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德育维度1.教学的道德性教学的道德性,即教育性。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和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教育是教学的最高目的,而教学是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途径。他说"我想不到有任何  相似文献   

2.
教师德性是创建学生教育幸福的内源性基点,在教育实践场域中,学生教育幸福缺失的直接原因是教学中大量非道德现象的存在,而其内源性根源则在于教师德性的缺失。拥有德性的教师,一方面,能够从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出发,保证教学的道德性,为学生缔造教育幸福。另一方面,还能引领学生提高幸福能力,自由自觉地建构教育幸福。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的教师教育对教师"专业性"和"道德性"教育均提出新的要求.当前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中,教师"专业性"教育已形成自觉发展的良好态势,而"道德性"教育建设则存在一些现实困境而相对滞后.教师的"道德性"教育,不仅是单纯的教师个人道德层面的问题,更要通过搭建制度伦理框架,才能将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专业性发展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4.
自古我国就注重德性教育,《礼记·中庸》中提到"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将德性培养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甚至是超越于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之上的教学目标,同时,对教师要求极高,为师应是"具有德性之通才"。反观当下,教师道德问题频出,如教师行为失范、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什么是衡量和评价教师职业行为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陆九渊“心学”教育思想的特质及其历史命运(续)顾春(三)教育方法论的基本特质在教育方法论上,陆九渊将“以尊德性御道问学”作为其教育方法论的根本宗旨。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关系问题,是朱陆之争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朱熹认为,尊德性与道问学应并行不废,但又偏重于...  相似文献   

6.
幼儿德育主要指培养幼儿道德性的教育。所谓道德性,又称为德性或品德,是指"道德主体的品质",强调主体在道德的状态和特性。因此,幼儿德育也可视为培养幼儿德性或品德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前提是正确技能教育与德性教育的关系。技能之"器"与德性之"道"密不可分,"道"寓于"器"又超越于"器"。目前思政课的困境主要是市场经济的能力取向及思政理论的落后造成的。思政课改革的路径应当是道器相济、专兼结合、构建大思政体系。  相似文献   

8.
德性是一种获得性品格,德性需要培育。针对学生德性缺失的问题,提出思想政治教学德性培育的思路、方法与途径。主要包括: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观,实施"责任性"教学,实现道德引领;创设自主课堂,提升学生道德认识;开展道德实践活动,锻炼学生道德意志;建构师生有效交往,浸润学生道德情感以及整合德育力量,共同促进德性养成等。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教师专业化研究中"技术理性本位"的取向十分明显,"德性"维度往往被忽视.然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德性维度是十分重要的,它的主要内涵包括爱与关心、责任感、公平公正以及幸福感.德性素质的养成有赖于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实践的体验.  相似文献   

10.
养成教师德性:教师道德发展的自律境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分析道德与德性、教师专业道德与教师德性的内涵及其关系着手,认为教师德性是教师道德发展的自律境界,养成良好的教师德性是教师的道德追求。并从四个方面论证了养成良好教师德性的策略: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德性发展的基础;自我修养是教师德性形成的基本手段;师德教育有利于促进教师德性发展;优良的环境是良好教师德性形成的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11.
教学德性引人向善,同时也指人幸福。有德性的教学要保证人的社会性的实现。教学德性和教学责任是一致的,教学德性认同严格规训和教育惩戒在教学过程中的价值。在学校这个实在的利益团体中,教学德性要求教师既要对学生和社会负责,又要维护学校的团体利益。对教学德性的理解不能仅停留于爱、公正、公平等抽象意义的层面上,还要落实到教学行为的层面上。有德性的教学行为应该是讲究教学技巧、追求教学艺术和有较高效率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2.
学生教育制度作为一种学校文化现象,往往注重控制,而忽视制度建设的道德性,这不仅对校风和学风的建设有一定的消极影响,而且也不利于制度本身的发展。因此,应努力倡导学生教育制度建设的道德性,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和谐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3.
正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说到底就是要培养人,培养有德性的大写的"人",担当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语文学科比别的学科蕴含着更丰富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资源,是学生德性生成的重要源泉。因而,我们有必要将德性教育贯穿于语文教育教学之中,让语文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同频共振,从而提升生命价值,成就幸福人生。一、从课堂到课外的拓展延伸中提升个性品质德性不是知识,德性也不是能力,不能够像学习知识一般理解掌握,也不能通过教育直接培  相似文献   

14.
"道问学"处多了些子?——朱熹教育思想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以来,学者普遍认为朱熹的教育思想重在"道问学"而陆九渊的教育思想重在"尊德性"。这是混淆朱熹的哲学建构与教育实践而导致的误解。朱熹哲学固然以强调客观知识的探索为理论特征,但其教育思想却始终坚持知识和德性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15.
道德性是大学教学的固有属性,指向大学教学的道德理性、道德准则与道德责任.道德性使大学教学必须承担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但在现实中,大学教学的道德性在实践中被不同程度地消解,体现在教书育人目的的遮蔽、消极的教学"行为示范"、教学发展的去道德化等方面.大学教学要回归道德性,需廓清教学质量的完整内涵,凸显大学教学的道德品格,建...  相似文献   

16.
教学从其本质而言具有伦理性、道德性,教育硕士的培养必须重视教学伦理意识的培养。以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学技能为突破口,以社会实践为外延力量,从教学思想、理论价值层面到实践操作层面,向学生渗透教学伦理价值,培养学生教学伦理意识,以适应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发展的需要,促使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的实现,保证学生最终成为优秀的“灵魂工程师”,使教学成为道德事业。  相似文献   

17.
德性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能够让人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教师德性是一个涉及教师职业及教师自身发展的教育理念。当前教师德性的研究,没有把握住德性实践这一关键点。基于人文关怀,以人文实践养成教师德性,在教学中践行教师的德性价值,是教师德性研究的原点。  相似文献   

18.
教师反思是教师为了提升教育教学实践合理性而进行的自我检查、自我评价和自我修正。反思使教师成为自觉的开放的存在,是教师自我成长之道。职前教师教育应转变培养范式,为反思型教师奠定素质基础:涵养德性,发展反思的动力;提升理性,发展反思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儒家"通人"教育在现代大学的继承与开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提倡"通人"教育,追求"尊德性而道问学",追求"身通六艺",其精髓是"人文教化".儒家"通人"教育思想启发了我国早期大学建设者,促进了我国现代大学教育的发展,同时对当代大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教师德性作为实践场域中的教师道德,是教师历经反复的道德实践而生成的专业品性,以教育良心、教师善和教育理解力表现出来.教师的教育幸福是其在教育活动中获得的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源自教师对教育的真正理解、对生命成长的深切感悟与作为"研究者"的充实.教师德性与教育幸福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德性创造教育幸福,教育幸福提升教师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