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唯物史观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统一 ,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 ,也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前提条件。《共产党宣言》作为一部阐述阶级斗争学说的经典著作 ,体现了唯物史观与共产主义价值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它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把共产主义价值观奠定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上 ,把唯物史观与社会主义价值观融为一体 ;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 ,体现了唯物史观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相统一的原则 ,也反映了唯物史观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时代背景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最新实践,以党的价值实践的表述形式,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价值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是价值表述与科学方法的有机统一,是党的价值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文学是人学.文学是要反映社会生活,但是反映人之本性则更为重要,虽然人之本性也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考察古今中外文学史,凡是能广为流传、百代不衰的作品,均是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人的本性——人之某一种感情的作品.文学也可以反映阶级性、抗敌精神等等,但是阶级性等等也只是马克思所说的“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阶级性与“人的一般本性”只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而个别只是这样或那样地体现着一般,阶级性只是人性的一部分,它们并不互相排斥,非此即彼.因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请注意,马克思是把研究“人的一般本性”放在“首先”位置上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史前社会”的分析,认为平等观是具体性和历史性的统一;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资本主义平等观从消灭特权到与统治共谋的蜕变进行了批判,认为其必然导致革命的生成;建构了以消灭阶级为内容的未来社会平等观,共产主义社会将实现人的完全自由和平等。史前社会的平等观、资本主义的平等观和共产主义的平等观,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平等观的三重维度。  相似文献   

5.
从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思想的产生说起,论述了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讲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及“科学社会主义”都是对共产主义思想的表述;指出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理论依据的,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共产主义包含两个阶段,社会主义是它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是它的高级阶段。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和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两个阶段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价值性与科学性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双重维度。“以人文本”思想以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为逻辑起点,是合价值性与合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它与时俱进地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7.
世界观、方法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观、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内容和最根本的理论特征,是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重要基础。世界观、方法论及其运用和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马克思运用世界观、方法论对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使世界观、方法论集中体现在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的有机结合上,集中体现在唯物史观与共产主义理论相统一上。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与共产主义理论三者的相互贯通,使世界观、方法论走向完善和成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必须自始至终贯穿世界观、方法论。  相似文献   

8.
唯物史观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变科学的前提条件。《共产党宣言》作为一部阐述阶级斗争学说的经典著作,体现了唯物史观与共产主义价值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它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把共产主义价值观奠定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上,把唯物史马一社会主义价值观融为一体;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体现了唯物史观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相统一的原则,也反映了唯物史观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陈独秀 《快乐阅读》2012,(35):76-77
提起"教育"二字,往往心中发生二种疑问:第一是吾人何以必须教育?第二是教育何以必须取法西洋?第一种疑问,就是西洋也有一派学者,主张人之善恶智愚,乃天性生成,教育无效的。但是此种偏见,多数学者均不承认,以为人之善恶智愚,生来本性的力量诚然不小,后来教育的力量又何尝全然无效?  相似文献   

10.
时代性“道德裂变”及其道德哲学拯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物质财富的进步与人类道德的退步的直接后果,而新科技革命及随之而来的后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更加剧了“物质进步”与“道德退步”的“大分裂”,使“道德裂变”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世界性话题。人类的道德生活越来越远离了作为意义和价值之源泉的日常生活世界,远离了道德理论的哲学本性,价值观本性和世界观本性,远离了道德的“内在价值”和“创造价值的价值”本性,是“道德裂变”发生的根本原由,重建道德哲学,回答人的生活意义问题,并且重视道德教育,依靠法制重建道德,是时代重建道德的根本之途。  相似文献   

11.
孔子在教育实践中,他还非常注意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其主要论述有以下几点: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篇》) 孔子所谓“性”,是指人的本性,也是告子所说的“生之谓性”的“天性”(《孟子·告子篇》)。孔子在“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个命题中,既承认人的“天性”,又重视人  相似文献   

12.
实践范畴是唯物史观的研究起点和逻辑前提,它深刻揭示了人的真正本质和存在方式,赋予共产主义这一人类理想目标以逻辑和历史的合理性。人的实践活动是理性与价值二重尺度在“此在”意义上获得整合的现实表征,因而实践不仅是认识论范畴,更具有人类学本体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涵义可以从人的生产与动物的活动相区别、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相比较、社会意识生产三个层次理解。从唯物史观维度看,社会生产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类自身生产三种形式的有机统一;从认识论角度看,精神生产是特有的或特殊的认识活动,是当今认识产生的直接来源;从人的发展维度看,人的本性的实现和发展,不仅存在于现实的粗糙的物质生活中,而且还存在于人们对高尚的精神生活境界的追求、设计、创造和完善中。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的学习文化本性 教育作为人的特定的活动,自然也就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课程就其实质而言是“人的学习生命存在及其优化活动”,课程内容就是“教育化的文化”,是在知识逻辑和儿童心理发展逻辑统一的基础上,为达到预期目标而形成的结构化序列。这样,“课程作为文化”的基本价值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15.
在《归园田居》(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一单元)中有这么一句:“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课文将“拙”解释为“愚拙”,“守拙”就是“守住愚拙,这是谦虚的说法”。这种解释太笼统,没有解释出“拙”的具体含义。其实,这里的“拙”就是上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中的“韵”“性”,即作者的“本性、天性”。那么,作者的“本性、天性”是什么呢?那就是“不适俗”“爱丘山”:不适合在世俗官场中交际应酬,热爱山川田园间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儒释孝道说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中国传统儒家孝道说“孝道”者,“亲亲”之意也。是人与动物间重要的区别之一。人们从降生落地起,即都自然而然地知道亲亲和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可以说这是人的天性,亦可以说这是文明人类和具有文明人类意义的人与生俱来的品性。孝道意识也是人类固有的本性,故中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谓:“父子之道,天性也。”以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即其谓也。o“孝道意识”,既然是人类的共性,它就不只是限于中国人讲究孝道,而是整个人类都是如此的。但是,不管是那个国家和民族都是不能与中国相比拟的,可以说中国是孝文…  相似文献   

17.
成春娥 《教育艺术》2005,(12):24-25,8
现实中的和谐社会既有和谐社会的一般规定,又有其特殊规定,是一般和特殊的统一。从一般和特殊相统一的角度上看,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目前学术界关于“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中有一种倾向,即把“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规定得如同“共产主义社会”。我以为,根据我国的现实状况,我们所要建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有以下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天性,一个人出生就具有的的秉性,一个外界难以改变的心理-感知特性及行为趋向,或称人性,本性。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柳宗元在《郭橐驼传》中提出的“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意思是要按照树木的客观生长规律来种树,使树的本性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样才能使其茁壮成长。他的思想观点,主张顺应事物的天性,使其良好本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教育必须像种树一样,顺应儿童天性,让童心充分舒展,童真自然释放,童性快乐张扬,童趣尽情挥洒。怎样在教学中顺应儿童的天性,让阅读富有个性?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的重大发展。必须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和世界观层次上 ,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理论定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般纲领与具体纲领的统一 ;是历史经验和现实要求的逻辑统一 ;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20.
道家和法家都反对用伦理道德去评价人性为善抑或恶,而是探求其本质内容;道家主张人的本性自然,将圣人作为理想中的完美人格形态,主张恢复人的自然本性,实行清静无为的自治政策;法家主张人的本性自私,推崇集“法、术、势”于一身的“能士”,认为实现人的价值本性就要依法而治,用人之自为。道家和法家的人性论的差异,是道家和法家区别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