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说创作过程中,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会因为自身生活环境原因而在文中加入多种文化元素。托尼·莫里森作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其作品中的多元文化更是突出。托尼·莫里森一直关注着当时美国发展中不能避免的黑人命运与女性权利,几乎每本小说都有这样的主题存在。笔者就根据对托尼·莫里森生平的研究和自己多年的经验,解读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多元文化。  相似文献   

2.
田山花袋作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流派的重要作家,其文学作品对日本文坛后来的私小说形成功不可没.曾在日本留过学的中国作家郁达夫,其以自序传抒情为特点的小说风格,明显受到了私小说的影响.因此,郁达夫与花袋具有难以忽视的关联性.该文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实证郁达夫在小说创作中确实受到花袋影响;并从文本阐释角度出发,论证郁达...  相似文献   

3.
托尼·莫里森(1931-2019)是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美国黑人女作家。《宠儿》作为莫里森的巅峰之作,在美国文学史上影响巨大。本文尝试通过分析《宠儿》中颜色的象征意义,来探讨色彩在揭示和深化这部作品主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此丰富和拓展读者的想象空间,为读者提供解读作品的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爱》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托尼·莫里森的重要代表性小说之一,小说中运用较大的篇幅叙述了"爱"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并且采用主题与故事情节相结合的写作手法,让读者能够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有所感悟,积极关注黑人聚集区的性别问题,引发读者的共鸣。本文将在深入分析托尼·莫里森《爱》这篇小说基本写作手法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阐述小说之中的空间叙事形式及语言结构特点,希望对加深托尼·莫里森小说的理解、不断深化"爱"这一主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最蓝的眼睛》是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创作的一部反映美国黑人妇女生活现状的长篇小说,以对主人公皮科拉的一生事迹的描写,为人们展示了生活在双重文化冲突中的黑人逐渐被扭曲了的自身价值观的问题,叙述了皮科拉受到的虐待和遭遇,显示了黑人妇女在当时遭受的不公平待遇,本文将结合《最蓝的眼睛》,分析其中体现的女性主义。  相似文献   

6.
陈衡哲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进行文学创作的女作家.她的小说,体现了中国现代小说初期创作的面貌和特色.在陈衡哲对现代小说艺术的大胆追求和实践中,既显示出其小说创作的发展和进步,也留下了新文学女性先驱者在中国现代小说发展途程中筚路蓝缕、开拓前行的足迹.  相似文献   

7.
论凌叔华小说创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文学初期活跃于文坛的女作家不下数十位 ,如今留名青史的寥寥无几。凌叔华当年仅以薄薄一册《花之寺》引人瞩目 ,赢得“闺秀派”美誉 ;三十年代她继之以《女人》、《小哥儿俩》,亦薄薄两册 ,然而奠定了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研究者或推之为“新月派作家中的小说圣手”,1或公认是京派小说的代表作家。2 海外文学史家夏志清甚至不无偏激地论断 :“整个说来 ,她的成就高于冰心”。3应该说 ,历史于凌叔华不菲。但由于鲁迅对凌叔华初期创作论述的巨大影响 ,也由于凌叔华后期创作的作品近于湮没 ,因此 ,尽管学术界对凌叔华研究成果颇丰、不乏精采…  相似文献   

8.
毕淑敏小说内容平实、贴近生活,并且尤其关注儿童、女性、病人及军人等群体在当前社会条件下的生存意义。本文主要从人物特色、语言特色、题材特色及叙事特色等角度对毕淑敏小说创作特色进行深入分析,从而解析毕淑敏小说创作特点及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女作家殷慧芬是上海作家队伍中备受关注的人物之一,因为她创作的《汽车城》是建国以来第一部以轿车产业发展为背景的长篇小说。这部作品先在文学刊物发表就引起了很大反响,接着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第一版5000多册新书上市即抢购一空。2000年3月第二版仍然热销不衰,在当  相似文献   

10.
文学作品的最大魅力所在便是美感,同时也是检验文学作品价值的重要标尺。如果把美感从文学作品中抽离,那么文学作品便失去了生长的根基。本文从作家现实生活背景和作家个人性格与体验两方面入手,讨论小说美感与作家生活经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学界关于鲁迅小说创作动力的研究多体现在强调"五四"时期启蒙主义思想对鲁迅小说创作的影响。不过,鲁迅的小说创作并非只是启蒙主义思想下的产物,他小说创作的动力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基于强烈个性主义精神上形成的"与黑暗捣乱"的创作心态的影响。本文尝试通过对鲁迅小说文本的具体分析,从艺术形式的先锋性、人物行为的异常化、"顽童"式的追问及"大话"式叙事的运用四个方面揭示鲁迅小说创作中所隐含的"与黑暗捣乱"的创作心态。  相似文献   

