具有相关性,但是相关系数较小。【结论】 各学科期刊的SCR-IF均大于SCR和SCR-NIF;SCR-IF在影响力较高的期刊中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我国SSCI收录期刊影响因子相关自被引率(Self-Cited Rate in Correlation with Impact Factor,SCR-IF)的状况,为我国SSCI收录期刊今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以我国和G7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以及新兴国家代表(韩国、印度、俄罗斯)的SSCI收录期刊为研究对象,分别计算样本期刊的自被引率(Self-Cited Rate,SCR),同时计算SCR-IF、非影响因子相关自被引率(Self-Cited Rate Non-Correlation with Impact Factor,SCR-NIF),以及二者比值(K),对11个国家SSCI收录期刊的SCR-IF、SCR-NIF、SCR、K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1个国家SSCI收录期刊的SCR-IF均值均大于SCR-NIF均值和SCR均值,K的均值范围为1.358~3.040;我国SSCI收录期刊SCR-IF和SCR-NIF均低于法国、韩国、俄罗斯,SCR-IF还低于德国,SCR-NIF还低于意大利、印度,高于其他国家。我国SSCI收录期刊中,SCR-IF为0的期刊占比为9.09%,只高于美国、英国和俄罗斯,低于其他国家;我国SSCI收录期刊中,K>1.0且SCR-NIF>0.2的期刊占比为9.09%。【结论】 我国SSCI收录期刊的SCR不高,但是SCR-IF高于SCR,可能与我国被SSCI收录期刊数量较少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针对国内研究人员使用期刊自引率时出现的混乱现象,帮助研究人员正确地区分与使用期刊的自引证率与自被引率。【方法】 以2014年JCR收录的119种食品科技类SCI来源期刊为例,分别计算其自引证率与自被引率,进行比较与相关性分析,并考察自引证率、自被引率与影响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表明:期刊的自引证率与自被引率的相关系数为0.362,P=0.000,两者的相关性较弱;自引证率与影响因子的相关系数为0.202,P=0.027,两者具有非常弱的正相关性;自被引率与影响因子的相关系数为-0.183,P=0.046,两者具有极弱的负相关性。【结论】 在进行期刊自引率研究时要严格区分学术期刊的自引证率与自被引率,两者不能相互替代。不同自引证率、自被引率的期刊具有不同的特征,高自引证率、低自被引率是优秀期刊具有的特征,是办刊人心目中的好期刊。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学术期刊自引率与自被引率指标进行改进和结合分析,了解新时期图情档领域期刊自引特征,为其他领域期刊自引分析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比较分析,设计两年自(被)引率、两年自(被)引比等指标,结合自引率与自被引率提出期刊四分类模型(独立型、普通型、开放型、权威型);运用文献计量法对2012—2021年图情档CSSCI来源期刊进行实证分析。【结果】2012—2021年,图情档领域发文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是自(被)引率逐年增加,两年自(被)引率相对稳定。整体上,各期刊的两年自(被)引率要高于自(被)引率,两年自(被)引比较高。图书馆学期刊自(被)引率相对较低,情报学期刊自(被)引率较高,2种档案学期刊的自(被)引率最高。通过绘制期刊自引率与自被引率坐标图,可将期刊归为四大类。【结论】期刊两年自(被)引率、两年自(被)引比、四分类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能深入揭示期刊自引特征。大部分图情档领域期刊属于独立型和开放型两大类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有效地检测期刊过度自引,更好地遏制操纵影响因子的行为。【方法】以食品科技SCI来源期刊为例,运用SPSS作箱形图筛选出过度自引的期刊,采用理论分析与比较分析法,探讨了2年自被引率作为期刊过度自引检测指标所具有的优势。【结果】与自被引率相比,2年自被引率的离散程度更大,更利于识别过度自引,对过度自引更加敏感、反应速度更快,更利于在第一时间内检测到过度自引的期刊。【结论】2年自被引率可以作为一种更好的定量指标用于检测期刊过度自引。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了厘清加菲尔德的期刊自引率论断“专业期刊的自引率应在20%左右”中的自引率是自引证率还是自被引率,消除加菲尔德的期刊自引率论断的引用混乱现象。【方法】 分析了国内研究人员引用加菲尔德的期刊自引率论断的混乱现象,采用追溯法和直接法等文献检索方法来寻找原始文献,并直接和间接地考证了原始文献。【结果】在1975年的《期刊引证报告》的前言中找到了加菲尔德的期刊自引率论断的英文语句,经初步考证,认为加菲尔德的期刊自引率论断中所说的自引率应为自被引率。【结论】 在进行期刊自引率研究时,只能用期刊的自被引率与加菲尔德的期刊自引率论断相比较,由此得出的结论对期刊的编辑出版策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2006~2010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对我国2006~2010年48种外科学类期刊自引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6~2010年48种外科学类期刊自引率[用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表示]分别为0.06(0.01 ~0.49),0.05(0.01 ~0.44),0.065(0.01 ~0.43),0.06(0.02 ~0.42),0.06(0.02 ~0.39),各年度自引率无显著性差异(x2=1.367,P=0.850).