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养成教育保证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的保障。目前,学校、教师、家长对养成教育的重视不够。三者应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养成高尚的道德品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未来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肖玉英 《小学生》2013,(5):54-54
相关研究表明:对于幼儿来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获取知识重要很多。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就是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决定着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是幼儿在未来社会生活中是否幸福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幼儿来说,养成教育主要包括:爱祖国、懂礼貌、讲卫生等等多个方面。那么,究竟如何在幼儿教育中有效践行养成教育呢?下面,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我谈几点看法。一、为幼儿树立好榜样要想有效践行养成教育,教师必须要为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即教师需要从自身言行做起,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的言传身教。但凡是要求幼儿做  相似文献   

3.
一、养成教育的内容(一)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聋生的养成教育是以聋生的身体素质养成、心理素质养成、思想品德养成、行为习惯养成和生活能力养成等为基本内容的教育。聋生的素质教育是否有成效是以聋生养成的行为习惯为表征的。  相似文献   

4.
从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抓起金树侠荆震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重视养成教育,要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抓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一是规范教育与管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我们的做法是在熟记规范的基础上每月总结规范落实情况,并实行循环红旗制。一...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要“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也就是说,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要重在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幼儿阶段是人生的起始阶段,“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明对幼儿的教育而言,养成教育尤其重要。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期“特别策划”栏目组织了一组稿件,试图从理论到实践对幼儿的“养成教育”作一个较全面而深入的梳理,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陈军剑 《考试周刊》2010,(5):220-221
本文针对日前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表现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探讨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质,讨论了在中职教育中,重视激励的作用,引导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强化规范。常抓不懈,促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经常化;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配合。创造良好的行为养成环境等加强中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张银根 《考试周刊》2008,(3):210-211
养成教育须从小抓起,须从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抓起.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使学生得到熏陶,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纠正不良习惯;充分利用社区、家庭教育资源,配合学校齐抓共管,形成制度,进一步为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基础;实践活动是孩子认识的基础和源泉,更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学生能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同时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须持之以恒,教师须首先率先垂范,更须从点滴的小处入手,才能更好地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这一指示精神,我们昌图县教育局开始注重把实施养成教育作为推动和深化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几年来,我们在养成教育工作上做了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这一指示精神,我们昌图县教育局开始注重把实施养成教育作为推动和深化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几年来,我们在养成教育工作上做了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10.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思想品德课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阵地。而养成教育又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教学目标。因此,只有打好思想品德行为形成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才能增强养成教育的力度一、抓住情感点,打好行为养成的思想基础。道德感情是人们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高级情感,它是学生养成良好行为的智力支持。“只有对之有情,才能付之以行。”教学中应做到情感交融,深入意境,引起共鸣。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来教育学生,抓住契机,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以促使行为养成。如在教学《为人正直》…  相似文献   

11.
宋志国 《课外阅读》2011,(10):370-370
中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中小学阶段的教育。班主任是一个教学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的工作,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健康成长,影响着他们一生的生活道路。班主任应该从多个角度开展德育工作,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2.
<正>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养成教育强调教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重视学生思想品德的熏陶,也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需求,尊重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一个人的养成教育是需要家庭的引导、学校的教育以及社会对于个人的影响逐渐形成一个相对让人满意的结果的,大量的史实证明养成教育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我认为这里的行为习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习习惯,二是语言习惯,三是思维习惯。在养成教育方面,班主任的作用很大,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检验班主任工作是否到位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检验一个班级是否有朝气、有秩序、有凝聚力,要考察细节,细节最能考验一个班级的软实力。而软实力的形成源于好习惯,也就是养成教育,尤其是一年级,学生年纪小,随意性大,是养成教育的起点,更应注重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4.
王坚 《林区教学》2014,(10):82-83
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光荣任务,针对生源现状,矫正学生不良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职业学校的职责所在。基于中职学生的素质状况以及养成教育的紧迫性,在中职学校德育中,要重视德育活动的作用,引导学生从自我做起;强化规范,常抓不懈,促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经常化,创造良好的行为养成环境,从而有助于中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对于小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加强对小学生文明礼貌和行为的训练,促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国也对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并于1991年8月20日正式颁布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小学生现阶段教育中,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对策来引导小学生养好行为习惯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更好地研究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本文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提出了几点参考性的应对策略,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未来成为一个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期的特别关注,我们与广大家长探讨儿童习惯养成问题。 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四项主要任务之一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还提出,对小学生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培养良好习惯。其实,从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到当代的教育领导人,都格外重视习惯养成教育。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一语道出了儿童教育的真谛:“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以良好的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家庭教育最核心的课题。孩子在自身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受到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影响习惯莽成主要是家庭、学校、同伴群体、大众传播媒介这四种环境或因素。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对孩子习惯养成的影响最多,最大。因此,父母应充分认识培养孩子形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意义,掌握培养好习惯和纠正不良习惯的原则和方法,为孩子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基础教育阶段是一个人发育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养成开始,一点一滴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加强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8.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成才的前提条件。在小学阶段进行养成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学校应开展养成教育,使学生通过系列活动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为未来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教育未来公民“学会做人 ,学会关心 ,学会学习 ,学会生活” ,是整个教育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德育方面 ,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主要是良好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它应与思想品德课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等四个方面有机结合 ,使诸教育围绕养成教育目标 ,优化教育方法 ,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一、养成教育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结合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由知到行形成正确行为品德 ,需从道德认知出发。思想品德课是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激发道德情感和行为动机的重要阵地。把握“纲”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我国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根据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以全面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为目的,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求学生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活动激发兴趣,规范行为,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和个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