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做中学”是当今世界科学教育改革前沿之一,它为中小学科学教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做中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是:面向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间的差异,以教师为支持者和引导者,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科学探究,亲历对自然现象观察和科学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科学生活的方式和态度,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未来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础。笔者将“做中学”理念引入到化学课外实验活动,以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一个自由的氛围下、自由的空间里广泛地参与化学实践与科学探究,在“做中学”中求体验,在“做中学”中求发展,在“做中学”中求创新。笔者认为,将“做中学”理念引入化学课外实验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此,笔者将自己的一些实践与同行作分享。  相似文献   

2.
分析中学生物学课堂存在理论与实验教学脱节、实验学时过少的问题,阐述指向科学探究的5E教学模式,指出可以利用5E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人教版“生物技术与工程”模块中“植物细胞工程基本技术”为例,具体说明如何利用5E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  相似文献   

3.
依据新课标及当前初中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特征,论述了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必要性,详细阐述了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并对中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作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电动机转动”为研究主线,创设项目式教学驱动性问题,通过自制系列教具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引领学生构想并设计换向器的构造。利用项目式教学引导学生“探中学”“做中学”,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简易电动机和铅笔电动机的换向器,让“换向器构造”探究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增长点,形成物理观念、培养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加强对中学历史教学的研究和探索,重视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是中学历史教学中注重素质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素质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学生能力的培养,就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会思考、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学法得之于教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论述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生活教育的核心是“教学做合一”,提倡在做中教,在做中学,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这对以培养学生各种科学能力为目标的科学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中学课堂教学相应地进行改革,改革必须以理论为基础,“最近发展区原理”、“有效教学论”、“建构主义”等具有科学指导意义。改革的实践方向为:实施分层教学;有效教学;以科学方法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智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重视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教学。文章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想、说、画、做”四个步骤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由低到高地引领学生形成一定的学习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化学观念的形成,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实践能力,让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9.
针对中学生物学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引入论证探究式教学模型。以人教版“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为例,对原模型进行了改良,探讨新模型在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为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为例,比较分析PCRR模型与一般的科学探究活动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层面的侧重之处,为教师在中学生物学教学实践中的模型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教育过程中,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的学校心理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显得特别迫切和重要。芗城中学作为参加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课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摸式及实施策略研究”子课题研究的单位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学生学习活动科学化与学习素养养成”的研究单位,对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在整个培养过程中以工程实践为依托,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为目标,形成了独特的“用中学”“做中学”“例中学”等学习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羌杏凤 《生活教育》2009,(11):27-29
我在罗溪中心小学担任校长工作的十年.遵循着教育和学生成长的规律.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充分挖掘当地的教育资源,以“师陶”为特色,以课题为引领,扎实开展“做中学”研究,从“十五”期间的省级课题《开发农村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到“十一五”期间的国家级课题《开发学校和社区教育资源,在“做中学”中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研究》,努力构筑学校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平台,走出了一条创建科普特色学校之路。  相似文献   

14.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语言是整体教学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从而影响学生思想品行,培养学生认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专业化语言。它既有一般教学语言的共性,又有自己独有的个性。一、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语言首先应具有历史学的专业化属性 (一)以真实、具体为基础“科学术语是事物或关系的正确反映。”历史科学中只有以真实、具体的史实为基础,才能发现和掌握历史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做中学”: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提出“做中学”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探究掌握知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基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就业做准备。在高等学校的“做中学”教学改革中,教师应该是学生“做中学”的引导者;“做中学”应该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学生科研资助应该针对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6.
韩跃平 《考试周刊》2011,(90):219-219
“做中学”就是让孩子亲历整个探究过程,注重让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发现。重视孩子亲身的体验和感受,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孩子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法国的索菲·雷米在进行“做中学”培训时曾提到“做中学”的理念和原则:让学生自己观察,从现象中提出问题,激发、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表达出诸如“我认为,我想,我的观点是……”等。法国的“做中学”注重的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动脑。  相似文献   

17.
问题意识是产生思维的能力和动力,该文在对小班幼儿问题意识的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做中学”科学活动,对培养小班幼儿的问题意识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即以“和谐”为前提,营造产生问题意识的心理环境;以“兴趣”为突破口,在“做中学”中萌生问题;以“问题”为切入点,培养小班幼儿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8.
傅求宝  刘信生 《物理教学》2023,(10):40-43+47
“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是新课程理念中具有前瞻性的教学方式,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未来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要义,是实现从“以知识为本”转向“以学生为本”的实质性教学模式。以真实问题为引领,基于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动心”建主题、“动手”做作品、“动嘴”去介绍、“动脑”去创造,实施“做中学”式教学模式,落实新课程理念。基于任务驱动下调动学生的内生动力,是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生长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中,以揭秘“自热火锅”为真实情境,创设项目式教学中的驱动性问题,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引导学生开展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对比、认识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在探究活动中落实教学目标,并学以致用,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真实问题。利用项目式教学引导学生“探中学”“做中学”,促进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深刻理解,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化学观念,发展科学思维,培养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郭秀平 《现代教学》2009,(10):36-37
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要求中学历史教学注重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但令人遗憾的是,不少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更多的依然是对学生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传播和培养,还有些人甚至把科学精神的培养狭隘地理解为理科教学的任务,造成了历史教学的“漏标”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