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查慎行(1650—1727)字悔余,号初白,原名嗣连,字夏重,海宁人,有《敬业堂诗集》四十八卷,《诗续集》六卷。 (一) 查慎行年纪很小时就开始学诗,因为父亲比较开通,并不强制他,他却整天埋头于举子业、攻八股文,因此慎行很早就有诗名。现存慎行诗集,编自康熙十八年(他二十九岁时的作品开始),此后几十年,一直未有间断。只有康熙五十四年,在长子去世时,他哀伤过度,三个月无诗。可见他创作是多么勤奋了。现存诗篇尚有五千一百余首,数量在清初首屈一指,也是历代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  相似文献   

2.
查慎行是清代初年诗坛宋诗派的集大成者,对清代的诗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其山水诗、仕宦诗、唱和诗进行研究,分析其诗歌特色和风格,并对其创新性予以阐述,指出其本人和诗歌在清代乃至整个古代诗歌史上的地位,透过其诗歌来看其人生经历以及对后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查慎行的一生是在性格与环境的矛盾冲突与对立中度过的,也正是这种复杂的生活感受和感悟,构成了其特殊的诗心与诗性,其在诗境中的情感,也为人们所认同。他的诗歌创作代表了清代当时宋诗派的最高成就,成为宋诗派的典范,对清代以及近代诗坛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但长期以来,有关查慎行诗歌的研究却不是很多,对他诗歌整体的分析也较为薄弱,目前对查慎行诗歌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其中某一个方面,没有从整体上更好地关照和把握。  相似文献   

3.
本从查慎行咏怀诗尤其是仕宦时期的诗作入手,通过对其不同时期不同心态的分析,阐释其咏怀诗厚深婉屈的思想意蕴和化内涵,透析其艺术品格和美学风格,展示特殊时代知识分子的坎坷心路及其创作对于后世诗歌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清代著名诗人查慎行一生听闻、见证或亲身经历了清代统治者制造的各种案狱,如《明史》案、《长生殿》案、《南山集》案和查嗣庭试题日记案。这些案狱都触动或震颤了查慎行脆弱而敏感的心灵。而查嗣庭试题日记案,是雍正帝处心积虑亲自发动制造的文字狱大案,查慎行牵连其中,成了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尽管后来查慎行被释放回籍,但这种突如其来的、面临生死抉择的覆巢惨变,使他的心灵受到极大的创伤,导致其心态失衡,处于巨大的矛盾之中。一方面,他对雍正帝的法外施恩,感恩戴德;另一方面,他的心态异常复杂痛苦,既痛斥罪弟,又顾念亲情,既恨名思隐,又痛感人生。感恩与痛苦两种心绪交织在一起,真实地展现了他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5.
清代至民国间,出现了好几种苏诗笺注著作,其中查慎行的《补注东坡先生编年诗》是成书年代最早、学术成就突出、个性特色鲜明的一部.其书编集苏诗以作年为次,考证地名详其沿革,注解典故不乖本事,考述人物详其事迹,驳正旧注有理有据,辑录佚诗几无遗漏,对研究苏轼及苏诗有重大参考价值,加之成书年代又早①,故它在苏诗研究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也正是因为它的这些特点和优长,《四库全书总目》才多次称道该书.  相似文献   

6.
西湖酬唱诗与从驾酬唱诗构成了史浩的酬唱诗两个主要方面。前者基于西湖胜景,反映了史浩的览胜之情;部分作于节日的,在体物写景上多和旭祥瑞,抒情命意上则雍正和雅,体现了与休沐制度的关系;而西湖学官诗社与省官的酬唱风气也对此创作有莫大影响。后者作于从宋高宗亲征途中,史浩借助眼前之景、往昔之事与此刻之势的转换,表达了兴亡之感、颂圣之意与功名之想,显见昂扬之情、豪迈之气与浑成之风。就意义而言,这些酬唱诗的创作活动扩大了史浩的交际范围,使其在与同僚友朋的切磋砥砺中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见解,对其后来执政、施政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查慎行的仕宦诗,记录了诗人十年间的仕宦人生历程,抒发了诗人对宦海风波的切身体验和深刻感受,同时也对朝廷内部的政治斗争进行了艺术的纪实性的描述;艺术上笔法老辣,含蓄蕴藉,意境高远,语言精炼而贴切生动,是清诗研究中不应忽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1952年的一天,老舍来拜访齐白石老人。这年齐白石已年近九十二了,还在天天作画。闲谈间,老舍出了个画题, 要他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作一幅画给他留念。“蛙声十里出山泉”是清代查(zha)初白(慎行)的诗《次实君溪边步月韵》中的一句。“蛙声十里”是听觉形象,要用视觉艺术表现,确是一个颇费心思的难题。在我国美术史  相似文献   

