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文岭 《生活教育》2013,(11):18-21
知识教育的功利化和极端化,必然无视“人”,而且视“人”为“物”,工具性教育机制因此而日臻完善。山东昌乐二中以“人永远是教育的唯一目的”为旨归,从教育观念到教育实践全面予以贯彻实行,创立了“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该校教育创新之路,对当下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镜意义。  相似文献   

2.
试析我国教育中的消费主义倾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新文 《教育科学》2002,18(5):15-17
教育中的消费主义倾向是教育全球化和教育产业化的产物之一,是教育投资观念的极端化,它的存在有使“教育逐渐丧失本性”的危险。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对知识和知识经济的唯科学主义价值取向;高等教育的发展与人们教育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就业问题的存在等。  相似文献   

3.
热衷于教学“对话”讨论,是教育的觉醒。过去,谈及教学“对话”的很少,常常把课堂视为教师“讲课”、“教书”或“教学”。而今,“对话”是在教育理论层面上对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走向的新思考,是在实践层面上教学改革的新尝试。这里的“对话”,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我说你听”、“我问你答”,而是民主平等中的情感相融、心灵相通,动态生成中的共建知识、共享智慧。  相似文献   

4.
联通主义是近20年国际上对教育变革最有启发的创新思想。其理论内涵远不止于学习现象,而是教育哲学层面的理论创新。在本体论层面,联通主义是对思维本体论和生成本体论的再发展,反映了“互联网+”时代教育的联通新本质,表现为“学习即连接”的微观联通、“资源共建共享”的中观联通和“组织生态开放互联”的宏观联通。在知识观层面,联通主义揭示了人类生产生活中一直存在的、被忽视的一类知识形态——网络化知识,这类知识在内涵、结构、生产传播模式等方面呈现出全新的特征和规律。在方法论层面,联通主义推动了教育科学研究方向从简单线性到复杂系统的战略转移,强调运用复杂网络方法探寻教育系统的深层规律。联通主义哲学观不是对传统哲学观的全面否定,而是在技术革新、时代进步、思想进化的基础上对教育基本问题认识的丰富和再发展,为认识和研判“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提供了全新的哲学思想指导,推动了由技术驱动的教育信息化向技术与思想“双轮驱动”的变革模式转型,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重构教育理论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和方法武器。  相似文献   

5.
以善律教     
所谓学科德育,实际上就是强调学科教学中的教育性、人文性。在教育学史上,赫尔巴特第一个明确地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他认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那就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此后各种课堂教学理论相继争锋,“一般来说,强调知识教学的课堂教学大都有科学主义的倾向,大多数具人文主义倾向的课堂教学常常忽视知识的教学……”但是,现实的中小学课堂,除了炫目的公开课外,大多呈现这样的状况教学既非“科学”至上的,更非“人文”至上的,而是“考试”至上的,  相似文献   

6.
面对汹涌澎湃的知识经济浪潮,教育开始了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即由传授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封闭型教育向着重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创造精神、创造能力的开放型教育转变。在这种大背景下,“课堂”这个相对稳固的特定环境也赋予了新的生命意义。一旦把课堂教学视为一个生命,其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管理方法,必然与传统教学大相径庭。生命型的课堂教学为“生命意义”而发展,而不是单纯为“传授知识”而存在,其课堂效率将伴随生命意识的提高而提高。因此,应该研究生命型课堂教学的特殊性,并依此为原则,组织教学,使其真正“活出…  相似文献   

7.
匡爱红 《广西教育》2013,(46):36-36,51
创造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就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为主旨,关注学生的发展,适应学生的需要,使人人有选择,生生有个性,个个都精彩。为了在课堂操作层面践行“适合教育”的办学理念,我校开展了“10+30分层递进”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转向为数字时代的比较教育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但它不是比较教育未来发展的全部。基于表现的教育问责制度在全球范围盛行、比较教育研究对科学化的追求以及数字技术的革新进步,为比较教育研究的数字化转向提供了现实性和可能性。比较教育研究数字化转向的主要向度体现在:研究主体从比较教育知识的作者转向合作者;研究客体从“文献”转向“数据”;研究目的从追求教育知识的“因果必然性”转向注重“相关性”;研究方法从分析到综合。然而,比较教育研究的数字化转向同样存在限度:在本体论层面,易陷入唯数据主义;在价值论层面,易缺乏人文主义精神;在关系论层面,易推动国际教育形成数据殖民主义。  相似文献   

9.
如何才能使学校得以持续发展,怎样才能引领教师走在课程改革的前沿?如何才能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从“教学技能培训”到“教育科研培训”。不难看出,今天的教学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上的革新,更是追求艺术层面上的完美。它要求教师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从“单一的灌输”到“共同的建构”,从“现成知识的传承”到“合作探究新知”,从“提供标准化答案”到“经历建构的过程”。实现这一要求,唯有加强校本培训,  相似文献   

