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发现者行动组’要做什么呢?”丁朵朵性急地问。“准备一个日记本!”孟壮壮胸有成竹地说,“再准备好一个发现的脑子,还有,准备好去发现的全部感官:眼睛、鼻子、耳朵、双手、双脚……”“这些都带齐了!”宁墩儿晃动着眼镜,故意挥挥手,跺跺脚,还挤了挤小眼睛。大家立即笑起来。“我们来查一查词典,了解‘发现’的真实含义。”孟壮壮从书包里掏出一本比砖头还厚的《现代汉语词典》来。“到词典里去发现什么呀?”米拉拉失望地说。我用胳膊碰了一下米拉拉,要他安静。孟壮壮翻开那本大词典,说:“现在,请把词典里对‘发现’这个词的解释,抄…  相似文献   

2.
这天课间休息,教语文的柳老师忽然叫我和孟壮壮、米拉拉,一块儿到她办公室去。“你们看看,上次的作文,你们是怎么审题的?你们写的是有意义的事吗?主题是什么?”柳老师把三本作文本递到我们面前。上周的作文题目叫《记一件有意义的事》,我写的是观察黑天鹅的事情。我们不敢抬头看柳老师。“审题”呀,“主题”呀,都是柳老师上作文时最喜欢强调的。我在写作文时,尽写那些观察过程中有趣的事情,把题目中的“有意义”三个字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大概孟壮壮和米拉拉写的作文也差不多吧,真是难兄难弟。“这篇作文,你们都要重写!”柳老师说,“别玩疯了…  相似文献   

3.
“无聊!”我对好友说。“我也是!”她对我伸伸舌头,“痛苦”的面部表情让我知道我们是同志。“无聊!”我对老师说。“这不应该是你们中学生的心态,你们应该是太阳,活力四射,朝气蓬勃……”老师的话几乎要让我晕倒,使我很后悔对老  相似文献   

4.
上学期开学不久,老师发下两本《小学生导刊》,并且说:“你们将会迎来一位新朋友,他将带你们走进一个奇妙的世界。”同学们找到了“小发现者在行动”系列故事。哇,田小禾和他的同学们的发现太有意思了,还邀请我们加入“发现者先锋组”呢。老师鼓励我们留心观察,学会发现。于是,班上每节语文课前三分钟的“想说就说”,就成了我们这帮“小发现者”展示发现的舞台。开始,我们只是到讲台上说“昨天妈妈给我炒了鸡蛋,我很高兴。“”爷爷摔伤了胳膊,我很伤心。”等很简单的事情。一天,陈仁站在黑板前,好久说不出话来。突然,他指着班长王颖大叫起来…  相似文献   

5.
我六岁的时候就上学了,在小学里,我认识了我的启蒙老师——薛老师。薛老师不仅教会了我许多知识,还让我懂得了做人要守信用。那是在我上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轮到我和几个同学值周。等我去了以后,发现值周老师刚好就是我最喜欢的薛老师,我心里真高兴!就这样,每天我都和薛老师一起值周。到星期四那天的时候,薛老师对我们说:“这一周你们辛苦了,明天你们汇报完之后到我办公室来,我给你们带我自己做的草莓罐头吃!”当时听了这话,我们都不知道薛老师是当真的还是随便说说,因为我们经常听有的老师说什“么带你们出去玩“”给你们带好吃的”之类的…  相似文献   

6.
张老师到我家去过。”“张老师也到我家玩过。”孩子们边玩玩具边漫不经心地说着。这时吕倩茹走到我身边说 :“张老师 ,你为什么不到我家去做客 ,有好几个小朋友都说你到他们家去了。”我摸了摸她的头 ,让她坐到了我身边 ,又招呼其他小朋友过来 ,我们围坐在一起聊了起来。“小朋友 ,你们喜欢老师到你们家做客吗?”“喜欢。”“前几天 ,张老师已经去过好几个小朋友的家了 ,还有好多小朋友的家张老师过几天再去 ,你们欢迎吗?”“欢迎。”“那么 ,小朋友知道张老师到你们家干什么吗?”“做客。”“对 ,小朋友只说对了一点 ,还有一点 ,张老师…  相似文献   

