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院校的社团建设也随着社会的需要在不断的变革,社团的成立与建设通常都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与爱好,由学生自行建立。学生在高校社团的交往活动中,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思政教育的作用。故此,文章将进一步探究高等院校社团的建立与学生思政教育,以期为我国的高校社团建设与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作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过程中,互联网线上教育模式可以随时随地参与,进而强化了高等院校思政教育的功能,切实增强了高等院校思政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基于此,分析在互联网领域中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以及建设路径,对于提高高校思政教育质量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社会的建设发展对于人才的能力及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高校辅导员教师作为思政教育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借助网络平台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价值及意义。简要分析高等院校辅导员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并论述高等院校辅导员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创新的必要性,基于以上分析内容,提出高等院校辅导员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旨在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新的环境变化,教育任务和目标随之改变。为适应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要求、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高等院校应结合社会环境变化与发展趋势,围绕思政教育展开创新研究。思政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核心部分,重要性不言而喻。这要求高等院校认清思政教育工作形势,洞悉思政教育核心任务,以立德树人为主导,推进思政教育改革,增强思政教育针对性与现实性,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只有将教育的理念、教育的政策、教育的内容以及教育过程中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及时的反馈给学生,把握好社会和生活对于现实生活所产生的实际影响,构建起社会、个人生活以及家庭之间的多方面的联合式教育平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学生思政教育的主体思想,才能够真正的实现高等院校开展思政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立德树人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均推动了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而目前专业课程教学中仍存在思政教育融入度不够等问题。梳理了目前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总结精准课程思政的实施办法。高校专业课程中的课程思政,需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教学理念和课程建设理念,从根本上重视专业教学的育人功能。专业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思政教育的合作机制,完善课程思政的常态化交流机制,保障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7.
构建思政教育推进就业的内容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已成为各高等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思政教育要切实关注学生的就业问题,建立起推进就业工作的有效机制。构建以就业观念、就业道德、就业心理为核心的内容体系,以全程教育、全面教育、多样活动、社会实践、个别指导为主的途径机制,切实推进就业工作,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与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8.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群体思政教育的主要途径,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具有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在高等教育事业持续改革创新的新背景下,高等院校应当结合大学生实际状况,更加积极地探索思政理论课教学规律,从而致力于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目标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全面培养学生的现代社会公民意识。高校教育构建虚拟仿真思政实践课可以促进突破思政课程教学难点,促进和激发学生思政实践课学习兴趣,促进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效果。为此,高等院校要构建综合教育目标,重视创新教育路径,创设持续教育模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辅导员是高等院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辅导员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和水平不足、精力不够、职责定位不清等问题。文章基于大思政视角,综合运用问卷和访谈调查,实证研究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难题。高校要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推动辅导员回归职责本位,加强对辅导员的教育培训,完善辅导员职业规划制度,增加思政教育工作在辅导员考核中的比例,探索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制度建设,不断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育人工作的中心环节。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高等院校思政教育提供了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广阔平台。文章结合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普遍形式与特点,以思政教育队伍主体——辅导员的视角,针对思政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思考、研究。  相似文献   

12.
思政课对于大学生而言是必修课程,当下社会急剧变化与发展,导致各个行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变得越来越高,而目前“双创”教育与课程思政并没有实现有效结合。本文重点观测、探究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具体策略。双创课程既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公共基础必修课,也是高等院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支撑,其课程本质就是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双创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双创教育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围绕设计顶层制度、培养师资队伍、教材培育与建设等方面开展双创课程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3.
结合“测绘保障”专业课程特点,分析了课程思政的需求和意义,着手理论知识和操作实践并行,实现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同行,通过“以史思政、以人思政、以识思政、以践思政”四个渠道,充分挖掘课程思政潜在的内涵,将其生动有趣地融入课堂教学,铺设有效开展“测绘保障”课程思政之路,提出通过多方协作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凝聚团队力量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反馈机制,实现专业能力与德育培养的有机结合,达成“立德树人、德才兼备”的高等院校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为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打造各类课程多位一体的"三全育人"课程体系,上海高校率先举起"课程思政"的旗帜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高等院校在推行"课程思政"过程中,必须抓住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结合学校特色与教育主体的特色寻求突破点,推动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有效实施,从而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功能的育人格局。  相似文献   

15.
谢俊 《高教论坛》2021,(8):8-10
在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叙述方式在思政课理论知识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堵墙,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叙述方式是打通思政课教育教学育人工程“最后一公里”的应有之义。新时代思政课叙述方式的创新,关键在教师,以“讲好中国故事”建构叙述场域、以影视案例增强叙述生动性,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6.
李子骐 《文教资料》2021,(2):116-117
从原有的思政课程转变成课程思政,创建全员育人的思政新格局,真正实现专业课程教育和思政课程教育协同共行,是当前高等院校教学变革的关键方向。本文阐述课程思政观念具有的价值意蕴,分析课程思政在高校育人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基于新时代“课程思政”背景的育人模式改革路径,以期有效促进思政课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高等院校创新教育的重大意义的认识,提出了构建高等院校创新教育立体工程的几点设想:1.建立高等院校创新教育立体工程的思想基础;2.建立一系列新的教育制度;3.构建创新教学体系;4.构建创新教育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等院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措施,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程教育的全过程是课程思政改革的关键。本文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养和教学考核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从而更好地发挥财务管理课程的“隐性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9.
倡导人文关怀,是当前条件下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在实践中,高校思政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人文关怀来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及高校思政教育的具体实践,对人文关怀与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高等院校创新教育的重大意义的认识 ,提出了构建高等院校创新教育立体工程的几点设想 :即建立创新教育立体工程的思想基础 ;建立一系列新的教育制度 ;构建创新教学体系 ;构建创新教育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