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前不久,一次监测报告结果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我国7至22岁所有年龄组的男生平均身高低于日本男生1.96厘米,其中7至14岁组更低了2.28厘米……  相似文献   

2.
片段回放: 一、分组探究 (环保小队共有10名同学,男生平均身高142厘米,女生平均身高140厘米,这个小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学生有三种猜想:①141厘米;②高于141而低于142厘米;(勤低于141而高于140厘米。针对学生的三种猜想,黄老师组织学生分组探究)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强调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注重教学效果评价的灵活性,要求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最终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体育意识,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诸方面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兴趣是人类任认知事物和从事各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实际教学中发现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不高,本文试图根据青少年学习体育兴趣的特点,结合新课标的实施要求,对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途径进行探讨,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4.
《辽宁教育》2013,(5X):5-6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2]53号)精神,沈阳市教育局以不断提高学生体质为工作目标,积极探索,不断强化学校体育工作,现就我市在学校体育教  相似文献   

5.
张庆 《现代教学》2011,(10):64-65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体育教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为了准确了解我校体育教学现状,从而真正落实新课程标准以及推动我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我随机抽取预初至初三年级110名学生(男生60人,女生50人)作为具体调查对象,并以我校5名体育教师和部分学生作为访问对象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的一些现状,提出一些体育教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过程中,男生在19岁以前,女生在11~14岁,五项素质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其后增加缓慢,高中时期五项素质基本稳定,此时,高中学生有进行体育选修课的身体素质能力。青少年初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不同气质性格的人对运动项目的兴趣不同,这也使高中体育选修课成为体育  相似文献   

7.
吕云 《教育》2011,(18):60-60
<正>在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为了提高国民素质,体育教学时间都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比例,学生的课外体育运动也丰富多彩。美国的5—12年级学生,每周锻炼时间平均可达15小时。瑞典、加拿大等国家甚至采取发放运动补贴、退税等方式鼓励青少年锻炼。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世纪,我国体育课程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把“健康第一”作为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但是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却在持续下降。究其原因,在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对健康第一的认识;对运动技能的传授的理解;对师生关系的认识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偏差。因此,要不断深化体育课程改革.以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  相似文献   

9.
杨振宁教授曾撰文指出,中国传统教育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强调按部就班,教师循循善诱,学生亦步亦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自我封闭,普遍缺乏科学创新精神c另据(扬子晚报)1999年12月匕日报道:“前不久,一项监测报告结果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我国7至22岁所有年龄组男生的平均身高均低于日本男生,平均低l.96厘米,其中7$14岁低228厘米。IN厘米,这个看似很小的数字。邮折射出我们的教育想、富养方针、体育锻炼等一系列问题。有识之士指出,我们谈论素质教育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可时至今日,许多问题依然故我。在这种陈旧的教育方式中…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在对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能水平、运动技能储备做基本分析、判断的基础上,指出儿童青少年体育不强的确切含义是体能不良和运动技能不济。表明"课程体育"对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不足和不力。通过对家庭体育教育概念的阐释,指出家庭体育教育是儿童青少年终身体育基础之基础,更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中教育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全面的发展。尤其是在体育活动方面,仅仅依赖课内体育活动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体育锻炼和体质健康发展要求,还需要大力发展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培养,学生在长期体育活动中身体素质也会得到进一步强化,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工作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运动模式,建立以青少年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运动模式,创新运动手段和运动方法。引进一些先进的课外体育运动模式,以及多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丰富多彩的运动环境。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试验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探讨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成分与有氧、无氧运动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男生,除水分百分比外的各项身体成分指标均同有氧、无氧运动能力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P<0.01);水分百分比同有氧运动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同无氧运动能力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体育专业大学女生,除体重和脂肪总量外的身体成分总量均同有氧运动能力呈显著正相关(P<0.05),同无氧运动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体重同有氧、无氧运动能力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脂肪总量同有氧运动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同无氧运动能力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各项身体成分百分比均同有氧、无氧运动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男生无氧运动锻炼频率高,非常缺乏有氧运动;女生锻炼程度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体育选项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嘉应学院大学生体育选项课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选项课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的在80%以上,只有1.1%的学生表示很不满意;有65.7%的大学生认为体育课很重要,只有2.7%的大学生认为体育不重要;大学生对体育项目的选择男、女有别,男生大多喜欢参与趣味性、娱乐性、对抗性、激烈性强项目,如篮球、足球、乒乓球和羽毛球等,而女生多选择身体接触少、运动量可大可小的项目,如健美操、羽毛球、乒乓球和武术;影响大学生体育选项课的主要因素是兴趣与爱好(74.3%)、场地器材(23.1%)、运动项目的特点(22.7%)、增进健康(14.2%)、体育考试的难度(11.3%)等;学校场地及器材短缺(64.O%)、所开设的课程不够(41.3%)等是影响体育选项课最主要的两大因素。  相似文献   

14.
采用运动处方和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太原理工大学男生体育干预前后体质状况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体育干预采用运动处方教学和心理调控与辅导同步结合的方式。结果显示:理工科大学男生体育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较,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评价得分有较大提高,SCL-90各因子得分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表明采用运动处方教学和心理健康调控与辅导同步教育是提高理工科大学男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学校体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今天学校体育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素质的高低。中共中央、国务院于去年5月7日向全国发出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这充分说明党和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体育工作都非常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取得很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利用综合的研究方法对株洲市城区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动机等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态度是比较积极的,具有较强的体育运动倾向,男生对体育活动的态度明显好于女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频度与意识上男生明显高于女生。中学生对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比较高,对现有的运动项目(如篮球,排球,足球,长跑,羽毛球,舞蹈,乒乓球,体操,武术等)的兴趣比较集中,并且女生兴趣的稳定性要高于男生;保持身体健康和增强体质仍是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最主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是以身体锻炼为基本手段的特殊的教育活动。随着学生年龄增长 ,在高中阶段 ,男女生的身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心理因素都发生很大的变化 ,表现出不同的机能特点。因此 ,有必要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 ,将男女生进行分组教学 ,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实现。从运动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高中学生由少年时期半幼稚、半成熟阶段向逐渐成熟阶段过渡 ,这一时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不断发展 ,个人的情感变化多端 ,男女学生对不同的体育运动表现出不同的兴趣和态度 ,男生多喜欢大负荷的竞技性强的运动 ;女生则喜…  相似文献   

18.
李凤 《家教指南》2003,(1):26-27
第一讲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与营养入小学学习至12岁小学毕业为小学学龄期儿童,或称小学生。这一阶段儿童体格生长速度较前更趋平稳,较少患病。体重每年约增加2千克,身高每年增长5.8厘米—6.5厘米。但到小学高年级即五六年级(10—12岁)时,部分儿童已进入青春前期,体格生长进入第2次发育加速期,每年平均体重增加可高达4千克—6千克,身材也突然长高,每年平均可长7厘米—8厘米。女孩进入青春发育期一般较男孩早2年左右,故小学高年级女生平均体重、身高常超过男生,而后又被男生超过。小学生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较…  相似文献   

19.
《云南教育》2008,(19):28-28
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积极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的通知(试行)》(教督[2008]3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决定从2008年起开展全省中小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评估。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今天,国务院在这里召开“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工作,陈至立国务委员将作重要讲话。刚刚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央7号文件)和不久前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重要批示,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巨大关怀,[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