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末民国时期,走西口移民大量涌入绥远地区,给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带来很大冲击.近代以来历届政府出于移民实边、充裕国库的需要鼓励老百姓走西口,但并没有对整个移民活动进行统筹规划,也没有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保障移民的权益,使他们能够在移入地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因此,"走西口"移民活动完全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以一种无序的状态进行的.加之近代绥远地区政局动荡不安、灾患频仍不断、基层控制能力薄弱以及移民自身素质等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部分移民最终走上了匪盗之路.  相似文献   

2.
<正>尹全海教授在2014年6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原姓氏入闽迁台之历史、记忆与认同研究"(批准号:14BZS077)。该课题通过移民史料的整理与研究,形成中原姓氏入闽迁台的完整叙述,如同"闯关东""走西口""湖广填四川"一样,成为中国移民史上重要的移民事件和独立的移民史研究单元。该课题将台湾同胞对姓氏播迁的历史叙述及其当下寻根活动纳入研究视野,不仅再现了中原姓氏入闽迁台史是怎样发生的,而且回答了发生的历史是如何保存至今的。同时,该课题从闽台地区世代相传的家谱资料中发现,互不相邻的中原区域和闽台区域相当密切的血缘和文化渊源关系,为跨区域(多区域)文化研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走西口"这一历史文化现象对三种音乐体裁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西口文化"的概念,是2000年左右由包头市"大漠文化研究中心"的学者们提出,历经十多年的研究,成果斐然。学者们分别从"西口文化"的内涵和特征、"西口"的鉴定、"走西口"的原因以及"走西口"移民的影响等方面做了探讨。综合十几年的研究成果,既有成绩,也有缺憾。  相似文献   

5.
“西口”辨     
《走西口》是晋、蒙、陕、冀交界区域家喻户晓、广为流传的民歌,它描绘了清代及民国时期的晋民北流现象,是“走西口”移民生活的缩影。但“西口”具体指什么地方?目前有多种解释,哪种是科学的、历史的呢?通过多年的资料收集和潜心研究,我们认为“西口”所指就是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旧城),“西口”是人们对归化城的俗称,而且这一俗称来源于商人,只与商业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后迁居广东珠江三角洲的第一代外地移民,在语言、饮食等民俗文化方面经历了初期的磕磕绊绊,逐渐与本地居民相互接纳、包容共生。而其第二代移民的融入则更显自然,他们通过融入排斥者的社会和群体来获得认可并且满足自己的希望,在自觉不自觉之间开始主动扮演"广东人"。"乡关"对于这些移民将不再是一块牢牢圈起的地,一道在心上卡得死死的关卡,而具有了更加强化的文化意味,其牵制性则被大大削弱,而人群的流动性则随之增强。  相似文献   

7.
严歌苓作为移民作家,经历过"文革"和"移民"两个特殊的人生舞台,丰富的生活体验让她站在了特殊的空间维度。面对故土她的文字里具有西方的人道主义精神,面对西方又具有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真实写照。她对于故土历史与文化的宽容与客观具有海外文学的新质,在中西文化碰撞中所形成的跨文化视角对中国历史与文化具有双重解读。而《小姨多鹤》作为其代表作,对历史文化的双重解读主要展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抗日战争与文革的历史解读,另一方面是对文化冲突与传统婚姻的文化解读。  相似文献   

8.
从族群角度而言,移民群体相较本土居民,属于天然的社会弱势地位;而从形象学角度而言,"形象"是依照形象塑造者的自身需求、表达塑造者的欲望与诉求而创造出来的。因为历史的缘故,华人移民及其后裔在心理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弱者感受"。本文选取了一些华人移民文学作品,结合社会、文化、历史等因素对文本里所塑造的移民"弱者形象"进行分析,探究这些移民弱者形象的形成原因及背后隐藏的诉求。  相似文献   

