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生如何运用网络手段获取信息、甄别信息、利用信息,支持合作学习和终身学习,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已成为网络信息素养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中学生网络信息素养培养可以通过构建网络课程、关注日常教学、发展创新能力等3种模式开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教育已经从单纯的计算机技术教育阶段,发展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因此,新课标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该设立信息技术技能训练与信息素养培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开设符合培养学生信息素养需求的课程内容;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结构形式。这就对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3.
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为核心的信息素养,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当前,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一方面以信息技术课程建构学生的信息素养内部结构;另一方面.在其他课程中渗透信息技术,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建构学生信息素养的外在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4.
探析高职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信息素养是我国未来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文章提出对高职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应以信息技术教育为基础,以信息能力、信息伦理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在各门课程教学中注重大学生信息伦理道德、文化、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发展,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张燕芬 《考试周刊》2009,(5):218-219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如何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也成为了人生一个生动而富有挑战性的课题。笔者所任教的生物学科新课标强调通过课程实施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可见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自然成了基础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6.
信息素养是当代人适应社会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课程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主要课程,特别是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时期,需要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引领高中生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逐渐提高信息素养,满足高中生的综合素养发展需求。基于此,本文从主动获取信息意识、分析问题的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数字化学习能力及自我认识的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阐述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有效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进步,数字素养与技能成为学生必备的一种素养和能力,而中小学校必须成为数字素养教育和信息科技课程的主阵地。《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阐述,信息科技课程目标需要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信息科技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要求学生通过相关信息课程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计算机技术训练阶段,发展成为与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现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社会,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信息技术必然成为中小学的一门必修课.根据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小学信息技术的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如何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式学习的能力,成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多方面研究,笔者就所获的心得与大家做一下探讨. 信息技术课程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社会、学习化社会.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下面谈谈本人对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1.
所谓信息素养,是个体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及其发展要求所应具备的信息品质、信息知识与信息能力。当前教育领域普遍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信息素养及其培养也成为业内共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以培养信息素养为目标,这既是信息社会的现实要求,也是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必然,更是学生发展的必须。信息技术课已经成为中学一门必修课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设计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呢?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社会,培养青少年具备媒体文本识读能力,成为批判自主性的媒体公民,是社会发展和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校是开展媒体素养教育的主阵地,课程是主要载体,本文从课程发展的角度提出开设媒体素养教育校本课程融入学校教育、媒体素养与学科课程整合融入学校教育和通过社会组织活动(活动课程)融入学校教育,以解决当前媒体素养教育如何融入学校教育的路径问题,并从课程政策应用、教师专业化培训、教学方式灵活应用等方面提出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4.
所谓信息素养,是个体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及其发展要求所应具备的信息品质、信息知识与信息能力。当前教育领域普遍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信息素养及其培养也成为业内其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该文对教师的信息素养内涵进行了探讨,认为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不断的发生变化,教师除了具有信息社会普通公民基本的信息素养之外,还应该具有教师作为一种特殊职业应具有的促进其职业自我发展的信息素养.并且笔者从信息意识和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四个方面对教师的信息素养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人类正处在由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的社会转型期."信息"已成为比黄金、货币和土地更为灵活的财富和权利基础,是当今时代的重要标志.基于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信息素养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中等职业学校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针对信息社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应然之举.  相似文献   

17.
从新课程要求来看,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结合教学实际,笔者谈一下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一些思考与做法.  相似文献   

18.
信息素养是社会对所有公民的要求,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其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关乎整个民族的发展.提出"以兴趣为导向,以课程为基础"的信息素养培养策略,并阐述其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已成为社会公民素养不可缺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计算机技能训练阶段,发展成为与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本文在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的教学基础上,以构建自主探索的教学环境为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20.
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中每个成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而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提升。本文通过对长春市5所高校研究生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效果的调研,分析现阶段该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调整研究生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教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