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转型时期,我国面临社会失范的危机现状即国人信仰匮乏、宗教信仰的难规范以及道德信仰式微,使法律信仰承担了规整社会失范行为、填补国人精神空缺、维系国人精神纯正的重任。培植国民法律信仰成为一种必要。法律信仰的培植需要明确法律信仰的基本要求:塑造法律可被信仰的静态和动态品质、符合具备法律信仰的心理基础以及契合法律信仰与传统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卫 《职业圈》2014,(31):52-53
一个企业家做到—定程度,内心就要经过不断的修炼才能找到前进的驱动力,这种来自企业家的成长动力又是推动企业这个组织去成长的必要因素。我之前谈了不少关于创新、变革、服务等方面的内容,现在我想和大家谈谈与之配套的软环境——信仰、文化和道德。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建立了以"绝对精神"为前提的"绝对主体"。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抽象性",变革了黑格尔的"理性实体",用"感性主体"超越了黑格尔的理性主体。但是,费尔巴哈的"直观"方法导致他的"感性主体"脱离了社会历史现实。马克思用"感性实践活动"改造了费尔巴哈的"感性存在",进而完成了对以黑格尔及费尔巴哈为主体思想的双重超越,实现了在唯物史观立场上对"主体性"思想的实践变革。  相似文献   

4.
梅山地区信仰的女神众多,如桃源洞女神、梅嫦神、白氏娘娘、梅婆蒂主、唧唧女、三霄娘娘等。这些女神信仰体现了原始的母权内涵:女神们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敢于追求爱情;勇力过人;有领导、管理才能,社会地位高;有强大的生殖能力。这种原始母权内涵的形成和女性自身独特的生育能力与梅山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梅山地区女性在祭祀中所处的位置有密切关系。该文主要研究梅山地区女神信仰所蕴含的原始母权内涵,并探究其成因,期望助力地方文化的繁荣,促进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同时帮助大众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精神,从而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5.
朱光潜翻译黑格尔的《美学》受到家庭环境的、个人求学道路以及自然美的影响。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朱光潜开始翻译该书,一方面是研究黑格尔美学基本原理、《西方美学史》的需要,同时是建立中国美学学科的需要。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朱光潜翻译的该书第一卷出版,第二卷书稿在"文革"中抄走,重新找到后,他悄悄的继续翻译,并完成了黑格尔《美学》第二卷和第三卷的翻译,"文革"结束后,该书三卷出版。该书的翻译是研究黑格尔哲学体系的需要,对了解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尹明善 《职业圈》2011,(13):46-47
科学经营得讲究方法,也就是科学的方法。当然,方法有千条万条,我以我的经验重点推荐三条:第一,量力而行;第二,资本运作;第三,走出去。  相似文献   

7.
科学经营得讲究方法,也就是科学的方法。当然,方法有千条万条,我以我的经验重点推荐三条:第一,量力而行;第二,资本运作;第三,走出去。  相似文献   

8.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一书中站在"思辨哲学"的立场,对康德的道德哲学从三个领域进行了批判。第一,批判了康德的"自由意志"的抽象性,认为意志只有"外化",才能成为有限的意志,才会是真正的自由意志。第二,在对于"权利"的理解上,黑格尔认为康德只认识到了外在方面,其对于权利的划分是"混乱"的,反对康德将婚姻视为"契约"。第三,黑格尔认为康德的"动机"说会造成一种片面的主观道德,主张动机和结果应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不同时代的人类学家都希冀找到一些普遍性的规律。通过对社会事实的不同回答,我们会发现不同学者所提出的理论都有其特色。本文以克利福德·格尔茨的《文化的阐释》、蔡华的《人思之人》以及克利福德·格尔茨为蔡华的民族志《无父无夫的社会:中国纳人》所写的书评等材料为核心,对克利福德·格尔茨的阐释理论和蔡华的信仰理论进行比较,从中可以发现二人的共同主张和分歧,以及二人对人类学未来发展预见的不同旨趣。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间的庙宇重修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与文化现象,这与民间信仰活动的复兴直接相关。但是,以往的研究大都执着于从观念与制度的层面上来探究民间信仰的复兴,而对庙宇重修这一重要的因素尚缺乏足够的重视,似乎它仅仅是民间信仰复兴的结果和表征而已。本文试图从民间庙宇的社会生命这个角度来重新审视民间信仰复兴的内在机制,并希望阐明如下观点:作为民间信仰活动得以展开的地方,庙宇在特定的条件下,通过将不同的人、事、物吸纳进来而具有了社会生命,民间庙宇的重修源自这种社会生命的本色及其变化,又反过来推动了民间信仰的复兴。  相似文献   

