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本次杏坛杯的主题叫作"人在课中央",这是一个颇具诗意描述的命题。这个命题让我联想《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流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的最后两句话还是蛮有嚼头的:你顺着水流找下去,追随的道路险阻又漫长——"道阻且长";倘若你逆着水流找过去,她就在水中央。这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启示呢?当教育大潮里面出现各种各样概念、理念、标语、口号的时候,你如果跟着这样的潮流走的  相似文献   

2.
<正>最近常有高三学生常问我,《蒹葭》中"蒹葭凄凄,白露未晞"一句中"凄凄"一词的字形写法,到底是"凄凄"还是"萋萋"。或振振有词说是这个"凄凄",或理直气壮说是这个"萋萋"。我想,区分和识记是"凄凄"还是"萋萋",并不难。一、从课用的教辅资料看记得以前在一次听课活动中,听过一节《蒹葭》。老师在引导学生诵读欣赏到"蒹葭凄凄,白露未晞"一句  相似文献   

3.
《诗经》被分为"风","雅","颂",其中"风"的释义采宋人郑樵之说为"风土之音曰风"。秦地人勇武善战,秦风亦多激昂豪放之语,但《蒹葭》作为诗经名篇,幽婉朦胧有别,是秦风中的"异类"。而正因此,《蒹葭》题旨值得更多的关注与辨考。本文将《蒹葭》还原到"秦风"的大风格之下,对《蒹葭》题旨的"祭歌说"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4.
《蒹葭》是我国千古悲秋之母题,多次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其中所暗涵的美学思想,诗篇的创作文风,对于我们后人的教育意义是不可言喻的,但是《蒹葭》的教学主旨往往局限于男女思慕之情,即使现在的教学中将"伊人"的定位提升了一个高度,但其依旧多停留于企慕情境之中,王国维先生所提及的"风人深致"一说在课堂教学之中的体现少之又少,《蒹葭》所体现出的"风人深致"对于中学生了解《蒹葭》以外的周代人民的生活以及培养学生正确鉴赏不同时代的作品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该文将从"风人深致"角度探讨《蒹葭》中别样的语文教学主旨。  相似文献   

5.
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我的小学是在一所周围长满蒹葭的祠堂里读的,也许冥冥之中注定了我走传统文化教育推广这条路。祠堂就是村里的祖厝。祖厝斑驳的墙壁上没有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祖训,而是"毛主席语录""最高指示"等字样。祖厝前是一块热闹的空地,叫"祖厝口",类似澳门的"妈祖  相似文献   

6.
<正>紫禁城的台阶,层层既经百年风雪。故人的宫殿已成为一处寂寞的所在,只剩文物,一个一个地等待着交心之人,为他们揭开崭新的生命画卷。【一·半世钟情】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的",这是宝玉与  相似文献   

7.
<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耳畔时时回响着《蒹葭》之韵,其言语、意境、情感之美总引起我对当下语文教学的一些思考:语文高效课堂中美丽的"伊人"到底在何方?我们如何才能正确把握方向去追寻她?打造高效课堂,对教材准确而有效的解读  相似文献   

8.
南京市2012年中考卷第1题要求用诗文原句填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___。"为什么《蒹葭》一诗中的这一句会引起这样的关注呢?可能有命题人的独特构思。对照教育部颁发的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我们还发现,初中阶段要求背诵的诗歌篇目增加了14篇,其中就有《蒹葭》。作为篇章的首行,"伊人""在水一方"言简义丰又是如此耐人寻味,值得我们细细品读。我们来细读一  相似文献   

9.
晚秋     
秋的呢喃将成呓语,一片片红黄树叶如往事悄悄滑过湖面。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怎么也抚慰不了个位数的温度;幻想着"蒹葭苍  相似文献   

10.
《蒹葭》作为《诗经》的代表作之一,其题旨学界主要持有三种观点.其一是“讽刺说”,其二是“招贤说”,其三是“求爱说”.而大家普遍认可“求爱说”. “蒹葭”、“伊人”、“白露”、“水”是诗中的主要意象,其中“伊人”、“白露”、“水”这三个意象学人论述得已十分充分,而对“蒹葭”这一核心意象,我们认为仍有探讨的空间.若以《蒹葭》诗的主旨是“求爱说”为基础,结合“蒹葭”这一意象的物理特性,以及该诗的比兴意蕴,对“蒹葭”这一意象进行关照,我们认为, “蒹葭”是抒情主人公形象的自喻.  相似文献   

