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声权 《世界文化》2006,(12):16-17
盖达尔是苏联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他的许多作品早在苏联时期就享有盛名,而且在历经大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名气不衰,常读常新。最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作品要数《铁木儿和他的队伍》、《远方》、《军事秘密》、《天蓝色的杯子》、《鼓手的命运》、《丘克和盖克》等。正如作家本人说的,“儿童是我的心灵,儿童是我的作品的主题……”2004年,盖达尔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俄罗斯青年诗人巴维尔·科尔帕科夫在儿童杂志《篝火》撰文写道:“苏联儿童是在读他的小说中长大的。”最后,诗人在文章的煞尾,激情奔放地号召孩子们:“读一读这些书,陶醉在遥远年代的…  相似文献   

2.
张乃光 《大理文化》2013,(12):100-104
我是相信“缘”这个东西的,这体悟来自于与一份杂志的关系。这份杂志就是《大理文化》。 “缘”之“源”,应该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某一天,供职于大理州文化局、亦师亦友的尹明举先生用极度兴奋的声音告诉我,大理准备办一个刊物,省里已经批下来了,叫《大理文化》。这个刊物.以后可以发表一些文学艺术类的作品了。  相似文献   

3.
最近疯狂迷恋上了巴西作家保罗·科埃略的作品,陆续读了他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我坐在帕德拉河畔哭泣》、《第五座山》,而后竟然神奇地在图书馆几乎发霉的旧书架上偶遇这本《韦罗妮卡决定去死》,虽然是同一作家的作品,但这个书名一直让我考虑要不要去读,看来书名的第一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阅读。但这样的偶遇让我决定放下心中对“去死”这样一个书名的耿耿于怀,  相似文献   

4.
谈《三国演义》中“忠义智勇”的道德观念王志武我是搞《三国演义》教学与研究的,所以许多大学生及读者、观众看了电视剧《三国演义》后,向我提出不少问题,要我谈谈自己的看法,其中提得最多的是如何看待作品中所宣扬的"忠、义、智、勇"这些道德观念的问题。诚然,在...  相似文献   

5.
由上海市总工会、市文广局、市文联、市作家协会共同主办的第2届上海市“五一文化奖”,于2月29日颁奖。朱铁武、陈佩君、汤昭智3人分别荣获报告文学奖、散文奖和诗歌奖的金奖。朱铁武获报告文学金奖的作品为《凤凰涅桀》,童孟侯获报告文学银奖,作品为《“穷街”女所长》,王祖毅和徐志康分别获报告文学铜奖,王的作品为《太平洋的“吉祥使者”》,徐的作品为《滴水穿石,以柔克刚》。陈佩君获散文金奖的作品为《一座大手笔的隧桥》,李宗贤获散文银奖,作品为《弄堂春秋》。  相似文献   

6.
《上海文化年鉴》2012,(1):34-34
根据蓝鲸民生小说改编的曲艺作品专场《OK民生》被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搬上了黄浦剧场“上海笑天地”的舞台,4月起每周末对公众演出。作家蓝鲸是“民生文学”作家的代表人物,创作了《夜雨》、《熊主任》、《看医生》等大量反映民生的短篇小说,作品网络点击量高。  相似文献   

7.
“我曾讨厌写这本书,”多丽丝·莱辛说,“那真是高度紧张的劳动。小说脱稿后,我又感到由衷的高兴。写作显然是一件令人烦恼的事情,因为它会触及我内心的痛楚。”莱辛夫人正在谈论其新作——她的第35部作品——《第五个孩子》。评论家们称这部小说为“小典范”。作品以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期间的英国市郊为背景,描写的是,一对幸福恩爱的夫妻养育着四个孩子,妻子出乎意料地又身怀六甲,这是个  相似文献   

8.
舞台艺术     
舞台艺术综述 上海舞台艺术创作与演出继续保持良好势头,精品、优品和新品不断涌现。新创作剧目有越剧《画皮》、沪剧《胭脂盒》、话剧《大哥》、《资本·论》、《我爱桃花》等41部,音乐舞蹈杂技作品有舞剧《周璇》、《马可·波罗——最后的使命》,歌剧《咏·别》、杂技《镜界》等大小节目共70个,一批精品、优品、新品剧目诞生,特别是在国家的各类艺术比赛和展演中取得骄人成绩,昆剧精华版《长生殿》获文化部第13届“文华大奖”(榜首)和“文华单项奖”,京剧《成败萧何》获第13届“文华大奖”和4个“文华单项奖”,  相似文献   

9.
《中外文化交流》2010,(1):16-17
“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四大主题之一的“中国与世界”部分的重要展项——中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吴作人先生的专题展《吴作人展》10月15日在布鲁塞尔市政厅开幕,共展出吴作人近百幅作品,既有《任重道远》《齐白石像》和《熊猫》等经典作品,也包括他在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期间的珍贵作品。  相似文献   

10.
二○○六年九月十八日,我到揚州博物館看了幾幅“揚州八怪”的書畫作品,今按照我一貫提倡的書畫印章證史的方法,寫了幾條筆記,供海內外對“八怪”有興趣者參考。李鱓、李觶二名清汪望《揚州畫苑錄》說:“怪以八名”。自注:“如李復堂、嘯村之類”。大家都知道李復堂名鱓。從他流傳下來的作品看,有署名李鱓者,也有署名李解者。以我在揚州博物館所見的五幅有年代的李復堂作品為例:  相似文献   

