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从思潮背景、编辑理念、引进现代主义思潮的意义三个方面来论述《现代》。论述在20世纪20年代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多种文学思潮近十年的积淀之上,《现代》以多重"现代"的编辑理念创刊,介绍世界文学、推动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人民文学》一度被誉为“国刊”。该刊的地位与使命使其对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思潮颇为关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现实主义文学的主体地位受到冲击,尤其在90年代,《人民文学》期待的现实主义宏大叙事作品匮乏,“现实主义冲击波”的出现回应了该刊的呼唤,从而受到刊物的大力支持。《人民文学》对“现实主义冲击波”采取了包容的态度,在扶持其成长为90年代文坛重要的文学潮流的同时,也遮蔽了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族文学关注人生、教化社会的强大思想传统与西方近代现实主义文学精神的交汇,使得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历程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决定着新时代中国民族文学的基本风貌。现代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滥觞于19世纪末科学主义语境中的"写实"风潮。"五四"十年中,鲁迅、文学研究会及乡土文学作家群引领风潮的小说创作完成了现实主义文学"经典化"模式的历史性铸造,标志着20世纪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美学精神的凝成。经30—40年代的多元化发展,50—70年代的政治蜕化,世纪末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潮浸润下,现实主义文学重新恢复她应有的美学品格。直面人生、以积极干预社会—政治文明构建为历史使命,成为中国民族文学标志性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族文学关注人生、教化社会的强大思想传统与西方近代现实主义文学精神的交汇.使得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历程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决定着新时代中国民族文学的基本风貌。现代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滥觞于19世纪末科学主义语境中的“写实”风潮。“五四”十年中,鲁迅、文学研究会及乡土文学作家群引领风潮的小说创作完成了现实主义文学“经典化”模式的历史性铸造。标志着20世纪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美学精神的凝成.经30—40年代的多元化发展.50—70年代的政治蜕化,世纪末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潮浸润下,现实主义文学重新恢复她应有的美学品格。直面人生、以积极干预社会一政治文明构建为历史使命。成为中国民族文学标志性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5.
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现代主义思潮的背景下,废名的小说创作出现了新的迹象和新的蕴含,一改以往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手法,大胆走向现代主义,使三者有机地结合。这正是他极具前卫和先锋意识地运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样式和创作手法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中国文学是一种以现实主义思潮为主体的近代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虽然也接受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但这种影响的发展与背景都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巨大差距。诗歌的现代主义倾向似乎大于小说与戏剧,故常被人们用来横向比较。然而中国的现代主义诗歌则是在思维不到位的前提下问世的,取形似而弃神同,最终只能使我们意识到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对于现代人文意识的主观排斥,严重阻碍了中国诗歌的现代化进程。现代主义,将是21世纪中国文学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纵观20世纪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的主流意识始终居其要位。作为主流意识的现实主义文学,是在中国古典传统现实主义,欧州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三大理论的渊源流变与整合中,构筑了其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五四"以来的中国现当代小说对欧美文学思潮的借鉴是积极的、主动地吸纳,"有意味地模仿"。文学作品中隐含的国家民族主义的权力话语欲望,使西方文学中作为主体的个性意识在中国现当代小说中被民族意识所遮蔽,现实主义成为主要思潮。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借鉴,是现当代小说现实主义主潮中的一种变奏,它的消长起伏隐喻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欧美文学思潮渗入的阶段性特征,展示着20世纪中国文学在开放语境中的自我丰富与文化断裂。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概念和定义的出现,不仅是20世纪俄罗斯-苏联文学中的一件大事,而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中国文学的观念、理论批评和创作,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纵观“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文坛近70年的理论行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文学在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它的接受和评价是截然不同的。中国文学为认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实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命运,是检测中国文学和俄苏文学关系的一张晴雨表,并从特定层面显示出20世纪中国文学自身演变发展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0.
“伤痕美术”是20世纪70年代末“文革”结束后产生的、与伤痕文学相对应的美术创作思潮。“伤痕美术”唤醒了画家内心深处久违的、被压抑已久的现实主义情结,使画家开始发自内心地关注和表现刚刚经历过剧烈社会运动的中国现实和大时代里普通人的命运。“伤痕美术”作为一次文艺创作领域的思想解放运动,对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现当代艺术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并对以后即将到来的乡土现实主义绘画乃至“85美术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巨大,它深深地渗透于中国文人的血液中,以致无论现代作家的创作主题和心理怎样变化,其作品都会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通过分析文学与政治、文学与人格的关系,以及史传传统等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写作如何打通两岸三地界线是一难题,或可通过观察和描述包括"三民主义文艺"、"自由派"、"现代主义"等新文学思潮脉络在当代、两岸的断续延展情况,来切近20世纪两岸文学整合研究的目标。以鲁迅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批判传统在当代大陆并未真正得到承续,反而在台湾由陈映真等加以传承,为上述思路提供了又一实例。两岸文学差异颇大,但有差异,台湾文学才能对中国文学整体做出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寻根文学     
<正>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寻根文学"是一次文学寻找自我的思潮,其特点一是寻找民族文化、民族文学的自我,二是寻找作家的个性自我。从宏观上说,它表现为现实主义时期文学进程中一种必然的深化,表现为对  相似文献   

