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篇科普说明文的写作顺序、结构与说明内容的关系,说明文体在初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本单元属于科普说明文,重点是把握说明顺序、文章组织思路的结构,了解科普说明文的特点。学习安排说明文的写作顺序,要先想清楚说明的目的是什么,因目的不同,文章结构、内容和顺序也不同。  相似文献   

2.
理清说明的顺序,是准确把握说明对象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说明文都从有利于揭示和突出事物本质特征的需要出发去选定说明顺序。那么,拿到一篇说明文,我们怎样才能理清它的顺序呢?一、如果一篇说明文以时间的先后为序,先发生的先写,后发生的后写,那么它就是时间顺序。如《春蚕到死丝方尽》和《生物的“睡眠”》中都有这种顺序。还有一种以生产或工作的程序为序的程序顺序,也属此类。  相似文献   

3.
魏新磊 《当代学生》2016,(Z1):28-29
《核舟记》是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虽然教材几经改编,但这篇课文一直留存其中。经过几十年的多方解读,该文的资源似乎已经被挖掘殆尽。但经典文章与一般文章的区别就在于,经典文章常读常新。《核舟记》虽然短小,但可挖的资源至少还有两点:一、说明顺序不少老师在讲解《核舟记》时,把该文当成一篇说明文。这没问题。但作为说明文,该文的说明顺序就不能被忽略。因为核舟上王叔远雕刻的内容丰富,没有适当的说明顺序,文章就  相似文献   

4.
一、说明文的特点及分类说明文在小学语文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中、高年级,每册都有二至五篇。说明文是以说明性、知识性、客观性为主要特点的。它以说明和解说为主要的表达方式,直接地、集中地、科学地给读者传授知识,而且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作者只是客观地解说,不掺杂主观的色彩。依据被说明的对象的性质,我们可以把说明文分成两大类;一是对具体事物解说的说明文,二是对抽象事理阐述的说明文。前者如《珊瑚》、《海底世界》,后者如《蛇与庄稼》、《种子的力》等。二、说明文的顺序安排说明文的顺序安排,指的就是说明文的思路。说明文的顺序安排,有严谨的条理性。换一句话来说,说明文的思路,要跟事物本身的条理性一致,跟人们的认识过程一致。要言之,说明文的思路,大体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往往以时间为序。例如《冬眠》(第十册)。《冬眠》以刺猬为例,说明动物冬眠的特点。从头年九月开始,到次年三月惊蛰时节  相似文献   

5.
【考点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科学作品是以科技内容为题材的文章,包括科技说明文、科技小品等等。阅读科技作品,要注意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近几年来,说明文阅读题基本上以科技说明文和环保说明文作为考试内容。我们学习的重点,应包含以下五个方面(:1)概括说明的内容,把握被说明事物的特征(;2)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确定说明顺序(;4)把握说明语言的特点(;5)回答开放性试题。【答题技巧】1.概括说明的内容阅读说明文先要明确说明对象的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上概括说明的内容。有的题目要求概括全文内容,有的则只要求…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文课本中茅以升写的《中国石拱桥》是一篇出色的说明文,其说明技巧主要有四个特点:一、运用了顺序的说明方法本文是按照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进行说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一、二单元的知识系统为: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和阅读方法。本文对此作一检索和指要。一、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其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二、说明文的种类及其特点说明文从说明对象上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客观事物。其中心内容是介绍该事物状态、性质或功能等特点。本册的事物说明文有:《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蜘蛛》《漫话小行星》。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抽象道理(包括科学原理、事物规律、方式方法、知识体系等多方面内容)。其中心内容是向人们阐明事…  相似文献   

8.
张梅 《现代语文》2014,(11):41-44
先来看一下《巍巍中山陵》的上课实录:(生:课前三分钟演讲、点评。)师:在学习《凡尔赛宫》一文后(执教者将苏教版教材顺序作了调整),我们知道学习说明文要从哪些方面入手?生:说明对象、说明中心、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五个方面。师:很好!大家看看这篇课文的标题:《巍巍中山陵》,能看出哪些内容呢?生:说明对象是中山陵、巍巍是说明的中心。师:说明中心应该是一句完整的话。  相似文献   

9.
能正确划分说明文的层次有助于把握说明文的思路、说明顺序,从而更好地把握全文的说明内容。说明文的总体结构大体可分为三部分:①引出说明对象;②阐述说明对象;③总结说明对象。主要的结构顺序有:①横式结构(说明事物的几个方面);②纵式结构(说明事物的发生、发展、结果或制作过程),如《山市》一文;③纵横交错式结构;④递进式结构,如《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等;⑤总分式结构,如《苏州园林》、《松鼠》等。划分说明文的层次,可以在理解说明内容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0.
阅读说明文,要学会分析说明顺序。说明顺序是由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决定的,说明事物或事理的特征,就会用什么样的说明顺序来谋篇布局,一般情况下,介绍建筑的说明文,主要运用空间顺序(包括方位顺序)可抓住行踪或方位名词作推敲,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凡尔赛宫》;介绍事物发展,演变或工作程序的说明文,主要借助于时间顺序,可抓住时间名词和序数词作揣摩,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活板》,其中程序顺序从属于时间顺序。介绍事理的说明文,主要运用逻辑顺序,如《万紫千红的花》,《统筹方法》。有许多文章,由于说明的需要往往综合运用多  相似文献   