11.
张充 《世界文化》2012,(11):25-27
说起泰国,人们首先会想到那旖旎的热带风光,风格迥异的风情民俗以及独有的佛国特色。近年来的新马泰旅游的兴起,加深了人们对这个神秘过度的了解。当然由影帝周润发主演的《安娜与国王》对泰国的历史文化宣传人们也记忆深刻。然在在长期与泰国人交往以及访问泰国的过程中,我却发现泰国人对此片不“感冒”,有时甚至是嗤之以鼻。通过对与《安娜与国王》相关的资料进行查阅和整理,发现原来有关“安娜与国王”的作品并非仅有1999年周润发版电影作品这一部,而且大多数的相关作品却是命运多舛。  相似文献   

12.
陈文林 《世界文化》2012,(12):27-29
《一个人的好天气》是日本2007年第136届芥川奖的夺冠作品。作者青山七惠是典型的日本“80后”女作家,也是最年轻的川端康成文学奖获得者。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中文版《一个人的好天气》的时候,封面的最上方赫然标着两行字:“飞特族的青春告白”,“2007年芥川奖夺冠作品,日本最受瞩目畅销小说”。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网》访谈节目《文化名人访》邀请参加2014年“中国当代作品译介研修对接计划”的3位翻译家——美国《红杉林》杂志主编吕红、德国慕尼黑应用语言大学教授吴漠汀和加拿大枫叶出版社长桑宜川,共同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如何“走出去”。  相似文献   

14.
王彬 《世界文化》2005,(9):43-45
在老师布置我们阅读《百年孤独》这部作品任务的时候,我刚好在“研读”这个作品,同室一位朋友看这本书时极力向我们推荐,令我们惊奇的是平常稍显保守的她竞然称这样一本充斥着乱伦、血腥的书“值得一看”。于是我们纷纷成为这本书的读,而且关于它的讨论也占据了整整一个星期的寝室夜话。  相似文献   

15.
《客家》杂志社的傅风龙先生日前转来一封信。写信人是深圳的女画家万伶。她在信中说:“我先后两次去福建采风,以客家化为题材创作了系列油画。《客家》杂志丰富的内容吸引了我,特寄上几张作品照片给贵刊……”信写得朴实无华,简洁明了,对《客家》杂志的殷殷之情跃然纸上。再看画,因是翻拍的照片,尺幅不大,然而其别出匠心的画面构图和富于表现力的笔触,  相似文献   

16.
12月,文化部第14届全国音乐作品(合唱、室内乐)评奖结果揭晓,上海市共有10部作品获奖。上海作曲家徐孟东的室内乐《惊梦》获“文华音乐作品创作”一等奖;上海音乐学院陈明志的《苍山如海》、刘健的《乒乓与球》、肖克来提·亚森的《赛乃姆》、陆培的《春天之歌》4部作品分别获“室内乐作品优秀奖”。合唱部分获奖作品为:上海作曲家徐景新的《铁军之歌》(二等奖);上海音乐学院徐坚强的《春之声》(三等奖);上海音乐学院叶国辉的《早春》、田艺苗的《听风·载芟》、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日本著名作家西村寿行的作品大量涌入,中国读书市场一时间言必称西村寿行。本来,这名字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几乎人人都曾听说过他笔下“杜丘冬人”、“真由美”、“矢村警长”和“横路敬二”等人的名字。电影《追捕》(原题《快渡过那愤怒的河》)、电视剧《犬笛》(原题《女儿唤我去遥远的地方》)在我国赢得了广大的观众,几乎妇孺皆知。到1990年,西村寿行已经整60岁了,但他身体健朗,爱好室外活动。他在日本列岛及东南亚久负盛名。日本评论界称他是“现代通俗文学界的核心人  相似文献   

18.
《上海文化年鉴》2012,(1):110-111
第21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于11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新闻界庆祝第12届中国记者节大会上接受表彰。在第21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上海共有8件作品获奖。其中,《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联合采写的系列报道《上海世博会纪略》,《解放日报》新闻名专栏“解放分析”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19.
由上海文广局主办、市群艺馆承办的2008“上海之春”新人新作暨“第13届上海十月歌会”评选活动,于5月10~13日在艺海剧院举行。全市有近120个新创作的文艺作品在区县和系统复赛的基础上,参加了市级评选,市共组织了7场比赛。经专家评选,共有81个作品获奖。其中,男女声二重唱《梦之旅》等17个音乐类作品、《编》等9个舞蹈类作品、男声表演唱《梅花章》等5个曲艺类作品、小品《实话实说》8个戏剧类作品获得优秀新人新作奖,还有42个作品获得新人新作奖。2008年全市群文创作与以往相比,原创作品在内容上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题材更具广泛性。  相似文献   

20.
赵文心 《世界文化》2007,(12):22-23
翻开《法兰西组曲》,读了全书的第一句“天热了,巴黎人想。”我便把书合上,迟迟不想打开。在我的阅读经验里,极少有作品在故事的开端便攥住我的心。一部描写二战期间法国经受战争痛苦的作品以这么简单而又蕴含丰富的句子开启,巴黎人的命运之旅将走向何方?我得读下去,于是便有了这篇札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