11.
黄飞 《文化学刊》2015,(1):59-62
电影《转山》改编自谢旺霖的同名畅销小说,由大陆导演杜家毅执导完成。影片围绕滇藏线这条骑行者心目中的神圣之路,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在行走中寻找信仰的故事。基于此,分析电影《转山》的主题思想与影像表达。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作为培养国家战略人才的重要基地,现已逐步成为宗教文化宣传和宗教势力渗透的重要场所。高校青年教师和大学生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不断以开放的思维去探索和发现未知领域,青年群体的信仰,亦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宗教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正逐步走进大学校园的课堂,并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大学生关注。新形势下,青年教师和大学生清醒、客观、正确地认识宗教及宗教信仰,对高校统战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的观点中来讨论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正确把握真理与价值的统一,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也将真理与价值结合起来。真理与价值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是唯物史观的根本方法,还是社会进步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伴随现代社会结构转型所凸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之矛盾如何化解"的时代疾患作为黑格尔国家与法哲学中的核心论题被深刻指认,并为马克思所洞见和承袭,其作为马克思哲学中持续在场的问题视域与价值范导,构成了促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概念最为根本的问题背景及马克思转入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深层动因。同时,这一哲学问题的接力过程无疑亦显示了黑格尔哲学对于马克思哲学建构难以截断的启发性关联,并使马克思哲学中隐在的政治哲学资源由以因之开显。  相似文献   

16.
信仰是一切价值观念中最重要、最根本的精神现象,在整个价值观念中居于统摄地位。信仰以其独特的价值功能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引导和激励人的思想、情感和行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民众的价值观产生了很大变化,而其中十分普遍且非常复杂的就是人们信仰观念的变化。如信仰形式从一元主导到多元并存、信仰认同从外界社会到个人内心、信仰态度从狂热崇拜到理性反思,这些转变的背后蕴藏着深刻的价值取向问题。面对信仰转型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我们有必要在理性分析其产生根源的基础上,前瞻性地展望未来民众信仰的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指引人们的信仰观念在更高的水平上与社会发展达到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民间信仰影响着中国社会大多数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和社会关系,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可以提供一个考察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基层角度。在我国辽南一山区村落里一直保持着狐信仰,并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成因、活动方式及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8.
道教信仰与中国民间口头叙事文学刘守华道教的信仰与追求什么是道教?可以说至今尚无一个十分确切为各方所完全认同的定义。按照我的理解,道教学说的中心就是对“道”的信仰与探求。“道者,虚无之至真,变化之玄伎也”。道家把天地人视为一体,着力探求贯串其中的道,认...  相似文献   

19.
对麦克白的既往评价中,一类观点将其看作权力欲望的奴仆、杀人如麻的恶魔,进而批判他的血腥暴行;另一类观点将麦克白看作伟大的悲剧英雄,歌颂他突破束缚的壮举。笔者利用黑格尔美学中的“理念”和“情境”概念,对照辩证的正—反—合三阶段,具体分析麦克白在不同情境下的动作,辩证地提出了对于麦克白人物形象的人文思考,得出对其形象的辩证认识:既非恶魔也非英雄,作为一个人,麦克白有着强大的自我意志和对人类的高贵认识,不懈追求自由和超越,但他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毁灭了自己,也折损了人的高贵。  相似文献   

20.
五台山相传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受到佛教徒乃至民众广泛的信仰和崇拜,在唐宋时期尤为鼎盛。唐宋时期的《古清凉传》、《广清凉传》、《续清凉传》,是三部与佛教圣地五台山有关的佛教史书,被称为《清凉三传》,三传详细记载和描述了五台山文殊信仰。本文以《清凉三传》为本体,对文殊信仰的形成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