11.
学习说明文,要学会“三部曲”,哪三部?一、初读速“唱”,整体感知。通过初读,分清文章类型,明确说明对象。即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平实性说明文还是文艺性说明文,通俗性说明文还是应用说明文,小品还是解说词……为唱好全文定下基调。二、再读慢“唱”,理清脉络,结构上是先总后分,先分后总还是总—分—总。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不还是空间顺序,抑或逻辑顺序。在此基础上弄清各部分的具体内  相似文献   

12.
侯志中 《读写月报》2023,(27):32-35
<正>先来看一个教学镜头。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我们先来梳理说明文的文体知识。说明文学习需要我们掌握四个知识点: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师:一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找?生:开头、结尾、文中反复出现的高频词语……师:我们可以根据说明对象将说明文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13.
《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对说明文的阅读除了常规阅读要求外,突出的是“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说明文阅读的复习,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巩固课本上学过的知识。无论从哪个角度设计试题,教材是蓝本,呈现在试题上的每道小题,都与教材上的内容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在复习时要注意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弄清说明的顺序,理清文章结构,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如下定义、打比方、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引用、列数字、用图表等),理解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分析关键性词句,概括说明的内容,筛选出文中的重要信息,等等。对于…  相似文献   

14.
《向沙漠进军》是一篇介绍自然现象的科学说明文,涉及的内容多,行文也较为复杂。怎样确定教学要求?从以往教学的说明文和知识短文来看,学生已学过说明文的三种结构顺序(时间、空间、事理),四种说明方法(举实例、打比方、作对比、引数字),做过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练习。于是我从说明文教学的总体出发,依据文后“思考和练习”的提示,确定了《向沙漠进军》的三点教学要求:(1)理清结构,了解本文说明的顺序,解决文后练习二、三题。(2)复习已经学过的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四种方法,重点学习释概念说明法,解决文后练习一。(3)复习“限制和修饰”的知识,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解决文后练习四。明确了教学要求后,下一步便是合理地安排教学环节。为了把课上得实一点,活一  相似文献   

15.
【指导】要写好说明文,首要的一点是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所谓“顺序”,就是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初学写作说明文,经常不知道该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没有秩序,也就显不出顺序来,别人看了一塌糊涂。这就表明你的说明文没有写好。  相似文献   

16.
【重点难点说明】本单元学习的重点知识有 :理解并把握说明文的两种基本类型 (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 ,常见说明方法的运用 ,通过把握中心句理解段落内容和全文内容 ,语言的准确性 ,等等。难点知识是说明方法的具体运用。【重点点拨】1 .说明文的两种基本类型。参读课本 31 5页《谈谈说明文》第一段 ,要明确本单元的《死海不死》《统筹方法》《向沙漠进军》都是典型的事理说明文。这些事理说明文除要说明事物特征、性能外 ,重点在于说明事物特征、性能等寓含的科学道理 ,往往通过现象、表现去分析内在原因、道理。2 .把握中心句。把握中…  相似文献   

17.
×××同学问:《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一文中,作者为什么按时间顺序介绍书籍演变的过程? 说明文为了把事物的特征说明得准确、清楚、明白,必须合理地安排说明的顺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再说什么,主要根据被说明对象的特征和目的来进行安排。说明顺序常用的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程序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往往以时间为序。《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重点说明了书籍演变的全过程和各个阶段的特点。而书籍的演变从三千多年前的有文字的“甲骨”到当代许多奇妙的书,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头绪纷繁,内容庞杂,若不采用合理的顺序,必然很难说清楚。课文按照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说明,有助于层次分明、脉络清楚地说明书籍演变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高中第二册说明文单元,提出的要求是着重训练“说明的方法,说明的顺序,说明文的科学性”。这一单元中的重点课文《景泰蓝的制作》简明平实,浅显易懂,是值得师法而又易于师法的范文.于是我们采用了读写结合的课型,让学生有意识师其法,完成一篇介绍书刊印刷程序的说明文.作文前,先要求同学复习《景》课,然后组织他们参观了我校的印刷厂,听取有关生产过程的介绍.回到教室,又着重复习《景》文的写法,点拔学生如何依照范文写法,来说明书刊的印刷过程.  相似文献   

19.
刘敏芳、(亻儿)琴等同学问:“《万紫千红的花》为什么运用逻辑顺序,本文的逻辑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什么叫逻辑顺序?所谓逻辑顺序,是指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来安排顺序的一种顺序、通常包括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等等。在说明文中,说明事理的说明文主要并且必须运用逻辑顺序,因为这类文章主要是阐述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内部规律的。《万紫千红的花》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以阐释花儿万紫千红的因果关系的科学原理为主。万紫千红是结果,是现象,其原因、本质又是什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三。教学目标:1.按一定顺序写一篇说明文,并将本组阅读中体会到的说明方法运用到习作中。2.在习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使说明的内容准确、科学、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