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性善说是孟子心性理论的基础或理论前提,从这一前提出发,孟子不仅提出了理想人格的具体范式,而且进一步探讨了实现这一理想人格的现实途径,孟子的心性理论特别是人格范式思想虽有极大的理论偏颇和消极作用,但对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也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孟子心性理论对于道德之于人的尊严之意义的强调,对于当代人走出化困境并重新确立心性与德性方面的理想,有重要而深远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知论是张载心性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张载的知论包括见闻之知、德性所知、诚明所知三层结构,都属心之功用。德性所知对见闻之知具有优先性,见闻之知对德性所知具有启发性;德性所知是道德层面之知,对应贤人境界,诚明所知是超道德层面之知,对应圣人境界。张载将认识论与工夫论紧密结合,对儒家知论进行系统建构,从“知礼成性”的角度为儒者“学以成圣”提供了工夫路径。张载批评了佛教摒弃见闻之知,在指出佛教是“诚而恶明”“得天遗人”的同时,提出儒者是“诚明两进”“天人合一”。张载从知论的角度为儒家抗衡佛教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3.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是其代表著作.本文试根据《孟子》原文解读孟子“命”的内涵,分析孟子对待命运的态度及对道德自主性的强调,从而阐述孟子对命运与自主之间关系的看法.第一,孟子认为“命”的主要性质与特点是“命”的限制性、“命”的不可知性和“命”的外在性.第二,孟子对待命运的态度是强调不应让道德实践受到命限的影响,应当重视自身的道德自主性.第三,孟子认为不可改变不可预测之命与人的自主性是分立的两个部分,即“求在外”与“求在我”;君子能够将“命”之限制作为彰显内在德性的一个契机,即君子能够“见命知义”,彰显一种承担精神.  相似文献   

4.
苏格拉底开启了探讨德性与知识关系的先河。他认为“美德即知识”。柏拉图之后的亚里士多德从两个方面对“美德即知识”进行了扬弃:一方面是从德性的分类角度出发,亚里士多德继承苏格拉底理性主叉的同时,指出灵魂的欲望部分也有相应的德性即道德德性;另一方面是从知识和行为的转化关系角度出发,他指出知识或无知不是行为善恶的根源。德性或恶都是出于人的意愿的。  相似文献   

5.
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开创的儒家“以水比德”的传统,在《孟子·离娄下》和《孟子·尽心上》两篇中,运用“原泉混混”和“盈科后进”两个相互连贯的水意象对其君子人格修养思想进行了阐发。“原泉混混”强调通过对自身固有德性的洞察和体认,培养君子人格的道德主体自觉意识;“盈科后进”强调通过学问之道培养君子人格的道德理性精神和道德实践能力。孟子认为,君子应当“立于本”并“志于道”,内德充盈而又不断为学进德,从而养成完善的君子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6.
人性论是儒家心性之学的中心内容,也是道德教育理论的形上依据和理论基石。无论是孟子的性善论,抑或是荀子的性恶说,都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宋明理学心性论的重要思想来源,并直接影响到传统知识阶层的道德实践。在某种意义上说,儒家的心性论是形而上的修养论,而儒家的修养论是实践的心性论。从人性论的角度审视传统儒家的德育理念,道德教育之必要,由于人性中的欲性;道德教育之可能,由于人性中的知性和仁性;道德教育之根本途径,在于“为仁由己”。这是先秦儒家人性论的内在逻辑,从孔子发展到孟子、荀子,以至于以后的儒家,基本上都是这一人性内涵的演绎和延展。  相似文献   

7.
虽然勇并不是孟子思想中四德之一,但在孟子德性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孟子认为人应摈弃血气之勇,应好大勇,追求不动心之勇,追求符合德性的义理之勇,这种勇符合道义和大节,是敢于担当的道德之勇。在修养上,孟子主张以气养勇,以义配勇,主张"舍生取义","习""气""志"与勇密切结合,这样勇德就成为情感与行动相统一的德性,使勇德成为其最高的道德人格中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心性论是儒家哲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者阐发其内圣外王之学的理论起点。孟子和苟子心性论观点之所以截然相反,源于他们对“心”与“性”的理解存在着巨大差异。孟子指“心”为先验道德本心,荀子指“心”为经验理智之心;孟子指“性”为本心开出之善的本性,荀子则指“性”为人的自然禀赋。正是这两方面的差异,最后导致他们整个内圣外王之学展现为两种不同的形态。  相似文献   

9.
《宜宾学院学报》2016,(1):40-45
孟子心学功夫论主要有不忍人之心、操心和存心、不动心三个层面。不忍人之心是孟子心学功夫论的出发点,操心和存心体现了孟子德性修养功夫的不同面向,不动心则彰显了孟子心学功夫论的理想境界。这三个层面体现了孟子道德主体性人格修养理论之完整与丰富。  相似文献   

10.
苏格拉底用理性和道德改造传统宗教,认为神即理性;善为神的本性;用“灵机”代替神谕作为沟通神、人之间的媒介,肯定了人在生活中的主动作用。苏格拉底怀着坚定的唯灵主义信仰,并以身殉道。苏格拉底的神是多神教向一神教转变的中介。  相似文献   

11.
《孟子》与《庄子》都关注个体的生存问题,并且作都意识到人类心灵具有三个层面。但是孟子着眼于在道德领域实现自我,注重于尊德性,思维是由“一”到“多”向外发散,洋溢着乾健精神;庄子则着眼于心灵的逍遥自得,思维通过摒弃感性、知性因素之“多”而内敛于“一”,显现了坤顺之性。二在中国化史上各领千秋。  相似文献   