以自引率≥0.2为过度自引,2006~ 2010年过度自引的期刊分别为4种(8.3%)、4种(8.3%)5种(10.4%)、5种(10.4%)、5种(10.4%).2009、2010年影响因子排名前十名的期刊自引率明显高于其余38种期刊[0.11(0.04 ~0.40)vs.0.06(0.02~0.42),Z=-2.103,P =0.035;0.09(0.05 ~0.28) vs.0.06(0.02~0.39),Z=-2.254,P =0.012]. 2006、2007、2010年总被引频次排名前十名的期刊自引率均明显高于其余38种期刊[0.085(0.05~0.49) vs.0.065(0.01 ~ 0.29),Z=-2.206,P=0.027;0.07(0.05 ~0.44) vs.0.05(0.01 ~0.32),Z=-2.221,P=0.026;0.10(0.04 ~0.26) vs.0.06(0.02~0.39),Z=-2.052,P=0.040].2006~2010年48种外科学类期刊的自引率与影响因子呈正相关(r=0.547,P=0.000;r =0.562,P=0.000;r =0.510,P=0.000;r=0.458,P=0.001;r=0.489,P=0.000),自引率与总被引频次呈正相关(r=0.524,P=0.000;r =0.562,P=0.000;r =0.399,P=0.005;r =0.357,P=0.013;r=0.335,P=0.020).由此得出结论,2006~2010年48种外科学类期刊自引率参差不齐,差别较大,少数期刊存在过度自引现象;2006~2010年48种外科学类期刊自引率与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SCI-E收录的9种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在2003年的引文数量、被引频次、自引率、自被引率等文献计量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调查了这些期刊的引文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影响因子"在科技期刊评价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认为: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化步伐还应该加快,部分期刊的影响因子与实际影响力受期刊自引的影响而存在偏差.应该从多方面入手综合考察一种期刊的质量,不应该过分强调某一个特定指标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期刊评价与影响因子、被引频次   总被引:29,自引:11,他引:29  
论述了期刊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的基本概念和统计方法;探讨了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在期刊评价中的不同作用;指出了在应用引文指标评价期刊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及引文行为和参考文献著录的准确性对引文指标客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我国SCI收录期刊整体和不同分区被引半衰期的国际对比情况。【方法】 将我国(不含台湾地区)SCI收录期刊与G7国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和新兴国家代表韩国、印度、俄罗斯SCI收录期刊被引半衰期整体及各分区(Q1~Q4)进行对比,并采用Spearman 对11个国家被引半衰期与其他文献计量学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我国SCI收录期刊被引半衰期不管是整体水平还是位居不同分区(Q1~Q4),均低于除韩国外的其他国家。除俄罗斯外,其他10个国家SCI收录期刊的被引半衰期与引用半衰期均具有相关性(均为P<0.05),被引半衰期与其他指标部分有相关性。【结论】 我国SCI收录期刊同仁要正确认识期刊被引半衰期的国际现状,调整下一步工作策略,如将出版语言改为英文、多发表国内外有创新性的论文、加入国内外大型数据库、开发并定向推送数字化产品等,促进我国SCI收录期刊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影响因子百分位(Journal Impact Factor Percentile,JIFP)在学术期刊跨学科评价中的局限性。【方法】 通过JCR数据库获取相关数据,结合JIFP计算公式进行分析,揭示JIFP的局限性。【结果】 JIFP的数值过于依赖学科规模;JIFP过分强调影响因子排序而掩盖了影响因子数值的差异;同一期刊在不同学科的JIFP差异明显。【结论】 JIFP应用于学术期刊跨学科评价具有明显局限性,应慎重使用JIFP进行期刊跨学科评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不同学科期刊的CiteScore(CS)与影响因子(IF),分析CS和IF在学术期刊评价中的异同。【方法】 选择《期刊引证报告》(JCR)中集合引用半衰期不同的8个学科,全方位统计分析这8个学科期刊的CS和IF。IF来源于科睿唯安公司2016年6月发布的2015年度的JCR,CS来源于Elsevier出版集团2016年12月发布的2015年度Journal Metrics。【结果】 选取的8个学科380种期刊,CS与IF相关系数r为0.922,P为0.000。