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徽文化是徽州人在不断发展进程当中积累的全部物质精神财富。徽文化有着怎样的特点?乡村治理又能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本文将提出几点徽文化关于乡村治理的利用价值,旨在道出徽文化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让徽文化的保护传承得到更多重视。  相似文献   

2.
文章总结了索风营发电厂在开发利用水电资源的同时大力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开创"绿色文化",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改变思想观念,提高对人与自然、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关系的认识的经验.提出只有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胡滨  李禧娟 《文化学刊》2022,(8):108-111
古代生态哲学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人类生存离不开自然资源。没有自然资源,人类就无法生存和发展。古代生态哲学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自然也就肯定了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客观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古代生态哲学视角下分析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理论对新时代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薄其明 《职业圈》2013,(24):70-70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其前提是了解人。基础是尊重人。核心是关心人,途径是激励人,目的是凝聚人。企业要努力发挥工会组织的优势,积极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和引导。一、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必然要求。企业要想在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中从事生产经营。关键在发展,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一是做到思想观念的引导。引导职工转变观念,顾全大局,正确对待个人利益与企业改革发展的关系,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教育职能,不断加强职工思想教育,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5.
绿色消费     
吕闻 《生态文化》2001,(2):62-62
在生态意识的推动下,人们为了过健康的生活,越来越青睐于“绿色产品”,绿色消费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并随之出现了“绿色食品”、“绿色产品”、“生态旅游”、“生态时装”等等符合生态意识,保护生态环境的生产和生活趋势。返朴归真已是人类在疯狂地虐待了自然并受到自然的惩罚开始醒悟后最迫切的意愿和行动。生态和绿色称谓的兴起,表明了现代人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正在向着贴近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向变化和发展。对自身生态环境的关心使人们产生了绿色消费的需求,这种消费导向引来了一系列的市场变化,使绿色产品渗透和占领市场。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高级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可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从人的本质力量和自然生态本体来看,人对自然的改造实质上就是主体对客体的改造。人化自然与自在自然的和谐关系即是主体与客体矛盾的统一。构建人与本体自然的和谐关系贵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统筹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本体自然和谐双赢。  相似文献   

8.
英国典型的自然环境与文化特征是绿色的田野。绿色田野在英国代表自然的哲学含义,这是英国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儿童文学作品的主题。英国的绿色田野,丰富的自然环境与英国的哲学人文思想共同构成英国人的纯真的诗意家园。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化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适应生态文明的新型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满族传统生态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渔猎生活中,满族及其先民形成了包含敬畏自然、感恩自然、顺应自然、万物平等以及对自然资源取用有度的传统生态文化理念。满族传统生态文化理念的现实启示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生态理念,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普及生态美学思想,提升全民生态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0.
一、荒漠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功能 1.荒漠生态系统很脆弱。流域上游人工绿洲的形成与发展常以流域下游天然绿洲大面积荒漠化为代价。荒漠生态系统自然条件恶劣,在严酷自然环境下所形成的荒漠植被类型结构简单,生态功能脆弱,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下,生态环境的小幅波动即可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1.
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推广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探讨了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2.
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推广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探讨了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3.
罗宾·阿特弗尔德的生物中心主义思想是对前生物中心主义者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工业革命之后,经济发展迅速的同时,环境的破坏愈来愈严重,人类在寻求自身利益之下,不惜以自然为代价,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导致的环境问题愈来愈多。阿特弗尔德提出了生物的道德关怀程度,生物内在价值和利益的提升以及拯救自然和满足人类需要的冲突选择的思想内容。通过与泰勒、史怀泽等人的思想比较,发现其思想特征主要有三大体现:个体论、生物利益选择的强可操作性和动物道德关怀的扩展。阿特弗尔德生物中心主义思想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它对我们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较强的现实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4.
唐芳 《职业圈》2011,(5):89-90
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  相似文献   

16.
张帝 《生态文化》2011,(4):28-28
生态文化,是人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的概括,是人在与自然相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信念、价值理想、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以尊重自然、敬慕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核心的生态文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全面、深刻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贯彻“三个代表”,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一林、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庄子》内篇中的生态思想是一种大生态观,包括精神生态思想、自然生态思想和社会生态思想,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思想系统。其中精神生态思想是根本思想,按照庄子的观点,实现个人健康的精神生态的根本之道是忘掉小我,通过心斋、坐忘达到大我的状态,取消与他人、与他物的界限,与道为一。如此可达到与自我的和谐,实现精神生态的健康,可保持、恢复、建设自然生态环境,并能实现社会生态的和谐,最终成就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他人的和谐。  相似文献   

19.
当代女性创作,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女性创作,以集群的方式展示出道家生态思想的和谐之美。女作家在"物我齐一"的生态情怀、守愚为智的生态人格,以及"见素抱朴"的生态伦理等三个向度上对道家生态思想的传承和哲学思考,不仅显示了女作家对传统道家文化的回溯和坚守,构建了一个人类与自然和谐相融、人与人平等互爱的传统美学基础上的生态乌托邦,而且女作家通过自己的创作反过来阐释、丰富了道家文化的内涵,赋予道家思想与时俱进的现代意义,显示了道家文化与新时期女性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需要深刻认识和把握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人类对传统自然观进行反思的结果,是在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呼唤中形成的。正确理解与把握生态自然观关于人与自然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的价值,人对于自然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统筹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