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翻译研究进入后结构主义阶段后,翻译的文化转向使得译者主体性成为翻译理论研究的中心。译者的主体身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翻译过程中,其身份有主客体动态转化的过程。人类学家在使用民族志方法书写他族文化的过程中,同样实现了主客体身份的转化。二者的行为互为映射。本文将以此为主客体转化为角度,研究译者与人类学家在翻译过程中主客体身份的变化与重构。  相似文献   

2.
孔子在生涯发展教育中,将21-30岁设定为"自立"生涯发展阶段,其发展目标是能够独立生存和生活,本质上是人主体性的建立。只有人与对象一起构成一个自己的生活世界,人才能独立自主,才能自爱、自尊、自信,才能真正建立起人的主体性,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自立要通过社会适应与就业的实行活动,是人们经历"动心忍性"和"曾益其所不能"的奋斗过程。没有独立自主的人格,就没有个人的生活世界,就没有生活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3.
自古希腊时代形成的现代性数学传统至后现代所形成的数学知识观特征,数学知识观经历了自身的变革,数学知识被赋予了愈来愈多的相对自主性。数学经历了从绝对客观的无主体性知识到有主体性的社会文化建构知识的转变。在此过程中,由于数学理性缺乏对人性的关怀,出现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矛盾和对立,而主客体交互性知识范式的转换为实现两种文化的融合起到了良好的沟通作用,提供了若干基于数学认识立场的启迪。  相似文献   

4.
创造与享受幸福既是人的正当权利,也是人的生活原则。马克思幸福思想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阐释了人类幸福的内在动力、客观基础、现实路径和应然状态,具有生态幸福、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辩证统一和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辩证统一的基本特征,对创造美好生活、打造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激励人民在奋斗中创造幸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原凯 《文化学刊》2015,(3):183-186
当前的"德育人"被"异化",迫切要求"真正人"的回归。本文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人学中的人是"工具性与目的性的存在、关系性的存在、生成性的存在及整合性的存在",并以此为指导思想,探索性地指出人本德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人是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的统一主体性,坚持开放性原则,坚持发展性原则,坚持全面性原则。  相似文献   

6.
姜慧玲 《文化学刊》2015,(2):109-110
在哈代的动物书写诗歌中,哈代赋予动物以主体性,他不仅对动物充满了悲悯意识,还针对人类对动物的残害行为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他所憧憬的是人与动物的和谐统一,显示出他作为生态意识者与人文主义者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7.
当今环境问题使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老子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为解决当下的环境危机提供了一条路径。"道生万物"揭示了人和自然界共生共存的整体性关系,"道法自然"说明了人和自然万物共处的宇宙世界运行的规律,"知足知止"则主要阐述了人类的欲望与理性之间的关系。因而,人类要敬畏自己所栖身的自然世界,遵循自然运行的规律,调和物欲和理性之间的矛盾,实现人类社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不仅是洞悉世界共同发展大势所提出的理论愿景,也是对全球性挑战而设计的实践方略,其中蕴含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有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始终伴随着社会的进程,在社会运行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人自身本是社会和自然的组成部分,又是整个发展过程的担当者和承载者,那么,人的发展问题必然是与人和社会、人和自然在共同进步中所探讨的现实性问题。在这里,始终强调发展过程中的作为主体的人的特殊性以及与自然界之间的互动性和协调性,认为发展伦理学的根本在于人类自身内在意识的觉醒和道德情怀的注入,在一定意义上使发展本身有了"实现人"的终极目标。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模式的提出就是针对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生存危机和发展危机,将人内在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情怀以一种积极的伦理方式对此问题作出的尝试性解决。  相似文献   

10.
人类正在迈向万物互联的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技术的更迭推动了建筑空间的多维发展.人们在享受虚拟空间技术发展所带来便捷的同时,也表现出社会隔离、缺乏情感交流与远离自然等现象.通过对科幻电影中空间与行为特征的深入分析,从"空间智能化与依赖性""虚拟场景构建与人情化""工业文明与亲自然性""科技适应性和社会包容性"等方面,对技术...  相似文献   

