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向熹先生治学严谨,力求精益求精,讲求实事求是,主张从语言事实中归纳总结语言发展规律,在汉语言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汉语通史《简明汉语史》,清晰勾勒出汉语发展变化的脉络,总结了汉语发展演变的规律。他全方位研究《诗经》语言,博采众长,自成一家,成绩斐然。他多角度研究汉语避讳现象,将纷繁复杂的避讳文献材料梳理清楚,揭示历代汉语避讳状况。在辞书编纂上也取得了突出成就,重视知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赋法"在古典灾害诗歌中被广泛运用。使用铺陈之"赋法",符合灾害本身阔大与繁复的特点。古代灾害诗歌中赋法的具体手段有:直接铺排法、时空组合法、骈法与比法、联边字法等。这些语言技巧的运用,使得灾害诗歌较之惜墨如金的史料记载更为打动人心。  相似文献   

3.
何和平 《文化学刊》2023,(10):202-205
笔者以敦煌《论语》的经文为研究对象,以张涌泉《敦煌经部文献合集·四·群经类论语之属》为底本,以李方《敦煌〈论语集解〉校证》为校本,以王素《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及其研究》为参校,并以传世的版刻《论语》及诸家校记为佐证,发现:1.敦煌《论语》未有定本,写卷异文较多,包括异体字、假借字、古今字、同义字、避讳字、讹字、羡字、夺字、乙字九种,可据此管窥当时当地的语言面貌。2.敦煌《论语》的校记已出,但以敦煌写卷《论语》为基础,以传世版刻《论语》为辅助,既可互证张氏校记之已言,亦可补注张氏校记之未言,尤其是乙字与同义虚字(词)方面。  相似文献   

4.
邓石如(公元1743—1805年),清代书法家、篆刻家。怀宁(今属安徽)人,原名琰,因避嘉庆讳,以字行,号顽伯、完白山人、游道人、古浣子。生于寒门,曾靠  相似文献   

5.
正"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在中国佛教文化中,观音菩萨的名号最响,流传的故事最多、最广。历代以来,信众视观音菩萨为现实社会里千千万万个行善乐施、拔苦救难者的总代表,是人世间大好人、大善人的化身。观音,原称观世音,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而省"世"字;又译作观自在,其含义一表示大智慧,二表示大慈悲;全称叫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别称救世菩萨、圆通大士等。观音本是大乘教中一位印度男菩萨,中国早期(魏晋南北朝)观音造像,  相似文献   

6.
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在新媒体时代,语音、词汇和语法的运用较传统媒体都发生了诸多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其中"被XX"结构的出现丰富了"被"字的语法功能,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从"被XX"结构概述、结构构成和结构功能三个方面对"被XX"结构进行详细分析与论证。  相似文献   

7.
关于《法苑珠林》撰者释道世之称名,释道宣《大唐内典录》中均称其“玄恽”后《开元释教录》、《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又直承前人著述,将“玄恽”之称也承袭了下来。唐人此称实系道宣个人习惯。后人对《宋高僧传》产生误读继而以讹传讹,失之考据。在释道世的称呼问题上,“时人因避太宗讳,故以字行”的说法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8.
维吾尔族作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之一。虽然汉语和维吾尔语属于不同的语系,但两种语言的学习者常常会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对多义字进行翻译。“打”字作为一个多义字在古语中的使用范围比较狭窄,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意义也日益增多,其义项多达24个。因此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打”字的使用及翻译有一定难度。因此,该文主要探讨汉语“打”字的维吾尔语翻译方法,用以帮助语言学习者更好地地区别和掌握“打”字在交流中的意义,尽可能减少语言使用者在交流中出现语义表达偏差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新出楚简中的"教"字多写作"■"或"■",很少今天从"■"从"攴"的写法。"教"字的写法是否从"攴",是与使用者的教育思想观念密切联系的。甲骨文和金文中的"教"字都是从"攴"的,这是因为在中国的西周早期、特别是商代,认同的是一种"政教合一"的教育思想观念。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流行的主要是一种温和地开导、教诲和视民如子的教育思想观念,故其使用的"教"字基本上都不从"攴",即不是一种诉诸于行政命令的教育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0.
厕所名称民俗语源小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厕所”由于其特殊之功用及其污秽之特征,人们多采取避讳态度,很少谈及。然而厕所又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之处所,从古至今,有关厕所之称谓众多,从民俗语言角度出发,对“厕所”一词诸多名称进行民俗语源的考释,可以探求其语义生衍流变背后之民俗内涵和背景。  相似文献   

