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酸奶瓶里空气的重量在1克以上。1立方米空气的重量为1.293千克。而1立方米水的重量达1000千克。空气比水轻得多,所以池塘里的气泡总是往上冒。压在每个人身上空气的重量有15吨,这相当于3辆货车的载重量。那么为什么人却感觉不到有空气压  相似文献   

2.
一、比热人们取各种不同物质1千克,使其温度升高1℃,测量它们吸收热量的情况时,从大量实验结果发现各种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是不相同的,这表现了物质的一种特性.为了比较各种物质的这种特性上的不同,引入“比热容”这个物理量.比热容的定义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比热容.简称“比热”,它的符号是C,单位为焦/(千克·C).实验证明,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时放出的热量,跟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对例如水的尸h热是4.2X103焦/(十克·℃),这表示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  相似文献   

3.
初中《物理》第二册第 2 1面关于热量和比热大小的描述是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 1℃放出的热量和它温度升高 1℃吸收的热量相等 ,也等于它的比热”.笔者认为此解释欠妥 ,下面以笔者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个问题为例 ,与同仁商榷 .下面是笔者在课堂上布置给学生的一道判断题 .题目 质量是 1 kg的水温度降低 1℃放出的热量是 4.2× 1 0 3J/ (kg·℃ ) ,是否正确 ?一部分学生认为正确 .当笔者问为什么此题正确时 ,学生很自然地说出了“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 1℃放出的热量和它温度升高 1℃吸收的热量相等 ,也等于它的比热 .既然 1 …  相似文献   

4.
第一部分(50分) 一、填充题(每空1分,共21分) 1.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___入射角。 2.放大镜应选用___镜;医生检查耳道应选用___镜。 3.池中水的深度是2.5米,月球到水面的距离是3.8×10~5千米,月球在水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___。 4.水的比热是1卡/(克·℃),读作___。 5.人造地球卫星上的某些部件涂成__色,是为了更多地吸收太阳能。 6.人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等质量的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___时放出大量的热。  相似文献   

5.
综合题选编     
一、材料:图1为太阳的辐射功率及太阳能传递到地球后各种形式能量之间的转化过程.图1太阳把地面和空气晒热,太阳能转化为内能.晒热的空气上升,空气流动形成风,又转化为风能.太阳把水面和地面晒热,并使一部分水蒸发,蒸发的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云,以雨雪的形式落下来,一部分又变成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民间流传着很多谚语,其中不少谚语不仅精炼明了、形象生动,还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这里略举几例。1、霜前冷雪后寒春天和秋冬季节的夜晚,地面上的物体如草木、石块等的温度降得较快,如果温度降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就凝结在这些物体上形成霜,因此,下霜前人们感到冷。雪是高空水蒸气遇强冷空气凝华后下降到地面的。下雪后,在阳光照射下,雪化成水,需吸收大量的热,使地面上方空气的温度降低,所以我们有雪后寒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水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沸点为100℃(在标准大气压下),密度为10^3kg/m^3;蒸发时吸热致冷作用;凝固(结冰)时会放出热量;比热大、质量相同的物体当降温或升温时将放出或吸收较多的热量。在生活中许多地方都用到水的热学知识,水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我们应当引导学生留意水的热学知识可以应用于各个方面。这里举一些在教学中常用的范例。  相似文献   

8.
例1把手伸进100℃的沸水里,哪怕只有两三秒钟,也会被烫伤.但如果把手伸进100℃的空气里,放两三秒钟,结果会怎样呢?答案:只感觉到热而不会烫伤.当烘干箱或烤炉里空气达到100℃以上的温度时,往往为了拿放东西,有必要把手伸进去,却并不会烫伤手.这是因为,把手伸进去的时候,外面的冷空气附在手表面也被带了进去,形成一层保护膜,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因此直接接触手的空气不会马上达到100℃以上的温度.因此在两三秒钟内手不会被烫伤.但若把手伸入100℃的沸水里,手周围的气体股被水排挤掉,由于没有保护膜,10OC的沸水直接…  相似文献   

9.
多种气体性质实验演示器浙江省德清县第一中学(313200)李熙平一、证明氯化氢易溶于水的“喷泉”实验此实验常因收集氯化氢的烧瓶不干燥或空气潮湿而失败。现改用氯化铵和浓硫酸为反应物。实验时在氯化铵瓶中加入少量水,利用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可使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0.
王学超 《物理教师》2005,26(10):25-25
初中物理教材或相关辅导材料中有这样一道热现象习题: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沸水更能把人烫伤,其解释是因为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沸水多一个液化放热过程.我认为该题目本身的说法不明确,没有说明被烫面积的大小,水蒸气和沸水的多少.因而,其解释也就不可靠.我们知道,水蒸气或沸水烫伤人是因为它们对人体被烫部分体表放出的热量超过了人体表细胞的承受能力,造成人体表细胞的伤亡.如果说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沸水烫人严重,那么就是说100℃的水蒸气烫人时放出的热量比100℃的沸水烫人时放出的热量多.而物体放出热量的多少不但与物态变化过…  相似文献   