11.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高而细、永远昂着高贵的头颅的芦苇.由淡青到深青再到斑驳,随着时光流逝,在清晨的露水中,在一片朦胧的水雾里,它们美得那样出尘;在河流的对岸,有一个女子,与你遥遥相望……  相似文献   

12.
释“宛”     
《秦风·蒹葭》中,"宛在水中央"等句的"宛"字,通常被释为"仿佛、好像"。这给诗义阐释带来困扰,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应解释为"陷入"。  相似文献   

13.
"企慕情境"是钱锺书在考论《毛诗正义·蒹葭》时首次拈示的一种文学情境。此种文学情境以"在水一方"为象,寄"可望难即,欲求不遂"之意,表达"慕悦益至"的普遍情感。《蒹葭》课例探讨了如何运用"企慕情境"说引导学生阅读鉴赏"在水一方"类文学作品,兼及其对于语文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蒹葭     
《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①,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注:①"萋萋",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九年级上)作"凄凄"。  相似文献   

15.
乡味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的家乡是盛产"蒹葭"的.如果这样说,村上的人们大多是不太懂的.他们一定会用迷茫的眼神看着你,不知所云何物.若说苇子,那就都明白了.儿时听那首婉转动听的《在水一方》,心旌摇曳,却不知道是从《蒹葭》演化而来的,更不知道苇子曾这样高雅地存在. 家乡的洼塘比较多.如果是小池塘与河...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溧阳市埭头中学地处江南水乡的长荡湖之滨。湖水清清,蒹葭有之。芦苇青青,摇曳多姿。1996年4月,学校成立了"苇风"文学社,取名"苇风",预示着埭头中学爱好文学的同学们,犹如湖边春天的芦苇,朝气蓬勃,生机无限。  相似文献   

17.
在《诗经·秦风》多充满粗犷奔放,同仇敌忾,充满了杀伐气氛,然而《蒹葭》以其高逸出尘、婉转缠绵而独树一帜,最得风人深致。《蒹葭》虽然情节比较简单,但是由于创作年代久远,社会大背景不同,文化习俗不同,且作者不知是谁,身份不明,创作意图不明等原因,历代对于《蒹葭》的主旨,存在许多争论和不同的诠释。本文从"刺诗"说,"情诗"说,以及祭祀水神的"镇魂歌"说,等不同角度对诗旨进行了解读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期待对读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8.
"蒹葭,是离爱情最近的草。它比玫瑰平易……是东方人的爱情证物。"一位评《诗经》的女子如是说。我想,蒹葭确切地说是古代人的爱情证物吧。我不知道现代的女孩还有没有爱恋芦苇的——站在湖边清风拂过青衫净眉,感伤的也只  相似文献   

19.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洄从之,道阻且长, 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中的《秦风·蒹葭》一诗写得委婉回旋,怀人之情在情景交融的词句之间被反复吟唱。   这是要求学生背诵的篇目,但无意间问起《蒹葭》中“伊人”所指何人时,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一个美丽的女子。”原因是琼瑶的《在水一方》主题曲中便有“绿草青青,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琼瑶的这首风靡一时的歌确实依自《蒹葭》,歌词中的“佳人”当然指的是美丽的女子,但由于模拟的成分太多,导致一般人都将《蒹葭》中的“伊人”…  相似文献   

20.
《蒹葭》是《诗经》中抒情的名篇,王国维《人间词话》曾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并称赞它“风格洒落”。全诗意境朦胧凄清,感情执着真切,成就了其独特的艺术美感。一、绘画美诗的起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苍苍:灰白色,这里指芦苇因为秋天的到来而变黄,加之秋霜的侵袭覆盖而呈现出的色调。其色苍苍,其景荒凉。需要注意的是,那是水边一大片摇曳的蒹葭,和着秋水中的倒影,在同为青苍色的天际底下,水天一色,蒹葭苍苍,随风摇曳,是一幅凄迷的景象。主人公这时候登场,站在水边向那边凝望,飘飞的芦苇丛中,一个妙龄女子的身影若隐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