7.
老师的脸     
我的班主任高老师脸圆圆的,她每天总是笑眯眯地呵护着每个同学。不过,高老师有时也像魔术大师一样会变脸。昨天上语文课,高老师让我和陈思婷站起来,很严肃地问“:这次考试,分数出来了,你们俩定的目标是考多少分?”我偷偷瞄了高老师一眼,发现她的脸阴沉沉的,就像要下雨一样,我觉得大事不妙,不敢回答。高老师微微一笑,说:“要有自信呀!”我们心中有了底,异口同声地说“:100分!”这时,老师的脸雨过天晴,露出了慈母般的笑容,伸出大拇指说“:恭喜你们的目标实现了,更值得表扬的是你们有自信心!”听到老师的表扬,我们高兴地笑了!老师的话让我明白…  相似文献   

8.
你们、我们     
蒋老师给我们上第一堂课,一上课,她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下了“你们”、“我们”这两个词语。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老师笑着说:“同学们,猜猜看,老师在想什么?”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因为没人敢肯定,自己想的就是老师在想的。  相似文献   

9.
儿子的班主任生病住院了,我问他:“老师病了,你们同学有没有哭啊?你们有没有去医院看看老师呢?”儿子很冷淡地说:“我不知道别人会不会去,我是不想去的,我只知道现在的代课老师很好,我们都很喜欢她。”  相似文献   

10.
《学前教育》2006,(7):56-57
“老师,小玉又抓人了!”随着孩子们的叫声,我发现历历捂着脸哭,坐在一旁的小玉一脸的无辜。我赶紧走过去,小玉着急地解释着:“我喜欢她!”我对她说:“喜欢别人也不能抓人啊,别人喜欢你,可是没有抓你,抓人是不对的!”她不再吭声了,显得很无奈。这是她第五次抓伤小朋友了,被抓伤的幼儿家长都有意见了,建议这样的孩子应该单坐。小玉的爸爸对我说:“老师,真不好意思,总是给你们添麻烦,要不让她单坐几天吧!”既然她的家长这样说了,我就把小玉调到老师旁边的小桌子单坐。游戏时,让她自己在桌上玩玩具,每当这个时候,她总会向一起玩的小朋友投去羡慕的目光,看到这些我心里酸酸的,同时思考自己的做法到底对不对:小玉毕竟是个孩子,这样会不会伤她的自尊心,但是就这样让她回去再抓伤别人怎么办?  相似文献   

11.
<正>第十四章雪中行我和刘宝很快就到了我们村西面的老眼村,打听到了赵老师的家。敲开门,刘宝毕恭毕敬地对赵老师的爱人说:“师母好,我们找赵老师。”这声“师母”不但把我喊愣了,把赵老师的爱人也喊愣了。等明白过来后,赵老师的爱人“嘎嘎嘎”地大笑起来。她对刘宝说:“从来没人这么喊过我,把我叫蒙了。你们赵老师去县里了,找他有事?”  相似文献   

12.
心海导航小笛姐姐的话:不知道多少次收到这样的来信了:“小笛姐姐,老师把我们的来信统一扣在手上,一个月后集中分发,还得拆开让他先看,确认‘没问题’再交给我们。”“小笛姐姐,我的日记是锁在抽屉里的。可是,妈妈趁我不在家时偷看了它。她怎么可以这样?”“小笛姐姐,你回信时千万不要按我留给你的地址寄,让好朋友转给我,因为学校不准我们通信。”……读着这些来信,我的心情很沉重。尽管你们已经有了自己的“隐私”意识,并且开始懂得要保护自己的“隐私权”不受侵犯,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你们显得那样无能为力。我知道,在不…  相似文献   

13.
黄老师十分重视幼儿的口语练习,她上的课要求明确、讲得生动、注意练习。一只玩具鸡在桌上嘣嘣嘣嘣,一边跳着,一边吃米,黄老师问孩子:“这是什么?”“这是小吱(Zi)。”黄老师说:“这是小鸡,你们听我是怎么说鸡的,ji、ji、ji。”小朋友个个睁大了眼睛看着、听着,“你们跟着老师说,ji、ji、ji。”课堂上发出了小朋友的练习声。“你们知道小鸡是怎样叫的?”叽叽叽……”黄老师又拿出了头饰说:“现在我做鸡妈妈,你们都是我的小鸡,妈妈要听小鸡说‘小鸡小鸡叫叽叽’,看哪只小鸡说得最好听。”她  相似文献   