12.
孔子和苏格拉底同为中西文明史上的先哲。“仁知统一”是孔子所追求的道德理想的特征,它与苏格拉底的“德性即知识”在把认识论与伦理学相统一方面不谋而合,但二者在本质上也存在着差异。分析二者之间的同和异对于中西文化的沟通、融合、互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来,哲学界对于儒家“亲亲相隐”争鸣不止,其中尤以舜“窃负而逃”个案成为争鸣焦点所在,或斥之为典型的腐败行为,或称赞为伟大的美德壮举。引证和反驳过程中,双方都涉及到了游叙弗伦“子告父罪”的案例。面对同一问题,为什么孟子与苏格拉底的态度和抉择截然不同?以情感和理性为视角,来探析孟子伦理学和苏格拉底伦理观建立的基点,以达到“同情的理解”。同时,也采用对比的方式,辩证地分析孔孟伦理学中所彰显出来的温情脉脉的道德情感和苏格拉底伦理观中彻底普遍的理性精神;再则,解析两者在面临父子之情与法律尊严挟择时的不足。此外,在反思这两者不足的同时,关照现今法律社会对此类案例的处理,实现了将道德义务或法律强性规定向个人权利可喜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肖祥 《教育研究》2023,(1):47-57
道德想象作为一种“创造性地发掘情境”和“移情投射”的道德心理活动,在道德行为选择、道德思维形成、道德信念培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道德教育的实质性追求是实现对主体的德性教化,而传统道德认知模式的缺陷影响着德性教化的实效性,并阻滞德性教化的目标实现。改变积累式道德教化对道德知识的拘囿、伦理律法主义对规范或条文的执迷,需要在道德教育中激发创造想象的力量。发挥道德想象的积极能动作用是实现德性教化由“转知为智”、“转智为德”向“转德为美”跃升的重要途径。在道德教育中培育主体之德性,就是要使之拥有观照“人是目的”与“和谐秩序”的主动性,在德—善—美的再生循环中追求“美好”,从而实现德性教化“转德为美”的目标升华。道德想象启示德性教化的审美转向,经由美的定向——道德意义的形而上学建构,美的追寻——在道德想象中实现价值生成与创造,美的体验——在道德想象中开启价值体验的“心灵旅程”,臻入美境——在道德想象中敞开德性教化的道德关怀,从而指示着德性教化的审美实践。  相似文献   

15.
孟子的幸福观具有多重向度,德性至上是其幸福观的根本原则,但不是唯一原则.从义利之辨来看,孟子的幸福原则包括德性原则、功利原则和理性原则三个方面.德性原则坚持儒家道义论的基本立场,确立了幸福观的德性基调和精神追求;功利原则触及儒家道德理想的经济基础,形成了孟子幸福观的现实品格并使之能够落实于社会生活;理性原则运用儒家思想的智慧思维,使幸福理论展现出鲜明的理性特质,力图消解德性幸福与功利幸福的内在紧张.在三大原则共同作用下,孟子的幸福观既发展了孔子奠定的德性幸福,又为儒家幸福观开辟出功利幸福的新空间,并实现二者一定程度的融合,从而构建了崭新的完整形态的儒家幸福观.  相似文献   

16.
孟子在中国文化中最大的贡献是性善说的提出。孟子第一次明确的提出了关于心性论的新观点、一新观念,对性善之性重新进行了界定,对人禽之别进行了阐述,将心性论从人之本质的角度来立论,进而提出了自己一整套的有关心性沦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阳明学在宋明理学谱系中固然属于心学阵营,但它和陆九渊心学乃至孟子心性之学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良知学。良知学的基本理论结构,是以良知为德性本体论,以致良知为修养方法论,以知行合一为实践工夫论,是富有人文精神的道德理想主义哲学。阳明学的根本精神,一是道德理想主义精神,二是人文精神,三是和而不同的精神,四是力行实践的精神,它对于导正当今社会的道德滑坡、良知泯灭等不良风气,提倡从民本到民主的政治改革,建设和谐社会,提倡“实干兴邦”等思想文化建设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试论孟子的心性说任建东儒家的全部学说是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之上的。性善论的创立源于孟子,研究孟子的心性说对我们正确理解和评价孟子思想是一把钥匙。孟子的心性说继承了孔子之衣钵,是在与告子的争论中不断完成的,它成为儒家学说立论的基础,这是中国哲学对“人”探讨...  相似文献   

19.
告子“不动心”境界乃为义理上的,孟子“不动心”是包含义理层面的人格修养境界。对于“不动心”之心,告子所指是情感心和认知心,孟子的则是道德理性之心。告孟“不动心”境界不同的原因在于孟子反对告子达到此状态的“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之进路,从而主张“知言”,义由心生,重在发挥心的德性和知性双重作用以明辨天下言论。告子主张以外在规范之“义”量度天下之言,认知心次于外在之义。告孟对于“言”与“心”之关系、“心”和“义”之内涵的理解不同,源于他们在人性论和“义”观点上的分殊。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到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以前,国内外的哲学家、思想家都自觉不自觉地在探究和论述有关“心”、“灵魂”、“意识”和“人性”等心理学的问题。如我国的孔子、孟子、苟子都有关于心性的学说;西方的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都论述了知识的来源和灵魂的性质,所以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说它年轻,是由于心理学脱离哲学成为一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