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术与性别”论题是技术哲学与技术社会学研究新的关注点。作为与传统技术哲学研究不同方式出现的、对技术以“他者”方式进行的理论反思,技术的“性别研究”,可以获得对技术以及创造并使用技术的“性别化的人类”更全面的理解。它先后历经了两个阶段:首先是对传统技术史进行性别反思,认为需要对技术史中被忽视的女性技术发明家进行“补偿式”研究。其次则试图在社会与文化结构中探讨作为一种社会因素的“性别”对技术的建构过程。考察技术与性别关系,应既包括作为动态的技术过程中的性别因素,还须包括作为静态的技术制品与技术知识中的性别因素。反思技术的性别化问题,并不是要从技术的“男性化”时代逆转为技术的“女性化”时代,而是要力图建构“性别和谐”的技术发展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陈昌霞 《科教文汇》2009,(16):72-72,80
当代男、女大学生仍然存在明显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男女大学生对不同性别的职业期待有着趋于一致的评价,但男性大学生较女性大学生更为显著。文章并就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对女大学生和男大学生的影响和高校如何开展好大学生两性平等就业教育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官本位思想是封建文化积淀的产物,它严重影响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是造成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重要因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对当今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科技创新的发展。克服传统官本位职业观念,对于当前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MBA1991年首次传入中国,现已经历了20年的发展,20年间取得了不少成就的同时也显现出了与欧美有着百年发展的MBA之间的最短板,即中国高校对MBA的职业规划培养。职业定位是职业规划中的首要环节,以往的研究已对女性与男性MBA职业定位差异原因作出了解释,本文将基于对男女性MBA的家庭因素与职业因素的研究,讨论两者对于职业定位差异产生的影响。本研究的对象要求同是接受MBA教育、所学课程及其余一些重要因素相似;本文重点分析了职业定位与性别的关系,有关性别的研究还专门考虑了婚姻状态和是否有孩子两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述两因素会很大程度地影响男女性MBA的职业定位。  相似文献   

5.
杨奕虹  李宁  武夷山 《情报杂志》2012,31(8):79-83,88
以1999—2011年1279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的189位女性作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其性别比例变化趋势、博士毕业年龄段差异以及学科领域分布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井与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男性作者、全国毕业女性博士的特征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对我国优秀博士论文女性作者特征状况有了深入了解.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优秀博士论文女性作者的比例为18.34%,远远低于全国女博士33.32%的比例;61.38%的优秀博士论文女作者的毕业年龄在30岁或者30岁以下;优秀博士论文女性作者其论文的一级学科获奖比例超过或等于50%的学科有6个,分别是“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新闻传播学”、“心理学”、“林业工程”、“军队指挥学”和“军事后勤学与军事装备学”.  相似文献   

6.
李斌斌 《科教文汇》2007,(1):159-160
“双性同体”是20世纪女性主义批评的一个重要概念。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作品《女勇士》塑造了“花木兰”这样一个双性同体的艺术形象。她既替父出征,英勇杀敌,同时又在军中建立了家庭,生儿育女。这样一个有着复杂而混淆性别的女性形象,体现了汤亭亭对父权制社会的挑战,对性别二元对立的消解。  相似文献   

