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交流》2021,(3):23-27
"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这是谢灵运对江心屿水天交相辉映的生动描绘.诗与远方,就在瓯江山水之间,瓯江山水诗路作为古代浙南山水主游线,其承载的诗歌文化底蕴,独具浪漫而独特的诗意之美.  相似文献   

2.
瓯江上游,云和风光大开大合.无论泛舟湖上,还是水边闲居,每一回头,都仿佛融入了瓯江山水的余韵.从浙江省丽水市出发,行50公里,便来到了云和县.此时,水流湍急的瓯江也变得温柔起来,蜿蜒至云和境内,与山川峡谷中形成了一条山水画廊.  相似文献   

3.
瓯江山水是瓯越人民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也是四方文人亟盼回归的精神家园。作为浙江省诗路文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瓯江山水诗路是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抓手。与其他诗路相比,瓯江山水诗路不仅蕴藏了最为悠久的历史记忆,而且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密切关注到生态与经济的矛盾统一关系。该文探寻瓯江山水诗歌源头,解读浙南群山秀水背后隐藏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认为应充分关注瓯江一地的物质成果、制度范式、风俗习惯,以及优秀思想价值,构建出山水宜居、生态宜业的共富发展之地。  相似文献   

4.
陈意 《文化交流》2016,(4):54-57
正杭州老开心茶馆有一群"喜欢说话"的人。凯乐会的社员们因为"热爱与梦想",在这里演绎时尚,传承国粹。相声这门艺术一定能重新绽放出它的光芒。中国的曲艺多姿多彩,具有喜剧风格的语言艺术—相声,有着特别引人入胜的魅力。但如今这门表演艺术似乎在走下坡路,二三十年前的相声名角改行当了小品演员,时不时在影视剧中客串一把。正当"听相声"也许要淡出我们这代人记忆的时候,一个周末的晚上,我在杭州老开心茶馆遇到了一群"喜欢说话"的人。于是,我带着镜头,走近他们。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在梳理了文化地理版图后,勾勒形成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四条诗路",形似金文字形的"文"字,串联起浙江的文化精华、诗画山水、全域发展。  相似文献   

6.
魏大师原本只是一个写点小文章的"小魏",后来他嫌"小魏"这称呼显得太没架子了,于是起一个笔名叫"老魏",感觉身份似乎因此而尊贵了许多。没想再看人家写文章的一个个早已经自称"某老"了,这"老某"碰上"某老"其档次自然不可同日而语。有一青年才俊献策曰:我看魏老师只需改一个字包管身份档次就都上去了,叫魏大师!  相似文献   

7.
正汹涌钱塘,血气方刚。钱塘江上游,却是涓涓细流纯洁清亮。其中一脉叫做须江,流到仙霞岭下一个叫作"清湖"的地方,数条支流同时汇合,江面豁然开阔。这儿正是海上丝绸之路陆上通道仙霞古道的起点。水深、流缓、波平,没有比这里更适合船儿启航与归航了。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1931年版)载:"清湖镇,在浙江江山县南15里。为浙、闽要会,闽行者自此舍舟而  相似文献   

8.
正4年700次下潜千岛湖,拍摄水下古村古城他的想法只有一个,就是要把千岛湖的历史文化通过水下古建展示给世界,"知道水下千岛湖之美的人越多,这件事情就会越有意义。"直到现在,杭州淳安人童炼杰依然没法准确说出他为什么喜欢那些机器,为什么喜欢下水,为什么痴迷在千岛湖底拍摄已经沉睡多年的古村古城。可能和文化有关,可能和镜头里的美有关,可能和他愿意与人分享的性格  相似文献   

9.
韩进 《生态文化》2021,(3):60-62
韩开春将他近年来创作的童年时代动植物故事的名篇佳作集结为"少年与自然"系列,包括"动物篇"(4种)和"植物篇"(4种)共8种70余万字,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隆重推出,集中展示了他追求儿童文学创作"小目标"所取得的可喜成果,更成为中国大自然文学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韩开春也因此以儿童文学作家与大自然文学作家的双重身份...  相似文献   

10.
交流     
一次阅读课上,我偶然发现一个学生对着一本杂志读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地在本子上做点笔记。也许语文老师总有一种"奇文共欣赏"的癖好,借来一翻,感觉不少文章很有味道,于是"夺人所爱",借来细细品读。她称之为"文化"博览,确实体现了对"大文化"的关注,文章大气、厚重而又富有时代气息,并不是单纯地说教。她以清新的风格打动人心,给读者以思想的启迪,生活的警醒。  相似文献   

11.
正第一次知晓先生小说第一次知道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是在一个非常意外的场合。那是1981年的9月底,我与几位大学同学乘坐费时一天的长途汽车前往黄山旅游。前座有一对年轻夫妻,男的从女伴另一侧的邻座拿了一册书后低头苦读,浑不理旁边女伴的拉、扯、嗔、怒。当时我虽年轻不谙情事,但也觉得这男人有些过分,于是好奇心起,立身张望,见书中有"陈家洛"三字。当时内地  相似文献   