14.
惊天鼓声     
蒙大侠一手挎面玲珑小鼓,一手持支毛笔走了进来。我在想,大侠葫芦里又要卖什么药?他说:“先来个敲鼓训练吧。”老师以毛笔为鼓槌,敲着鼓面,让我们A组跟着节奏用手在桌面敲。“咚,咚……”节奏很稳定。敲着敲着,节奏快了,但没到万马奔腾的境界。敲完了桌面,我们得到的奖励是10分——看来我们敲得还不错。我仿佛听到长长的桌子委屈地说:“哎呀,你们怎么用手掌来拍呀,不是该敲的吗?可把我的头给拍坏了。”说着似乎还嘟着嘴摸了一下“受伤”部位——头。我和蔼可亲地对它说:“你呀,就委屈一下吧。不过嘛,10分,10分耶,你不高兴吗?”桌子像是吃了…  相似文献   

15.
刚回到家,女儿就问我:“妈妈,为什么你不是我们幼儿园的老师?”我说:“为什么忽然想起让妈妈当老师呢?”“妈妈,你不知道,月月的妈妈是老师,她妈妈每天都来看她,给她送好吃的东西。而且,月月与我们玩玩具的时候,总要我们让她,如果谁不让着她,她就会警告我们:我妈妈是老师,我妈妈会帮我的。”带着羡慕、委屈的神情,女儿开始诉说她想让我当幼儿园老师的一大堆理由……确实,幼儿园的老师也是凡人,与普通人一样,她同样担任着教师、母亲、妻子等多重角色。老师去探望自己的孩子无可厚非,天经地义。但是,过多关注、照顾自己的孩子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这学期,我新接了六年级一个班的语文课。第一次改到柳莹同学的作文《记一件难忘的事》时,我一眼就看出她的作文是抄袭的。思虑较有代表性的作文,加上柳莹的这篇,然后,先把前面的几个作者叫到了办公室,我对他们说“:你们的作文写得很有特色,老师打算推荐给大家,不过,这次不是老师来朗读,而是让你们自己来朗读。现在,你们就把作文拿回去读通读熟,明天朗读给全班同学听,让大家也点评点评。”接着,我又单独把柳莹叫过来,我对她说:“刚才老师已经叫了好几位同学去准备明天读他们的优秀作文了,老师感觉你的这篇也很不错,所以,你也准备一下!”她没…  相似文献   

17.
让我给你们念一段伊丽莎白·库布勒·罗丝在她最后一本书《死亡:人生的最后阶段》中所写的话,她说: “重要的是弄清楚我们是否完全了解自己或者知道我们死时会怎样,我们的目的是要按人的模式成长,要在我们中间比较,要发现我们自己,要在  相似文献   

18.
一、启发谈话式 上作文课,一位老师这样导入:“同学们,我们相处好久了,我喜欢大家,看样子,你们也挺喜欢我,我很感动。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总想对大家说,可总不好意思说。”学生催促道:“你说!你说!”这位老师说:“我想去你们家走走,可是不知道该怎么走?”:“一石激起千重浪。”顿时,同学们把各自的双手举得高高,老师听完几位同学的叙述后说:“你们这么多人,我怎么能记住呢?要不这样,你们把‘去你家要怎样走’用文字表达下来好吗?”说罢,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老师,我家这样走》……  相似文献   

19.
女儿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年龄虽不大,但常常提出一些希奇古怪的问题,让你猝不及防,前不久,她突然向我“发难”:“爸爸,您常对我说撒谎的孩子是坏孩子,可是昨天我看了电影《刘胡兰》,敌人要刘胡兰说出谁是共产党员,刘胡兰明明知道,可她却骗敌人说不知道,这不是撒谎吗?难道刘胡兰是坏人吗?还是我们老师说的,雷  相似文献   

20.
我对她说这些,是要她明白怎么保护自己,不要让自己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女儿来加拿大的第一个暑假,为了快速提高她的英文,我让她去读英文补习班,那时她11岁。一天她放学回家说:“妈妈,今天老师问我们谁有男朋友或女朋友。当我说我没有男朋友的时候,老师惊奇地问‘为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