7.
女性工程技术人员是促进我国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反映企业女工程技术人员发展现状、破除她们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阻碍,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研。研究发现,女性在工程技术领域所占的比例持续提升,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女性工程技术人员队伍仍需进一步发展,她们在职业发展上评价较低、专业能力发挥不足、仍面临不公平的对待。国家和组织层面对女性工程技术人员政策关注不足,男性对女性存在能力、性格和成就偏见,养育和家务劳动的社会分工,女性退休年龄的设定,社会激励不足等均是制约女工程技术人员发展的重要原因。针对以上问题和原因分析,结合女工程技术人员的呼声,本研究提出了七点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专题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是现代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重点介绍了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中国女性人物数据库的方法与步骤,解析了中国女性人物数据库的元数据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9.
支持科研领域的女性发展逐渐成为各国科技政策的关注要点。国外支持科研领域女性发展的政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和类型,分别是性别权利平等政策、倾斜性政策和性别主流化政策。中国正处于从权利平等到倾斜性政策转变的阶段,距离性别主流化阶段还有较长的距离。本文对中国制定支持科研领域的女性发展政策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际劳动妇女节全称"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或"联合国女权和国际和平日",在中国又称"国际妇女节"、"三八节"和"三八妇女节",是在每年的3月8日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在女性权利日益被关注的今天,女性工作者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展露才能,以毫不逊色于男性的卓越成就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一直以来,科学研究是一个公认的男性占据主导地位的领域。然而,这并不能阻挡女性科学家在该领域占得一席之地。特别是,随着中国科研环境不断改善和提高,从事科学研究的女性越发活跃。尽管女性相对男性来说容易精力分散,但关注细节也是女性科研人员的一大优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就曾表示:"我们正生活在不断创新的科技时代,解决面临的问题要依靠人类共同的智慧,需要女性科学家的才能和创造力。"她同时强调,目前科研领域的女性比例仍然较低,性别平等不仅需要集体意识和建立规章制度,更需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显然,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科学领域的性别比例失衡是长期存在的。"在我国科技创新的伟大征程中,3600多万女科技工作者在科学技术重大、前沿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力量和宝贵财富。同时,当前我国女性科技工作者还存在‘高位缺席’现象,在高层次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队伍中,越往象牙塔的顶端,女性越少。数据显示,中国科学院800名院士中女性仅占6%,中国工程院877名院士中女性仅占5.1%,这表明我国女性科技工作者蕴藏着巨大的科研潜力。"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表示。同样最新的国际调查报告指出,尽管多个国家的女性大学生和研究生数量皆高于男性,但女性教授却相对较少,且雇佣、薪资、资助、满意度和专利等方面都存在着性别不平等。对于此,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卢明顿分校信息与计算学院的助理教授CassidyR.Sugimoto和同事开展了一项全球化且跨学科的文献计量分析,其内容包括:性别与研究产出之间的关系、合作程度,以及从2008年到2012年期间发表且可以在汤森路透科学数据库网站索引到的所有文章的科学影响。分析发现,在研究产出最多的国家,所有主要作者为女性的文章被引用的次数要低于男性为主要作者的文章,而且与男性相比,女性作者的文章更多发表在国内,从而由国际合作所产生的额外引用量更少。数据还表明,由于合作是科研产出和科学影响的主要动力之一,推进女性研究人员参与国际合作的项目某种程度上可以促使科学界的性别比例更加公平。女性的权益不容被剥夺,女性的智慧也不容被忽视。多年来,女性科学家不再是凤毛麟角的存在,她们凭借自身的卓越才能和努力,在各科学领域成为佼佼者,绽放出独一无二的光芒。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哪些投身科学的女性,以非凡的毅力、创造力和智慧撑起了科技发展的一片天?  相似文献   