12.
因工作之便去过数十个国家,潜意识里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喜欢对各国的物价进行比较。比较之结果往往令人一头雾水,有点找不着北。有一次,我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经过数国,让我狠狠领教了一番物价的跌宕起伏。不出航,我就打算借此机会好好考察一下各国的物价状况,于是说服两个同  相似文献   

13.
刘与  林子 《职业圈》2005,(8):26-27
近年来,由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打工淘金者与日俱增.于是,终年由"铁将军"把门的空巢一族出现了.这些空巢时常会遭遇一些始料不及的麻烦,比如,暖气、煤气、自来水泄露,家电长时间不启动发生故障等等.正是在这种需求决定市场的情况下,今年26岁的刘与瞄准了这一商机,成了有所斩获的"空巢"大管家.  相似文献   

14.
陈彤 《文化博览》2007,(3):52-53
男人分两种,一种喜欢戴安娜;一种喜欢卡米拉。女人也分两种,一种喜欢许别人一个未来,一种喜欢让别人许自己一个未来。戴安娜是后一种女人,而卡米拉是前一种。记得很早以前读过一篇短文,说一名骑士必须娶一名女巫,而这名女巫每天只能有一半的时间是倾国倾城的美女,另一半的时间则是丑陋不堪的巫婆。女巫让骑士选择——是白天做巫婆晚上做美女,还是晚上做巫婆白天做美女?  相似文献   

15.
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沟里,有一位睿智的老太太。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向她问问题,而她总是有问必答。小孩子中有个调皮的捣蛋鬼。有一天,他抓到了一只小鸟。他双手捧着那只小鸟,然后招来一群朋友,对他们说:"我们去耍弄一下那个老太太,好不好?我先问她我手里有什么,当然她会说有只鸟,然后我就问她这只鸟是活的还是死的。她要是说死的,那我就松开手让鸟飞走;她要是说活的,我就猛地一捏,给她看一只死鸟。这样,她怎样答也答不对。"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相互祝愿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心想事成".把它拆分开来解读"心想"在前"事成"在后.梦,让我们的思想有了自由翱翔的空间;梦的实现,便是一个行者短暂休憩驻足观景的温馨驿站.美梦成真是上苍给予一个人最大的赏赐.  相似文献   

17.
"拦街福"是温州除传统民间节庆春节,中秋之外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传统节日,也是一项独具温州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清同治年问,"拦街福"习俗在温州民间就已非常流行,并具相当规模.清朝温州海防同知郭钟岳曾写过一首<瓯江竹枝词>:"春祈饮酒会拦街,酒醴笙簧处处皆.今夜出游新雨后,青泥污损凤头鞋.""春末赛神,日拦街福,士妇夜游,笙簧夹道",说的也是当时的盛况.……  相似文献   

18.
正"浙东唐诗之路"是人文山水朝圣,更是浙江文明的一种折射——唐代诗人踏歌而行,一路留下诗篇,以诗的灯火点亮了浙东的地理山川、政经风貌、阡陌田园。江南财赋地,人文渊薮邦。浙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浙东唐诗之路"是一场人文山水朝圣,更是源远流长的浙江传统文化的一个折射。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的先人执着于“天人合一”的观念,他们确认自身与山水处于和谐的人生伙伴关系,进而将山水视为对象化的自身,山水与人有类似的感觉和情绪。当这种渊源深远的集体意识转入到艺术领域,音乐家首先发明“移情”山水之说,画家以“势”表现山水的生命态势,文学家以“情往似赠,兴来如答”表述人与山水双向交流的关系。山水艺术的生命意识在绘画领域得到更生动更直观的表现,从荆浩到郭熙,画家们描绘山水鲜活的生命有非常自觉的意识,进入到山水“人化”的境界;继而至石涛,提出“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的新命题,山水真正地成了画家的自身,画家生命意识与山水的生命态势有了主客一体契合无间的融合,于是中国山水艺术再次上升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最高审美境界,辉煌的生命境界。  相似文献   

20.
上帝在成为上帝之前,很喜欢渎书。读书时,他有一个习惯,无论在什么场所,他都是张嘴放声读书,声音清亮,雷打不动。一天,心烦气躁的母亲再也无法忍受他的"骚动",冲着他嚷,你就不能选择默读吗?这样真的很烦。上帝一脸的歉意,说:"默读没有朗读好。朗读时,遇到不会的字词都会自然地停下来,这样就要查一查,弄懂了才好继续;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也会停下来,想一想。而默读遇上了,却会因为我们本身的惰性习惯而很自然地跳过去,不放在心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