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环保圈摸爬滚打了10年,对环保的感情无疑是深厚的,而环保也给了我一双"绿色"的眼睛,我用它来观察身边的变化.还记得10年前,环保在中国远没有今天这么"热",当时在经济快速发展,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大干快上的背景下,环保的声音显得弱弱的.回望过去方知今天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2.
2009年末的哥本哈根会议,经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激烈争论,最终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 虽然各方对此态度不一,但正如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的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发改委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在2009中国社科院"城市与高峰论坛"讲话中所说,哥本哈根会议上,全世界的人对于气候变化都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虽然这个会议本身成果有多大说不上,但是最大的成绩就是对于全世界人进行了一场气候变化问题认识知识的普及、认识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感受中国的地位与差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家都会感觉到中国崛起的影响 吴建民 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我就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去了联合国工作.那时到美国的超市去看,真是羡慕的不得了,当时我想中国人哪一天才能发展到这种程度,我这辈子怕是看不着了.那年我32岁.我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前后工作了十年,第一次是1971年到1977年,那时在美国根本看不到中国货.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国际议题背后的舆论争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2月2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落幕当天,美国著名环境经济学家、哈佛大学国际气候协议项目负责人罗伯特·斯塔文斯教授给我发来电子邮件,阐述他对仓促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的评价.在做了长篇深入分析后,斯塔文斯教授总结说:"气候变化政策的国际谈判不是一场短跑比赛,而是一场马拉松角逐."  相似文献   

5.
我的外公外婆都是崇明人,爸爸是撑船的,妈妈是小脚,在家织布.我是老大,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小我3岁,一个小我9岁),还有一个童养媳.当时家里还可以,我读过两年书.小时候崇明还是属于江苏,上海在我们这些乡下人眼里,可是繁华的大都市.我8岁来上海,当时外公外婆和舅舅一家在引翔港的周家湾靠种田生活.我住在舅舅家,也帮着种田.当时住在附近的有本地人,也有崇明人.  相似文献   

6.
吕勇 《声屏世界》2012,(11):194-195
将明锐互动引人中国的第一个因缘始于2002年,当时Don Eperson首次访问中国。在参加由我安排的所有会议后,Don开玩笑说我是明锐互动在中国的第一个员工,我觉得他这么说是出于对我的赞赏。第二个因缘与好耶和明锐互动终止一项合作有关。我们可以很容易找到2006年中期明锐互动与好耶合作的  相似文献   

7.
A.读者来信版的变迁 经历过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人会对当时的读者来信版印象深刻,那时的读者来信版以<人民日报>为代表,在社会上非常有影响.当时刚刚经历过可怕的文化大革命,大多数中国人说话都非常谨慎,所以,看到<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版敢登那么大胆的批评意见,都很吃惊.记得当时我看<人民日报>是先看读者来信版,这几乎是当时能够局部反映群众意见的晴雨表,读者来信版的刊头几个字是篆刻的黑体字,十分醒目,虽然没有今天媒介的各种包装,但是仍然吸引人.大学毕业后,我到人民日报工作的最初一段时间,仍然有先看读者来信版的习惯.  相似文献   

8.
一段激动人心的回忆 黄卫星:郑老师,您曾经作为大学生合唱团的一员参加过《东方红》的演出,对于新中国前三十年的文化有着切身的体会;同时您现在也是颇有声望的新闻传播学者,所以我想您的一些看法应该对于我们今天研究、认识《东方红》有很重要的意义.我想先问一些关于具体细节的问题吧,当年您参加的大学生合唱团大概有多少人? 郑保卫:当时舞台两边,一边有五六百人,大约有1000多人,包括工人和大学生.整个《东方红》演出人员共有3500人. 黄卫星: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参加排练的? 郑保卫:我是九月份开始排练的. 黄卫星:您记得《东方红》总共演出大概演了多少场? 郑保卫:演了几十场吧,我还真记不住具体数字了.当时总理经常来看演出.前面的演出主要是给来中国访问的外国领导人看,向他们展示和宣传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9.
王淳华 《传媒》2001,(4):37-38
两年前我第一次去海湾,当时唐师曾刚出院不久,应阿曼苏丹国邀请,到位于海湾口上的马斯克特养病.那是我第一次去阿拉伯国家,我当时就发现,阿拉伯人对摄影很反感.  相似文献   

10.
儒雅绅士     
5、6年前,在中国广告节的颁奖典礼上,第一次见到赵总,当时赵总的翩翩风采和绅士风度就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觉得人与人的缘分特别奇怪,有的人见过无数次,却总也记不住,可有的人只要见一次就会留下很深的记忆,我和赵总就属于后者。记得在第一次的活动中,他耐心、和蔼并无私的把自己的朋友和熟人介绍给我这个广告圈里的新人,当时的我还对广告界一  相似文献   