12.
对于优秀的作家来讲,生活中的地域性能够成为一种源头意义的精神力量,作家创作的故乡"原点"存在一个难以割舍的精神气场。故乡对于作家的浸润就像一块永久的文化胎记,化作文学作品的精神血脉决定着作品的生命力,之于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追求,已经构成特定的精神符号和艺术喻体,在文学的天堂中实现生命与思想的双重圆满。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乡愁记忆的古老村庄正在悄然消失,失去精神领地的作家,今后还依靠什么来创造自己独特的"文学王国"。  相似文献   

13.
沈从文小说创作的理论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从文小说创作的理论架构[新加坡]王润华一、“诗人批评家”与“创作室批评”:沈从文的小说批评理论我在《从艾略特“诗人批评家”看沈从文的文学批评》一文中指出,沈从文是一个标准的诗人批评家(poet-critic),他的小说理论与批评是典型的创作室批评(...  相似文献   

14.
托尼·莫里森作为美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作家,她的写作视野基本停留在黑人女性面对男性权利与白人种族的压迫上面。她的小说《天佑孩童》也具备这样的色彩,黑人女孩布莱德的成长是众多黑人女孩成长的缩影,从黑人女孩被虐待到最终挣脱了社会与内心的束缚,过上幸福生活。小说用富有诗意的笔法写了黑人社会中爱的缺失与证据。本文从黑人社会的几个维度分析了造成黑人女孩缺乏关爱的因素,最后又分析了小说给黑人女孩指出的出路。  相似文献   

15.
哥特小说起源于18世纪后期的英国,但很快传到世界其他国家.在经历了英国哥特小说的繁荣之后,哥特文学的中心逐渐转到了美国,并且逐渐发展起来.文章主要讲述了哥特小说在美国的发展过程,介绍了美国文学中出现的几位著名的哥特小说的作家.  相似文献   

16.
作为美国当代颇负盛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克的小说文学创作特别关注社会中人们的精神信仰,这对当时后现代语境下的美国中产阶级影响很大,直戳他们所面临的精神困境与宗教信仰痛点。而对于美国物质主义社会的讽刺与反思在厄普代克的小说作品中也常有出现,所以说这一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就成为了厄普代克小说救赎叙事的重要切入点。将从厄普代克小说创作的叙事形式出发,专门研究了他救赎叙事的悲剧化与无权威化两点内容,领略美国国宝级文学家的一代风范。  相似文献   

17.
鲁西作家留待的中篇小说《杀人时间》在叙事艺术上独具个性,体现出极强的叙事控制感。小说中的人物视角不断转换,叙述时序巧妙交错,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悬念引人入胜,使文本极富张力。小说也展现了作者对复仇行为的思考,寄予了作家对人性乃至对整个社会的精神理想。  相似文献   

18.
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善于在作品中表现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状态,通过描写日常生活的琐碎,剥去美国中产阶级生活安稳的外衣,从容地挖掘出中产阶级生活中出现的焦虑、异化、恐慌等各种问题。本文将通过展示作家在作品中反映的中产阶级生活,分析厄普代克小说中反映的美国中产阶级生存的状态和特点。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之一,穆时英是一个不尊崇唯一价值观,有着多元艺术追求的知识分子。“现代性”是他的人生关键词,穆时英吸收“现代性”革新性、反传统性的特性实践于小说创作中,在创作时大量采用都市素材,歌颂现代物质文明,抒写都市人的细腻情感生活;其现代性不仅体现在小说表达两性欲望、书写新享乐主义、作为“象征”的回家、体察个人的命运这4个主题中,还体现在电影手法运用、大胆的语言实验、意识流书写、典型人物的小说技法上。由此可见,“现代性”已经渗透到了穆时英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及观察的方式之中。  相似文献   

20.
卡森·麦卡勒斯是美国20世纪重要的女作家,其小说充满暴力、怪诞乃至病态的描写。究其原因,这与她自身的患病经历是分不开的。本文将从作家个人经历与小说素材的关系和患者身份与小说人物选择两方面来分析患病经历对麦卡勒斯小说创作的深刻影响,以期更好地理解疾病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