11.
1.炭火炉燃烧炽热时,在往炉膛底的热灰上喷洒少量水的瞬间,炉子的火更旺,这是因为.如果烧去同量的碳,喷洒过水和没有喷洒过水的炭火炉放出的总热量(填是否相同),因为. 2.汞蒸发到空气中有毒.在汞蒸气浓度为10-5kg·m-3的空气中停留1~2天就会发生汞中毒的症状.因此必须采取措施防止汞中毒. (1)万一把汞洒出,可以在溅洒有汞滴处撒一层硫磺粉.写出化学方程式.  相似文献   

12.
水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沸点为100℃(在标准大气压下);蒸发时吸热有致冷作用;凝固(结冰)时会放出热量;比热大、质量相同的物体当降温或升温时将放出或吸收较多的热量.在生活中许多地方都用到水的热学知识,这里举一些我在教学中常用的范例:  相似文献   

13.
大家都知道,带异性电的两块云接近时放出闪电,闪电中因高温使空气体积迅速膨胀、水滴汽化而发出强烈的爆炸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闪电雷鸣”。那么,闪电为什么总是弯弯曲曲的呢?原来当雷雨云移到某处时,云的中下部是强大负电荷中心,云底下相对的地面变成正电荷中心,在云底与地面间形成强大电场。  相似文献   

14.
如何利用学校仅有的实验条件向学生展示一个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 ,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研究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1 当实验第一次出现时 ,尽可能地让学生看得清楚 ,感受得真切。1 1 对于现象在瞬时就消失了的演示实验 ,要重复做几次。现象一现象二现象三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氢气在空气中爆炸 淡蓝色的火团 放出大量的热  以上这三个实验中的现象 ,无论是耀眼的强光、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还是淡蓝色的火团等 ,…  相似文献   

15.
由于夜间近地面气温下降,使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在地面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叫露。如果温度持续降至0℃以下,露滴冻结成冰珠,称为冻露。霜指的是气温降至0℃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或地表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也称为"白霜"。霜冻是指农作物在气温迅速下降到使其遭受危害时的温度。发生霜冻时不一定见到"白霜"。  相似文献   

16.
顾名思义,生物生存在地球表面上的一个薄层,这个薄层就叫做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生存繁衍的惟一家园。除地球之外,目前还没有发现哪个星球上存在生物的迹象,即使离地球最近的月球上,也空气稀薄、没有水,昼夜温差摄氏300多度,根本不适合生物的生存。地球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为所有生物提供了生存必需的基本条件:水、空气、阳光、营养、适宜的温度及一定的生存空间。我们要好好珍惜保护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岩石圈是指地壳的固体部分,它的表层多覆盖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家园;水圈包括所有海域及内陆水域,但大多数海洋生物生活在  相似文献   

17.
一、测定酸碱中和热为什么要用稀溶液? 答:中和热是酸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为什么要指明在稀溶液中呢?  相似文献   

18.
奇怪的现象     
秋末初冬季节,我国北方门窗玻璃的内表面往往附着许多水珠,而外表面则未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同学们知道,气体液化时放出热量.因此降低温度可使气体放热液化.秋末初冬季节,室温一般高于室外气温,而门窗玻璃位于室内与室外交界处,其温度低于室温而高于室外气温.当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凉”的玻璃时,能放出热量降低温度被液化在玻璃内表面上;而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热”的玻璃时,不能放热,因此不能液化.从而出现了上述现象.奇怪的现象@卫荣祥@胡业凤  相似文献   

19.
1、把0℃的水放在0℃的房间里一定不会结冰吗?分析:我们知道在任何温度下,水都能进行蒸发,如果空气中的水蒸气未达到饱和状态时,单位时间内从水面逸出的分子数多于从空气中回到液面的分子数,由于水的温度又和空气的温度相等(均匀0℃),蒸发时无法从空气中吸热,现在水又处在冰点,温度不可降,只有通过部分水的凝固释放的热量来满足蒸发的需要,所以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空气湿度又较小,0℃的水放在0℃的房间里也能够结冰。  相似文献   

20.
1.在空气中点燃甲烷,并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火焰呈明亮的蓝色,烧杯内壁有水滴生成.2.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4.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白色物质.5.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