11.
孟久成 《传媒》2001,(3):35
家用电脑,在中国是80年代末期悄然兴起的,记得黑龙江省作协买第一台微机在当时是件大事、神圣事,为此还专门派人进京学习。我当时对微机有种莫名的敬  相似文献   

12.
与<环球经典名曲导读>一见钟情 2004年年底,我是从昔日的学长,当时任环球唱片公司中国首席代表周瑞康先生那里见到了<理查·施特劳斯>,那是第一本英文版环球系列唱片.唱片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那本厚重的说明书,和里面图文并茂的解说,特别引人人胜,也就从那时起我对这个选题一见钟情了.  相似文献   

13.
多年前在喀布尔,我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阿富汗塔利班的存在.2004年6月10日凌晨,中铁建十四局在阿富汗北部城市昆都士附近的一个公路项目营地遭袭,导致11名中国工人死亡,4人重伤.我当时是新华社驻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分社首席记者.为增援报道,我于12日乘飞机抵达喀布尔,踏上了战乱频频的阿富汗土地.那时,我住在喀布尔一家中国人开的只有10多间客房的小旅馆里.旅馆24小时都有手持步枪的两名保安守门,感觉比较安全.但就在完成报道任务即将返回伊斯兰堡的前一天晚上,我在旅馆突然听到爆炸声,后来听说那是塔利班武装分子从附近山上向美国大使馆发射火箭弹,但没有命中目标,也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4.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著名讲话,是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同志第二次访苏时,对当时莫斯科的中国留学生和实习生讲的,至今整整50年.这个讲话,后来被广泛传达,"文化革命"中,还被配乐成歌.所以,50岁以上的人,大都还能记得,并因此受到极大鼓舞.当时我有幸厕身3500位听众队伍中,至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5.
我出生于一个教师家庭,父母双方,祖辈几代都是教书人.1977年我有幸赶上国家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后的首批高考,从知青点直接跨人了师范院校,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如愿圆了我当教师的梦.记得当时,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要当一辈子光荣的人民教师!何曾想,在学校干得正欢之时,我却因故调动了工作,离开了我酷爱的教学岗位,调往我先生当时工作的中科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当上了一名图书馆员,而且,这一行,我一干就是26年.  相似文献   

16.
让高铁飞     
前不久我看到凤凰卫视播出的一个画面,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次演说中说提醒美国人要有一种紧迫感,他说,现在最快的火车已经在中国出现了。我当时心头一热,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记得还是20多年前,我一个很好的朋友在美国留学几年回来,我们一起小聚。席间,我就问起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如何,朋友告诉我说,因相距遥远,关国知道中国这个地方的人不多,因为单词相同的原因,有的还以为是说瓷器。  相似文献   

17.
《兰台内外》2011,(3):63-63
30年前,我开了一家饭馆,当时被媒体称为中国第一家个体饭馆。其实,我当时是穷怕了,才折腾出来的。 我和老伴育有5个子女,那时候,最头疼的就是孩子们围着我喊“妈,我饿”。穷则思变:我曾有多年厨师经历,老伴也在工厂当炊事员,两个人都能烧一手好菜,于是我就有了凭自己手艺开个饭馆的想法。  相似文献   

18.
英国的李约瑟博士(Dr.Joseph Needham,1900~1995)是多数文化人熟知的科学史巨匠、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上海科学界以前有不少他的故友.在艰苦的抗战岁月及新中国成立后,李约瑟先后八次访华,并多次前来上海.他编写的世界上第一部《中国科学技术史》巨著为中国古代科学“正名”作出过重大贡献,并受到新中国三代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从1974年搜集第一份李约瑟资料时算起,我的“李约瑟情缘”已经持续40余年.当时作为一名军医的我,在《参考消息》上读到李约瑟在香港中文大学发表关于中国古代科学的长篇演讲.后来,我的后半生与这位科学巨匠结缘,一路走到今天.我的古史兴趣自来甚浓,便发愿要深入研究这位百科全书式的传奇人物.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图书评论》2010,(9):68-68
学过中国近代史的人,对茶叶与鸦片这两种东西,恐怕是五味杂陈。因为这两样东西在近代史上给我们中国人留下太多的惨痛。在全球化的今天,作者以全球史的角度,通过茶叶与鸦片这两种商品,来看当时的中国是如何被卷入世界经济漩涡,并陷入危机的。  相似文献   

20.
靠自学充实自己的一等功英雄 1986年11月18日,宋永奎16岁,当兵来到北京."我是总政文工团的,到部队后做通信员,也就是送‘鸡毛信'的.彭丽媛、杨洪基当时都是我的战友,彭丽媛当时就住我们斜对门,她人不错,我立功后不居功自傲就是受她的影响.1999年我再到北京时,还曾和爱人去找过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