11.
女性职业生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静 《科技广场》2009,(8):166-167
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几十年中,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来,并成为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但由于过去女性被社会赋予的传统角色,使女性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文章从女性的职业阶段及其自身特点出发,分析了其在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自身的性别优势,并针对女性在职业生涯中出现的困境和问题,提出了可由社会、家庭和女性自身共同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女性创业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女性创业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尽管全球创业观察2003《中国报告》中已经指出“女性创业已成为中国创业活动的重要力量”,但是国内对于女性创业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就此基于对长春市数百家创业企业的调查,分别从企业规模、创业年限、创业企业的产业分布、创业者学历与创业者性别的关系,创业融资与创业者性别的关系以及创业动机与创业者性别的关系等三个方面,对女性创业的特性进行了研究,试图发现他们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社会性别视角,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兰州大学90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品进行了分析,从自我认知和职业目标两个方面分析了男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差异。研究发现,传统的性别意识对男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一定的影响,大学生自我认知和职业目标的大多数内容符合传统性别观念对于男女的角色期望,女大学生在某些方面超越了传统的性别意识的束缚,体现出对性别平等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技术与性别"论题是技术哲学与技术社会学研究新的关注点。作为与传统技术哲学研究不同方式出现的、对技术以"他者"方式进行的理论反思,技术的"性别研究"可以获得对技术以及创造并使用技术的"性别化的人类"更全面的理解。它先后历经了两个阶段:首先是对传统技术史进行性别反思,认为需要对技术史中被忽视的女性技术发明家进行"补偿式"研究;其次则试图在社会与文化结构中探讨作为一种社会因素的"性别"对技术的建构过程。考察技术与性别关系,应既包括作为动态的技术过程中的性别因素,还须包括作为静态的技术制品与技术知识中的性别因素。反思技术的性别化问题,并不是要从技术的"男性化"时代逆转为技术的"女性化"时代,而是要力图建构"性别和谐"的技术发展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90后”女大学生不仅是中国知识女性的主要来源,而且是我国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的成才对个人、家庭和国家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90后”女大学生成才既有优势,也有极大的障碍。本文对“90后”女大学生成才的个人因素、社会环境进行了分析阐述,并从社会、高校和个人的不同方面提出了促进她们成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一些人常说,女人是感性的动物,逻辑思维天生与女性无缘。然而,越来越多的女科学家如繁星般闪现,打破了这个魔咒。李婵颖在非线性控制领域的突出成果,再一次向我们证实,科学没有性别的禁区。  相似文献   

17.
农村女性创业因其性别身份和特殊创业处境,是创业研究领域的重要现象。相较于其他群体,农村女性的创业行动受到更多家庭因素的影响,但对家庭创业资本与农村女性创业之间的关联,目前还缺乏深入的实证研究。通过“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分析了家庭创业资本对于农村女性群体创业进入的影响,验证了农村女性创业行为的社会地位提升效果。研究发现,农村女性的家庭创业资本对其创业进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农村非创业女性相比,农村女性创业能够提升其社会地位;宗族网络强度和普惠金融水平分别负向和正向调节家庭创业资本对于农村女性创业的影响。研究结论从家庭视角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女性创业相关研究,从实践方面为优化农村女性创业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8.
亚历山大里亚的学术活动与应用实践领域紧密结合在一起。这种希腊化特征具有促进应用实践技术领域理性意识的成长和理性推测领域的理论发明向观察一实验视界靠拢的双重意义。欧几里得思想体系对于从希腊古典时期的数学理性向近代以来科学理性的范式转换,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中枢作用。托勒密对由柏拉图发起的以数学原理“拯救现象”的传统起到无可替代的中继环节作用。此外,应用数学的发展还与力学、光学等应用科学和营造技术等实践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达到了与近代科学革命相隔近千年之久的古代科学巅峰。  相似文献   

19.
当代“女强人”心理失衡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强人”在女性群体中是极富个性的一类,位于女性群体的较高层次上,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传统文化和性别角色等因素的影响“,女强人”比男性更易产生心理失衡现象,这给她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不良影响,阻碍了其潜力的进一步发挥。为改变这些现状,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女强人”应该积极的进行自我调节。本文运用社会性别的观点和心理学的观点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宋琳  刘文霞 《科学学研究》2009,27(11):1620-1626
科学领域中"女性相对缺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是各学科之间又存在"缺席程度"的差异。为了丰富对科学女性研究的多样性,本文选择中国电子显微学中科学女性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通过对该领域学会会员的构成、科学产出、基金资助几个方面进行性别分层的考察,并从社会性别视角进行了分析,提出实验室中性别文化的存在和科学活动中"理论研究"与"实验操作"的二分是造成女性在电子显微学中比例较高,而在分层结构中位置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