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价值观对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有着长久、深刻的影响。当今世界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工作环境复杂多变,面临着社会文化差异等多方面的压力。因此,应重视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培养。从“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理念”等维度入手,通过校内课程思政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汉办、侨办等行政机关或机构的专项教育等方式,借助网络与新媒体的传播路径,多维度立体化地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塑造,帮助他们形成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和谐统一的职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需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既要提高意识形态的国内影响力,也要提高意识形态的国际竞争力。从内在结构来看,意识形态系统是由“价值—观念体系”“认知—解释体系”“制度—规范体系”和“行动—传播体系”等要素构成,在具体运行中表现为价值引领力、制度规范力、认知解释力和行动传播力,这些力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从这四种力出发,可以对中西方意识形态进行比较,研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所面临的总体态势。提升我国意识形态的国际竞争力,需要聚焦意识形态的结构要素,以“凝聚人心”铸意识形态之“魂”、以“融通中外”塑意识形态之“形”、以“制度之规”维意识形态之“稳”、以“集智传播”显意识形态之“能”,协同推进我国意识形态国际竞争力的整体性提升。  相似文献   

3.
涉外护理专业的总体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型护理人才,所培养的护理人才应具备到国外医院、国内外资或合资医院工作的能力。这一培养目标也决定了涉外护理教育应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在培养计划中,除了要考虑到必要的人文课程、专业课程和培养学生英语交流能力、多元文化外,“中医护理”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为发扬中国护理的特色及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在涉外护理教育中的“中医护理”课程应作为必修课。  相似文献   

4.
经调查发现,国内许多高水平大学现有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体系在培养计划覆盖面、课程针对性、师资专业性、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存在可改进空间。为持续推进高水平大学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与输送工作,本文提出强化价值引领教育,培养大学生家国情怀;建立多部门协同和贯穿前中后的工作系统;发挥高校“智库”作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合作办学的新形势下,我国护理教育只有实现国际化、现代化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加快建设国际护理队伍,紧跟国际护理发展的潮流,是加快涉外护理专业建设,培养国际护士的重要模式。本文结合本校开办涉外护理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加强国际合作办学、开展国际交流,推动涉外护理专业建设与优化等相关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各高校开设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以“一带一路政策”为导向培养基于国际传播的汉语教学人才。学生本科阶段的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教授,更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做到准确了解学生需求,加强专业教育,合理设置课程,强化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学水平:努力构建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多维实践平台,拓宽实践的维度;改革实践教学方式,增加实践能力考核比重,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7.
“国际结算”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涉外性和实践性。“国际结算”课程实施双语教学是适应我国教育改革的需要,是适应”国际结算”课程特点的需要,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五育”工作是新发展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对“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积极探索,对构建起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以“智育”为切口,将学生专业能力提升融入高校五育工作,符合“三全育人”理念的内在逻辑,是推动五育融合切实落地的应有之义。实现五育工作与学生专业能力提升深度融合,应遵循高校育人实际,不断深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维度,在师资队伍建设、节点化品牌打造、关键平台构建等方面形成一套可以复制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高职高专“国际商务单证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商务单证实务”是高职院校国际贸易、涉外商务管理、涉外会计及其他相关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单证缮制与处理、结汇风险控制等各项专业技能以及沟通协调综合应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对“国际商务单证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研究,以期解决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培养学生的业务技能与问题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更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了“民心工程、希望工程、社会工程、战略工程”的高度。胡锦涛在谈到“培养什么样的人?  相似文献   

11.
提炼特级教师的胜任力模型,对传播与传承专家型教师的教学专长与实践智慧、探索与建设本土化的高质量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以北京某优质高中S中学的10位特级教师为研究对象,对该校学生的197篇评教作文展开编码,得到包含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个人特质4个一级维度以及14个二级维度、 49个三级维度在内的S中学特级教师的胜任力模型,即“玉兰花模型”。研究发现,特级教师胜任力的特点突出表现为:无私奉献的专业精神和突出的学习能力;全面育人的专业信念与“学生中心”的专业思想。  相似文献   

12.
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是目前高等院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必要手段。“当代俄罗斯经济”课程是黑龙江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培养合格的对外经济与贸易人才为己任,涉外性较强。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对学生进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技能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以保证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坚持国家利益为先,抵御诱惑。因此,文章对“当代俄罗斯经济”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提出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应遵循思政设计系统化、思政元素挖掘精准化、思政教学方法立体化的原则,采取“1345”的建设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推进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贯彻《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全面提升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水平,推动高校学科建设发展,各高校应结合本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实力,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作为新文科建设的重点内容。对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加快培养“英语+法律”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促进法律英语学科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完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为我国涉外法治工作提供人才支撑,更好地应对国际环境新矛盾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14.
新形势下,高校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既是服务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长远所需,也是当务之急。在人才培养的“供给侧”,关键是要下大力抓好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升国际竞争力;在人才使用的“需求侧”,关键是要着力打造有利于涉外法治人才成长的需求环境。  相似文献   

15.
《莆田学院学报》2013,(3):93-97
指出汉语国际教育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该专业培养的学生是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使者。以泉州师范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境外学生为例,就该专业学生在菲律宾华教中心中小学生夏令营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加强该专业学生语言文字技能可持续培养策略及完善效果检测模式,以提升大学生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上护士严重短缺,涉外人才越来越成为护理专业之所需,双语教学是护理教育的全新课题和要求,可以促进我国护理教育的国际化和护理人员从业水平的提高。本文分析了高职涉外护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和特色,培养既懂英语又熟悉自己专业的人才,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探讨涉外护理专业双语教学的模式,合理地组织教学,将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巧妙结合,对于涉外护理专业学生来说,能真正得到事半功倍之效,能熟练地运用英语于自己的专业上。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涉外旅游专业教学改革综合试验项目”为例,分析了高职涉外旅游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认为应从明确涉外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建设、实现校企深度融合、注重闽台合作办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六个方面着力,从而达到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提升学生就业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如果国际传播是一驾马车,那么拉车的马儿便是传播力和影响力,而国际传播人才则是这驾马车的车夫.马好,马车才能跑得快;车夫好,马车才不会跑错方向.文章通过回顾美国、英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电视媒体的国际传播经验,着重从国际传播能力和国际传播人才两方面来探讨中国电视媒体如何“走出去”,如何在国际传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阐述中国电视媒体“走出去”有赖于三个要素:传播力的提高、影响力的扩大以及国际传播人才的大力培养.三要素的完美结合,才能真正改善中国电视媒体国际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国职工教育》2014,(22):28-30
秉承20多年对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不懈的改革实践,针对培养与国际护理标准接轨、实现学生高端与国际就业等目标与定位,创新高职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重构,建设师资队伍能力和素质结构,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促进了涉外护理专业建设和国际国内院校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20.
国际人才市场需求现状对涉外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涉外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阐述秘书类课程于涉外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探讨课程设置的可操作性及教学实践环节模式,突出课程的应用性,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更好地实现应用型涉外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