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继平 《考试周刊》2011,(29):92-92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之际,更应关注数学课堂教学这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2.
数学能力宏观上看有两个层面,一是"独立创造"具有社会价值的数学新成果的能力,一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数学"的能力。对于中学数学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无疑是首要任务,因为这是学生将来学习数学、运用数学、进行数学创新的基础。但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却是数学的运用与创新。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探索,没有了探索,任何学科都会失去灵魂。  相似文献   

3.
陈明 《考试周刊》2011,(16):9-9
数学"分题型"、"多题一解"、"一题多解"、"举一反三"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相似文献   

4.
陶志成 《时代教育》2010,(9):229-229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创新学习已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数学的"创新学习"是一种以人为本,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5.
郑少波 《考试周刊》2010,(36):101-101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是模仿、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改的今天,总体目标明确提出:"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见,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必须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深入挖掘教材资源,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感觉到"创新"的需要,并乐于"创新"、大胆"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把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过程,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作为实施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单一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方式,要采用多种创新方式,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轻松地获得新知。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借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精神以及创新精神等等,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那么怎么落实呢?在90年代开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比较好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强调了学生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精神,让学生获得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曾一针见血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面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这是与美国学生的主要差距.”我认为这一评价非常中肯、切中时弊.那么我们的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怎样失去的呢?根本原因在于教育本身,负担太重——考试频繁、资料繁多、死记硬背、作业机械重复,磨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数学现象的好奇心,题海战术几乎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参加数学活动几乎是一种被动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许观娣 《师道》2009,(11):36-36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任何数学知识,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它的模型。"这说明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现实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地指出:"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让课堂教学生活化,让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1.
狄小彬 《考试周刊》2010,(33):76-77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多给学生创设有利于创新的学习情境,采取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变"学会"为"会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沈菊萍 《考试周刊》2011,(40):61-61
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各类学校都把利用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数学教育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好"的课题引入尤为重要。发现和探索是学生在精神世界中的一种特别强烈的需要,有了这一需求之后学生才能有兴趣,进而才能有创新。而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好的情境、依托好的实例,对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至关重要。下面我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造性运用教材中的引入,提高教学效率,结合实际教学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陆维拉 《考试周刊》2011,(37):79-79
课程标准认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探究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活动形式,恰能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课堂是教师施教、学生求知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真正发挥这主渠道的作用,变接受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的关键在教师。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不仅要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勇于创新的意识。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陈敏 《考试周刊》2011,(37):78-78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独特作用。"并创造性地提出了过程性目标:"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曾一针见血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面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这是与美国学生的主要差距。”  相似文献   

16.
《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这就是说数学的课堂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利用数学知识这个载体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思维的创新是思维品质的最高层次,只有多种品质协调一致发生作用,才能有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7.
潘文忠 《考试周刊》2011,(81):78-78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并把它摆在新课程六个核心概念中的首要位置,可见理解"数感"这个概念,并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程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简单地说,数感就是把实际问题与数学联系起来,它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也可以说数感是一种数学素养。良好的数感的建立能使学生会用数学知识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并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学知识建立起联系,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相似文献   

18.
以无穷级数这一章教学内容为例,探讨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极限""、比较""、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更好地领会数学内容和数学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数学这门科学从根本上体现了一种探究精神,探究性学习是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旨在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由学生独立自主或小组合作地经历一系列有价值的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下面就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主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数学呢?一、从基础知识着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新观念、新思想。新观念中不仅包含对事物的新认识、新思想,而且包含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