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子与赫拉克利特最早提出了关于世界本体的概念,分别为"道"与"逻各斯"。这两个概念虽有共同性,但其差别却是根本性的。从本体论上看,"道"是无形无象无具体事物规定性的"无"的存在,而"逻各斯"却是一种"有"的存在。从认识论上看,老子强调,"道"是无法用语言把握与认识的,是不可言说的,必须通过整体性的体悟方能认识;而"逻各斯"恰好相反,是可以言说的,通过理性的概念分析,能够对其理解与认识;从价值论上看,老子强调"道法自然",人要自然无为;但赫拉克利特却高扬人的理性,使人充满自主精神。理清"道"与"逻各斯"之间的差别,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中西哲学的特点以及各自的局限,以便更好地会通中西哲学。  相似文献   

2.
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道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本源性的,也是本体性的,更是一种超越性的。这种超越性的道不仅仅是关于宇宙自然真际的考察,其落实处还是在于现实的人生、在于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在于个体生命的超越之途。老子的道论不仅在于对形上本体的探讨、在于对对象世界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在于对人的生存体验的关注的结果,而这一点也正是美学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3.
老子人生哲学的超世情绪和顺世精神各有妙用。他的超世情绪,有一种把人引向未来、引向高远的精神力量;他的顺世精神,则可以使人知足常乐,从而起到一种精神安慰的作用。老子所主张的"重身轻物""少私寡欲""守柔处弱""为而不争"等处世哲学,提出了一种与儒家完全不同的理想境界和人生态度,而这种超越的、解脱的理想境界和人生态度,正是儒家鞭长莫及的。这本身就说明老子的人生哲学不仅是一种解脱之道,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是救治儒家思想弊端的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4.
春秋时代的老子是我国最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和观点主要集中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是"道",他用"道"来说明世界万物产生的根源及运动变化的规律。道是客观存在的,又是虚无的。"道"是万事万物的总根源,孕育万物。"反着,道之动。"在老子的思想里,一切事物都是相反相成,一分为二的,对立的双方是会互相转化的,这种物极必反的微明之理,正是提升个人品质、治理国家的最好修为。"无为"即是道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5.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与儒家“中庸”的差别首先就体现在两者是在东西方哲学不同思维方式下建立起来的。在两者的逻辑立足点上,亚里士多德从人的理性出发,从人的道德理智出发,推导出了“中道”才是最好的行为,是符合德性的,并且只有做符合“中道”的行为,才能获得德性;而先秦儒家则从人的道德情感出发,认为人有向善的本性,进一步为完善人的“善性”才走向“中庸”。两者德性观方面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德性的起始途径方面,亚里士多德更加强调的是人的实现活动,而儒家则重视家国天下一体的道德原则;在德性的先天性和后天性方面,亚里士多德更加强调德性的后天生成性,而儒家更加强调德性的先天赋予性;在具体德性生成路径方面,亚里士多德更加强调实践的作用,而儒家则偏重于学习体悟。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道德经》的剖析,力图阐释老子所宗尚的"道"实乃"自然之道",或者说一定程度上二者确有同一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老子"自然之道"美学内涵的三个主要特征:以烘云托月的反衬手法揭示"道体"所推崇的"真";以正反两种态度强调与"大道""规律"同一即为"善",反之即为"恶";通过倡导"朴""拙""啬"等观念,突显其反对人为矫饰、扭捏造作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7.
"天理"是理学中的最高标准,是普遍、客观、永恒的"理",包括天道、物理、性理、义理四类。"良知"是心学中的最高标准,是人内在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体系,其作为意识结构中的一个独立部分,具有对意念活动指导、监督、评价、判断的作用。王阳明说"良知即天理",将理学中的"天理"偷换成了心学中的"天理",可二者并不相同,理学的"天理"是外在于人类的,是高于人类的存在,而心学之"良知"则是内在于人类的,是人自身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作为先秦著名代表人物之一的墨子,“兼相爱”是他思想中最为关键的核心,这一核心又离不开他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交相利”。在墨子思想里这两者可以说是以“兼相爱”为本质起点,以“交相利”为表现,它们借助“义”融合在了一起,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并以博爱的功利原则展现出来。对这两者关系的探讨将有助于多角度、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墨子思想,从而更为清楚地看到当时的社会状况,使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具体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君子"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最开始指的是当政者,发号施令者,后来逐渐被赋予道德内涵。"道"与"德"两者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其实是两个不同但相互联系的范畴。"道"既是君子为人处事原则之中总结和抽象出的规律性范畴,又是君子立身立德的终极根据。而"德"是君子在人际交往之中的道德纲目,又是君子自身的善心善性以及价值取向的体现,其最终指向的是对"道"的体悟。  相似文献   