14.
文学主体性是20世纪中国文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20世纪中国文论发展的转折点与里程碑。七八十年代的文学主体性理论对文学创作影响很大,但学者们更多的是对文学主体性在中国的论争及建构的阐释,而常常忽视对文学主体性思潮发展历程的梳理。因此本文从史实出发论述七八十年代文学主体性思潮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5.
“五四”以来的中国现当代小说对欧美文学思潮的借鉴是积极的、主动地吸纲,“有意味地模仿”。文学作品中隐含的国家民族主义的权力话语欲望,使西方文学中作为主体的个性意识在中国现当代小说中被民族意识所遮蔽,现实主义成为主要思潮。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借鉴,是现当代小说现实主义主潮中的一种变奏,它的消长起伏隐喻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欧美文学思潮渗入的阶段性特征,展示着20世纪中国文学在开放语境中的自我丰富与文化断裂。  相似文献   

16.
现实主义文学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思潮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法国文学中自然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的影响.文章从三个方面,即关注人生的社会主题、突出典型人物的心理刻画、注重宏大结构和客观冷静描写,分析了法国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文学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的西方文坛,可谓流派纷呈,五光十色。传统现实主义不甘沉寂,于30至40年代掀起复兴之势;现代主义思潮演变不断,其作品之多、体系之庞杂,迅速占领了文艺舞台的大半江山。加上东方文艺的突飞猛进,前苏联随着“解冻思潮”而来的创作繁荣,整个世界文学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景观,在整体文艺潮流的涌动中,美国文学算得上其中的佼佼者,在20世纪的文学史页中,留下了浓抹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8.
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世界文学中影响巨大的思潮景观。现代主义小说体现出寓言化特征。这种创作对中国新时期小说创作影响显著,中国新世纪小说也强化了寓言化并产生不少典型文本。寓言本质是寓教于乐,寓言化小说的“教”与“乐”的内涵和表现更为丰富复杂,有独特的“叙述结构”。寓言化小说显示了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自觉融合。  相似文献   

19.
"现实主义重构论"作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理论潮流,最早诞生于《时代文学》的"现实主义重构论讨论专辑"."现实主义冲击波"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文学》《人民文学》所推介的带有"新义"的创作潮流.一个代表20世纪90年代"现实主义"讨论的主要理论潮流,一个代表"现实主义"的主要创作倾向.理论阐释和创作实践上的对照...  相似文献   

20.
现实主义文学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思潮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法国文学中自然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的影响。文章从三个方面,即关注人生的社会主题、突出典型人物的心理刻画、注重宏大结构和客观冷静描写,分析了法国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文学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