9.
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是一首意境很美的诗。全诗通过诗人夜泊大运河时在黑夜中看到渔火所引起的感触,展现了一个宁静美丽的夜景,表达了诗人孤寂的心情。诗的语言平易,但所表现的内容极为生动,想象丰富。教学时,建议遵循诗歌审美教育的原则,引导学生深入情境,感受舟中所见,体会诗情画意,再现诗人创造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0.
沈廷芳诗从查慎行,文从方苞,能诗善文,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然而,史料和现有一些文章对沈廷芳生平的记载存在差异。据考证,沈廷芳生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卒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畹叔、椒园均为沈廷芳的字。沈廷芳而立之年步入仕途,为官二十六载。沈廷芳一生笔耕不辍,著述颇丰,为人治学堪为后学之榜样。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在世界上有“诗国”之称,这是中国人的骄傲;常州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诗国”之称,这是常州人的骄傲。当然,后一个“诗国”不是指国家,而是指城市或地区:另外,这个称呼也不是自封的,它有历史根据:大约是在清代初年,浙江著名诗人查慎行(初白)就有过这样的诗句:“毗陵诗国千年事”。(见于《续毗陵诗录》)  相似文献   

12.
西昆体     
<正>宋初,杨亿、刘筠、钱惟演曾于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至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间,聚集于皇帝藏书的秘阁,编纂《历代君臣事迹》,诏题《册府元龟》,他们把编书之余所写的酬唱诗结集为《西昆酬唱集》,西昆体由此得名。  相似文献   

13.
王十朋的湖州诗在内容上可分为咏史纪事诗、酬唱赠答诗、山水风景诗三类,记录了其在任湖州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对湖州旖旎风光的喜爱以及对籍属或曾驻足于湖州之先贤的崇敬与怀念等情感,有着独特的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14.
查慎行的纪游诗内容广泛全面,不仅真实生动地描绘出了祖国各地绚丽多姿、各具风韵的风光美景以及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乡情民俗,而且还情景交融、物我一体,凸现出一种寄情山水、拥抱自然的审美情操。在艺术风格和创作手法上,诸体皆备,尤精律绝,表现出气势宏阔、辞意舒畅、擅用白描、语言朴素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三吏》是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名篇,是以安史之乱为题材的组诗。在解释上历来存在着争议。《石壕吏》诗第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就是“老妇出门看”,有的本子作“出看门”。清代学者仇兆鳌、查慎行、浦起龙以至现代郭沫若等人,都从“老妇出看门”。他们的理由都一  相似文献   

16.
唐诗中梧桐意象的情感内涵十分丰富。在思乡怀远诗中,梧桐充满了浓郁的乡情;在怀友送别诗与酬唱诗中,梧桐洋溢着深厚的友情;在爱情诗与怨诗中,梧桐又蕴含着浓浓的爱情。  相似文献   

17.
“舟夜书所见”教学构思章涛,爱明清代前期诗人查慎行的五言绝句《舟夜书所见》是小学语文第6册新选课文。作者在38岁那年二月,由北京乘船护送重病岳父回江南老家,历时四个月,途中写下这首即景抒情的诗歌。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照,理解诗美。一是月黑与渔灯对...  相似文献   

18.
正以诗文会友,用诗文寄托情思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种传统,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酬赠诗。它是古代文人用来交往应酬的诗歌或者赠给亲友同人的作品。酬者就是酬谢之意,酬赠诗多是表达自己的感谢而赠予对方的诗。与今人不同,古人以诗交友,以诗言志,因此常常把诗歌作为结识朋友的手段,朋友之间常常互相唱和,此谓"酬唱"。除了朋友间的互相唱和之外,诗人也常常赠诗给亲友,用  相似文献   

19.
宋孝宗隆兴年间王十朋任职饶州,与洪迈等人结楚东诗社,以诗筒传递的方式次韵唱和。诗社唱和诗歌分别辑有《楚东酬唱集》和《楚东酬唱后集》。虽然这两书今皆已亡佚,但通过对现存文献的梳理,探寻这一社集诗选的刊刻情况、收诗内容,对于考察孝宗朝唱和诗歌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汪静 《文教资料》2011,(7):16-17
清代著名女诗人席佩兰为随园女弟子中佼佼者,基本代表了随园女弟子诗歌创作的风貌。本文以其《长真阁集》为例,针对亲情诗、夫妇唱和诗、酬唱诗分别探讨其诗歌题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