11.
谥法是国家的荣典,具有极高的荣誉性与资格限制。所谓谥,是封建时代在人(主要是帝王)死后,依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一种特殊称号。由于帝王死后不再称名号,而只称谥号,这等于给他们更改了一个名字,因此谥法又叫易名礼或更名典。有关给谥的规定,谓之谥法。谥法最初的目的有二:一为避讳。以谥易名,以示敬重;二为表彰。官谥对象的主体是文武百官,其目的是为了笼络人心,驾驭臣下,以巩固统治地位。当然某些谥号在客观上也有褒善惩恶的作用。与官谥形成对应,古代还有"私谥",私谥是民意的认可,无须朝廷的审批,所谓"百姓心里有杆秤"。私谥的对象多为德隆望重的社会贤达、隐逸高士,其道德、文章为世人敬重。虽然私谥未经官方认可,正史往往不载,但它却比朝廷那些例行公事的官谥要公正、珍贵得多。  相似文献   

12.
通过将意大利美声唱法的元音行腔借鉴到中国声乐作品娜仁高娃咏叹调《我们将得到永生》演唱中,并用两种语言行腔的相似之处,作为连接意大利美声唱法演唱技术与中国声乐作品的桥梁,来阐述《我们将得到永生》的创作特征及风格分析,从而达到歌唱艺术中的"以字带声,字正腔圆,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江湖话究竟怎么个说法呢?我在中大中文系学过音韵学,明白旧时没有国际音标,未能用音标来注音,为汉字注音就用了反切法。如《康熙字典》:"东"的注音为"德红"切,取"德"的声母d,与"红"的韵母ong拼合起来,就成为"东"这个字的读音dong了。客方言的江湖话实际上是一种倒反切,如"梅"字是"眉来"的反切,倒过来江湖话就说成"来眉";"小"是"死了"的反切,倒过来江湖话就说成"了死",诸如此类。  相似文献   

14.
浅谈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信息组织的层面,语言是最基本的信息组织工具。人们一般将事物属性抽象为字、词或概念,然后再用字、词或概念的序化来表征和组织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学是信息组织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信息组织的另一理论基础是逻辑学,信息组织本身是思维的一种  相似文献   

15.
模因是文化传递的单位,主要通过模仿来完成复制和传播。语言也是一种模因,只要通过模仿而得到复制传播,就成了语言模因。"硬核"作为一个强势语言模因,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使用。为了进一步认识"硬核"这个语言模因,本文将从模因论的角度对流行语"硬核"的形成、传播方式、触发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五四"白话文运动是中国语言发展的一个关节点,它具有语言的历史性和当下性。晚清以白话报为主要阵营的白话文写作作为语文改革运动,在推动言文合一、扩大白话的使用范围方面,为"五四"新文学提供了语言基础。在白话文作为一种新的语言规则崛起的背后,蕴含了陈独秀、胡适、鲁迅、周作人等人对中国语言现代性进程所作的一系列理论建构和规范表述。白话文作为文学书写工具和文学表述方式,经过"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捶打和磨砺,最终代替古文,最终取得了公认的官方地位。  相似文献   

17.
张建军 《文化学刊》2014,(5):153-160
福柯在《古典时代疯狂史》中高度认可疯狂是文学艺术的一种"语言"表达和陈述方式,疯狂与文学艺术"相遇"于人的关怀自身。疯狂是对文学艺术的内涵丰富和外延挖掘,是语言之后的"语言";文学艺术也是对福柯疯狂这个特殊概念的内在认知和域外拓展。文学艺术和疯狂都是一种放荡无羁式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文化学刊》2014,(3):4
<正>由于国界线的改变、移民迁徙、自然灾害、战争动乱或政治、民族等其他方面的原因,同一种语言跨越国界,分布在两个或多个接壤或邻近的国家,经过长期使用和发展,有的国家的语言改变了原来的称呼,有的语言还保留原来的名称,有的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但跨国语言使用者彼此之间日常沟通无大碍,从而形成了跨境语言现象。定义跨境语言强调"族体""接壤或邻近",旨在把跨境语言跟"移民语言""国际语言"及"跨境方言"等概念区别开来。我国的跨境语言的研究起步较晚,从2006年开始逐渐进入学者们关注的视  相似文献   

19.
文化语境是每个语言社团在各自的精神、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语言生态系统,是该语言社团特有的文化标记。继系统功能语言学将语境分为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后,国内外众学者曾多层次、多角度地探讨文化语境的本质问题。在当今的时政文献翻译领域,文化语境因其复杂性和独特性已成为影响跨文化交际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独具中国特色的“四字格”翻译则是探究多元文化语境最合适的切入点。该文以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日对照“四字格”为例,探讨时政文献日译中四字格在文化语境等值、缺失和变异条件下的不同形式及其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本期语萃     
《文化学刊》2016,(4):1
正"下市话"语料文本的今存,主要在于保存在一些侨批中。例如上世纪50年代初在印尼经商的弟弟丘精法在写给下市角杨桃墩的哥哥丘和德(字"和法")的家信(1951)中说道:"和法兄台鉴:前日接兄台来信,唯兄台对清璇之事……已探悉,捲四之清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