10.
老子和庄子都提到"道不可言",认为在道与言之间存在一个悖论。其实"言—象—道:道寓象中,言象意道"的"象"思维模式,正是中国古人的诗性智慧所在,中国的传统文学与绘画都秉承了这一点。在灵动鲜活的"象"中,蕴藉着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蕴,也即"大道"。老庄之所以言论不休者,皆是以言语造象,以象意道。  相似文献   

11.
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在刘勰的文学思想之言说中可赋予全新的含义:道可以被言说,但必须以非同寻常的言说方式。故刘勰意义上的"道可道,非常道"可转换为"道可道,如何道":前一个"道"系指刘勰文学思想之本原(源),即儒道释三家思想文化;后两个"道"则指刘勰文学思想的言说方式。刘勰以自然喻道,以梦释儒,以体示佛,其对"道"的非常之"道"给予当下文学思想之言说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清华简《保训》自公布以来,有关简文中出现的四个"中"字引发的争议就未曾间断,先后出现十余种不同观点,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李学勤先生等简文整理者所持的"中道说",即将"中"解释为一种抽象的近似于儒家中正、中庸、中和等观念的道德理念,是后世儒家道统说"道"的滥觞。虽然"中道说"相对于其他各说具有更强的整体解释力,但也存在着一些不易理解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保训》之"中"的传承与儒家"中道"传承的关系方面,具体包括《保训》的传"中"序列与先秦儒家"中道"传承顺序之间的矛盾,以及《保训》的传"中"方式与先秦儒家"中道"传承方式之间的矛盾。本文试图通过探究《保训》中的"河"与上甲微的儒家圣王身份,以及《保训》中"求"与"假"两种特殊的传"中"方式,为解决上述矛盾提供一些新思路和新线索。  相似文献   

13.
海登·怀特把传统的历史科学定性为一种叙事,"其内容为杜撰的与发现到的参半,并由具有当下观念和意识形态立场之工作者,在各种反观性的层次上操作所建构出来的"。学界长期以来把老子的政治主张核心理解为"小国寡民",并且把其理解为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这显然是不正确的。本文对"小国寡民"进行了梳理与考辨,认为怀特的历史主张能够解释这种误区的形成,是一种"原始的"踪迹转化成带有意识形态的思想史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老子的女性观近年引起诸多学者重视,因其文多重雌母、阴柔、卑弱而被人视作女性哲学。但老子思想源自男性经验,有将雌母对象化、客体化之嫌,体现的还是男权中心论思想。他赞美的阴性品质也并非以之为贵,在价值观上,老子依然贵阳,以阴为本的女性观其实还是基于男权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马琳 《职业圈》2008,(3):85-85
环境的变化使得“授权”成为管理的必然,中国百家之祖老子的许多哲学思想对当代企业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文章通过对老子的哲学思想的分析,提出了有效“授权”的三大原则。  相似文献   

16.
“中国思想”是中国话语权的根基,是“外宣”的“水之源,木之本”。所谓“中国思想”,指的是既符合人类时代要求、又符合中国发展需要,从古今中外汲取养分而成的现代“中国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致虚"和"守静"是老子提出的两种心灵修养功夫。老子认为这两种功夫相辅相成,都是对于清静自然之心境的极致追求,亦是对于道体之本然的复归。只有达到"虚"的极致才能够与道体之本然相合,只有对"静"的专一笃守才能使心灵返归于"虚"的极致。老子认为,通过这样的一个"损之又损"的"为道"过程,心灵可以渐趋于纯净无杂,回归于虚无清静的道体之中。  相似文献   

18.
范蠡作为履践道家哲学思想先驱式的人物,继承了老子的天道观思想,将"阴阳"的观念引入天道,这就使老子原始素朴的天道思想有了形而下层面的落实。范蠡以"天道阴阳"思想为指导,在"因""时"两论作为具体实践方法论准则的基础上,强化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认识到矛盾双方对立转化的哲学智慧,并将其运用到商业思维中,最终获得成功。范蠡上承老子,下启黄老,作为推动道家理论学说分化传承的重要人物,其哲学智慧思想值得后世发掘和传承。  相似文献   

19.
黄征  周慧 《文化学刊》2016,(4):44-51
本文针对近期媒体与某些专家提出来的"林阴道"为"林荫道"之误的说法作了批驳,用文字学的造字原理和汉字发展史"阴"早于"荫""林阴"早于"林荫"的历史事实充分证明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林阴道"一词不误。  相似文献   

20.
老子、庄子的"反"道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反向性"思维方法的体现与运用。"反"是"道"最基本的运动特性。它包含了生成、对反、回归的"三"反含义。生成是从无到有,是朴散为器,是文明的器化运作;对反是对立面相互依存和物极必反,是阴阳互动,虚实相生;回归是从有入无,是文明的归藏、归潜、归化,是与道俱化。道的"三"反也是万物的自性有他,是向他而化。在"三"反中,老子更注重方法上的"对反"策略,庄子更注重人性的"回归"主题。从回归主题看,"反"又具有生命死亡、人性回返、回环往复的三重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