11.
由客观再现走向主观表现,凸出个人的主体地位是后印象派的鲜明艺术特征。传统整一性的破碎和个人整一性的崛起、新的艺术观念的输入和现代摄影技术的推动、印象主义自身发展的不断重组分化是后印象派诞生的主要原因。后印象派推崇人的主体性,坚持不懈的创新精神是人类可贵的精神财产,这种精神对正处于改革前锋的中国有着现实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一、共同价值、共同价值观念与国际话语权"价值"的概念不仅停留在经济层面对主客体关系的定义,而是对人类需要满足的衡量标准,是事实价值与规范价值的二元统一1。价值并不仅指物质层面客体对主体需求的满足程度,同时也指精神层面主体对于客体的认可与接纳程度。基于上述认识,"共同价值"的概念可以为不同国家寻求全面合作、实现互联互通、走向共生共荣的发展格局提供重要启示,并为全球化时代国家利益的定义、拓展及维护提供全新的解读视角。共同价值的本  相似文献   

13.
李健 《职业圈》2011,(15):103-104
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辩证互动的。一方面人对于自然具有主体性、能动性,自然则是被动的、消极的;但另一方面自然界对于人类又具有根源性、制约性。人类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可以促进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自然在被开发利用时也从人类那里获得了再生能力,从而使自然生态系统始终处于一个良性的循环之中,但是人类对自然的无限度索取使得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突出,人类确实在不断的向前发展,但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已渐渐的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4.
李健 《现代企业文化》2011,(15):103-104
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辩证互动的。一方面人对于自然具有主体性、能动性,自然则是被动的、消极的;但另一方面自然界对于人类又具有根源性、制约性。人类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可以促进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自然在被开发利用时也从人类那里获得了再生能力,从而使自然生态系统始终处于一个良性的循环之中,但是人类对自然的无限度索取使得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突出,人类确实在不断的向前发展,但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已渐渐的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5.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的行为当遵循天地之规律,效法天地的变化。科技至上的思想,发达的逻辑思维和语言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分离,人对自然的感应日益钝化,失去了天地人神的整体感。人类社会对原道境界的背弃,致使人类面临诸如生态、人口、能源、环境等种种问题和弊病,正可以见出老庄哲学整体的观念与长远的眼光,见出他们的大智慧。"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生命本源从这里而来,也最终要回到这里,归于道的真朴之境。  相似文献   

16.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者,基于整体性视域和朴素唯物论立场,将宇宙、万物与人视为同源于"道"的自然性生成。人作为处于自然秩序之内的独特存在,应秉持主体性自觉,来感知和把握自我所处自然世界并进而指导自身目的性的生存。从以上论域出发,道家哲学围绕"道"的哲学阐释,在对自然的深切把握中强调人的德性生存,赋予"水"以丰富的德性象征,鼓励个体培育像水一般的"无为"善德,由此展现出与儒家文化有所不同的独特精神气质和德育旨向。总之,道家的"道"似乎隐遁无形、不明不显,但实质归结于人之"德"的命题之内,彰显出对人之德性与修为的深邃智慧。  相似文献   

17.
"欲"是荀子学说的逻辑起点,他把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归结于人的欲望,又以欲为性,分析了欲望的特点,主张人类利用"心"来调节欲望,消除其对社会秩序的破坏作用。荀子论"欲"之说,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于我们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美学讲究生命的和谐共生,因此,儒家的"中和"思想在中国美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主要从生命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群体之间的和谐;人类自我身心的和谐等方面阐述了"中和"美学思想在各个领域中所发挥的价值,以及其在当今中国社会中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网络隐私权是在网络技术环境下出现的新情况,其核心仍然是人的自由与尊严问题。它由过去传统的简单消极隐私权转变为以人格权为主兼具财产性的复合型积极控制权。这是人类追求自由精神的再现。同时也为网络技术侵犯自由领地留下了入口。网络对人虚拟行为的全面记载伴随着个人信息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提升,使个人数字化生存引发愈来愈多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乃至人类文明史上,有两个最为复杂的概念。一是"文化",因为文化是多元的,多视点审视、界定"文化",难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再即"人",因为人类是文化的、社会的高级动物,"文化"是"人的文化"。到底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什么?一向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民族振兴、国家强盛呼唤文化学的建设,经济全球化的形势需要文化学的面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