8个学科中均表现为CS大于IF的期刊居多,对于统计与概率论、传播学、政治学和历史学等引用半衰期较长的学科,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数多学科和综合性医学期刊的IF大于CS,但二者的相关系数依然达到了0.871。【结论】 CS和IF在期刊影响力评价中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对于评价被引半衰期较长的学科期刊,CS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探讨我国SCI来源期刊作者国际化水平及作者国际化水平与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关系。【方法】以我国英文版SCI来源期刊为研究对象,剔除了自引率≥20%者。引入期刊作者国际化分数(Fraction of Author Internationalization,FAI)和作者国际化指数(Index of Author Internationalization,IAI)表征期刊作者国际化水平。对FAI1、FAI2、IAI1、IAI2与2014年版JCR中期刊影响力指标(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特征因子、论文影响分值、标准化影响因子、标准化论文影响分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50种期刊FAI1、FAI2、IAI1、IAI2差异较大,Light-Sci Appl、Curr Zool、Cell Res、J Plant Ecol、Commun Comput Phys、Integr Zool、Nano Res作者国际化水平较高。FAI1、FAI2、IAI1、IAI2与多数期刊影响力指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期刊作者国际化水平越高,其学术影响力越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Scopus数据库新推出的期刊评价指标CiteScore与JCR经典指标影响因子对期刊评价效力的差异。【方法】 以2016年同时被SCI和Scopus数据库收录的美国眼科学期刊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评分结果为标准,对比分析CiteScore与影响因子(IF2)对期刊评价效力的异同。同时计算各期刊3年引证时间窗口影响因子(IF3),及按照CiteScore计算公式获得的3年引证时间窗口影响因子(IF3T),并对上述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Wilcoxon检验结果显示,CiteScore较IF2、IF3小,但较IF3T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iteScore较IF2、IF3、IF3T更接近于正态分布,离散度更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iteScore、IF2、IF3、IF3T与问卷调查得分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各指标与问卷调查得分的相关系数由大到小分别为CiteScore(0.727)、IF2(0.700)、IF3(0.700)、IF3T(0.565)。【结论】CiteScore对美国眼科学期刊的评价效力与IF2、IF3类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以高影响力期刊载文的引用具有较高的评价价值为出发点,提出一种区分引用来源的期刊评价的新途径。【方法】 选择高影响力的综合期刊,运用CiteSpace软件对载文数据进行期刊共被引分析。以Nature和Science的引用为依据,根据聚类节点期刊的学科类别和被引频次判定不同学科领域的重要期刊。以某一学科内一组高影响力综合期刊的引用为依据,根据期刊的被引频次判定该学科的重要期刊。【结果】 基于高影响力综合期刊载文的引用评价期刊,在原理上有较强的说服力。【结论】 基于高影响力综合期刊载文引用的期刊评价,可以作为科研机构自主评价期刊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我国SCI收录期刊国际合作出版情况及实行国际合作出版后期刊影响力的变化。【方法】 选取2007—2016年与国外出版商有过合作出版经历的151种SCI收录期刊为研究对象,以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和分区等作为期刊影响力指标,对样本期刊的国际合作出版情况进行统计,探讨我国国际合作出版期刊的影响力变化。【结果】 我国SCI收录期刊的国际合作出版商主要有Springer、Elsevier和Wiley-Blackwell;一直是国际合作出版的期刊共118种,一直是国内出版的期刊共28种,国际合作出版期刊与国内出版期刊的影响因子分别为2.01±2.04和0.91±0.52(P<0.001),即年指标分别为0.39±0.45和0.35±0.41(P=0.039),总被引频次分别为1566.3±1845.0和1335.8±1376.4(P=0.620),仅期刊总被引频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国际合作出版与国内出版的Q1区期刊所占比例分别为24.6% 和0,Q2区期刊所占比例分别为21.2%和13.8%,且由国内出版变更为国际合作出版的期刊共27种,其中数据较全的10种期刊里,5种期刊影响力提升明显,1种期刊影响力提升幅度较小,4种期刊影响力略有下降,但幅度较小。 【结论】 与国外出版商合作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显示度和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