10.
教育面对的是人,教育的世界是人的世界,任何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必定建立在一定的人性假设的基础上。传统的课堂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承,而忽视知识获得过程、方法,尤其在“中高考”的指挥棒下,课堂传授灌输手段更为突出,课堂教学缺乏应有的活力.长此下去,学生自然是人“物”化了。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百课万人”创新教学观摩活动自2002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八届,共推出幼儿因、小学、初中、职高63节创新课型,这批创新课型在课堂教学层面充分体现了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生动展示了近几年来我省创新教育研究所取得的部分成果,在省内外引起巨大反响。为进一步扩大“百课万人”活动的影响,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推进课堂教学层面的创新,省教科院计划用2—3年时间分批出版“百课万人”书稿。目前,幼儿因、小学部分的“百课万人”书稿已整理完毕,  相似文献   

12.
桎梏中小学教师创造性教学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创造性教学。然而,即便是在倡导创新教育的现实背景下,许多中小学教师在课堂进行创造性教学的积极性也不高。束缚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的因素很多,既有来自主观层面的教师自身因素,也有来自客观层面的评价因素,还有来自背景层面的文化因素。只有正确处理这些因素,才能促进教师创造性的“教”、学生创造性的“学”。  相似文献   

13.
高中数学研究式教学模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高中数学研究式教学模式即“以问题为中心,从研究中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它是以主体教育为指导思想,在教师引导下,以主体研究问题、再创造知识为学习方式;以问题设计、学习指导为教学方式的一种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中数学研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达到知识与能力 的同步增长,发展创造个性,培养科学精神。其基本模式可概括为:问题-研究-再创造-应用。  相似文献   

14.
陈杰 《地理教育》2005,(1):62-63
新的教育理念提倡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据此新的地理课程标准确定了三方面的教育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大大丰富和深化了课堂教学的内涵,并体现了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的全新的科学课程观和整体学力观。由此,在课堂教学的操作层面上“备课要备知识,更要备学生”就顺理成章、自然而然地提了出来。怎样备学生以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根据新的课程目标,结合在实际教学中的体会,笔者认为备学生应着重考虑以下的几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15.
构建自我监控的自主学习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我监控的自主学习模式”是以“课堂教学社会学”、“元认知”、“心理教育”、“创新教育”理论为依据,把课堂教学活动视为“准社会活动”,把学生视为“准社会成员”,社会成员在社会活动中都有目的和对象,都要遵守一定的社会规则。“准社会成员”在“准社会’’里活动也应该有“目的和对象”,这样才能自觉地、有责任感地自我监控自己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陈白沙人文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人的教育,人的道德素质教育,白沙先生首先从大教育的层面上强调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人文教育的目标是“为己之学”,即教育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志向和理想,其内容是“立诚”、“明善”,确立道德素质教育在知识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发扬内在的德性之知,同时,白沙先生也强调书本文化知识教育对道德教育的辅助作用,在求知方法上,用反省内求的方法显现道德知识,用知疑、循序渐进的方法获取书本知识。  相似文献   

17.
郭玉贵 《留学生》2011,(6):36-37
在各种百科全书上对国际教育有不同的解说,其核心概念为“对教育领域国际问题和跨文化问题的跨学科研究,它涵盖了旨在促进国际层面知识和态度学习的所有努力”,既包含了教育的内容和目的,也包含了实施这些教育活动的结构和制度。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相似文献   

18.
高校“两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增强“两课”实效性,教书与育人并举是关键。其中,教书是智育,是知识教育;育人是德育,是思想教育。“两课”教学中,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就是要把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有机融于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9.
近三十多年来,教育心理学逐渐演变为专门研究知识、学习与教学的“教学心理学”这一新兴学科。该学科在理念上确立了以“知识”为出发点的研究途径,在实践方面导致课堂教学发生实质性变化。在这一视野下,专长研究——旨在揭示各领域的知识或能力实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范畴——一直在沟通心理学基础研究与学校教育实践工作,正逐步描绘出各领域胜任能力的复杂“基因图谱”,为课堂中学与教的目标与方法提出一些有实质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几年前,我从网上搜索“生命教育”的时候,找到的多是台湾关于“生死教育”的文章,后来读到了叶澜教授《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她强调“课堂教学应被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肖川教授也说:“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但具体到学科教学,如何“把失落的人找回来”,明确“人是什么”、“怎样做才算是人”却并非易事。于是,生物教学过程就成为我探索生命教育的过程,生物课堂成为探索生命的课堂。数年的实践,我总结出生命的课堂应该包含着三个层面:知识是有生命的;教学过程是生命的浸润过程;关注个体生命的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