9.
《闯关东历史与文化研究》是移民史研究的一部新著,作者将关内移民"闯关东"的历史与东北区域文化的形成结合起来,通过历史学、人口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相关理论,结合丰富的史料,在还原"闯关东"历史面貌,分析其问题的成因及其影响的同时,更深入地探究了其与东北区域文化形成的关系,挖掘了"闯关东"精神及其对当代东北振兴的借鉴意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走西口"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从其形成的社会背景、文化属性、人文本质等方面进行探讨,对这一时期蒙汉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果--"西口文化"以及二人台音乐的渊源关系进行梳理和总结。进而认为"西口文化"本质上是蒙汉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在历史的发展中,探讨这一文化现象,对于进一步加深北方草原音乐文化与中原音乐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的认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民国以来的黄河三角洲移民 ,可以说是其移民史上的第二次高潮。究其原因 ,主要与黄河有关 ,与当时的社会情势有关。就其性质而言 ,新中国成立前的移民 ,主要为生存型移民 ,而其后的移民 ,则多为发展型移民 ,这一时期的移民与历史上各朝代的移民有很多不同。  相似文献   

12.
清代“走西口”的路线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西口”是清代长城以南的山西、陕西省北部民人到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谋生的社会潮流。其根本原因在于山西、陕西沟壑纵横、土地贫瘠、高寒少丙,能承载的人口有限。康乾以来,由于人口急增、土地兼并激烈,从而引发严重的人地矛盾;而自然灾害的频发,更加剧了人地矛盾的尖锐化。清廷出于平定边疆叛乱、缓和阶级矛盾、解决财政危机等诸多政治需要。实行放垦及移民实边等政策,使走西口成为可能,并成为潮流。  相似文献   

13.
北美新移民作家有许多相似经历与共性特征,虽已移民他国,但他们笔下书写的人、事往往不离故土,严歌苓、查建英就常常执着于对本土的书写。严歌苓的本土书写表现出了作家的一种批判勇气与力量,而查建英的本土书写则更多地体现为作家对历史困境的揭示。总体而言,严歌苓与查建英的本土书写都具有较为强烈的反思意识。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移民屡见不鲜,而秦汉移民更具特色。贯穿于秦汉各代的移民,不仅有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灾民自发性移徙,更有封建统治者为了政治、军事、经济目的而组织的移民。秦汉移民既是封建统治者拓展疆域、巩固政权的需要,又是中国封建社会成长时期所固有的社会历史现象。因此,移民对秦汉社会的发展无疑产生了一定作用。本文重点探讨秦汉时期的移民政策及其特点和移民产生的社会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5.
"F+VP"疑问句式是现代汉语方言中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句式。发展到现代,这种句式呈地域化分布的现象更为明显。对"F+VP"句式分布于云南的特点的研究,得知云南方言"格"问句与吴语、江淮官话区的"F+VP"问句应该是同源的。从源头来看,吴语、江淮区的"F+VP"问句更多是历史的遗留,而云南方言中的"格"问句则是大量江淮区移民带来的语法现象,这些移民主要来自于今天的江淮、吴语区。云南方言与吴方言之间有明确的亲属关系。  相似文献   

16.
民国以来的黄河三角洲移民,可以说是其移民史上的第二次高潮。究其原因,主要与黄河有关,与当时的社会情势有关。就其性质而言,新中国成立前的移民,主要为生存型移民,而其后的移民,则多为发展型移民,这一时期的移民与历史上各朝代的移民有很多不同。  相似文献   

17.
巫山文化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巫山文化是三峡文化的核心。它是一种根植于本土的原生性文化,同时亦具有鲜明的移民文化特质。在神女故事的流变与探源中,又铸就了巫山文化浪漫主义精神文化特质。而景观与人文景以的高度融合,则使巫山景观文化独放异彩,现代巫山旅游文化即是构筑在具有的历史底蕴与多层次的文化内涵的巫山文化之上的。  相似文献   

18.
新书简介     
《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作者:陈世松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本书所描述的是外省移民在清初"湖广填四川"运动中的遭遇,是一部关于四川移民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一个原乡——迁徙——定居创业的观察架构,完整再现了清初外省移民"填四川"的生动场景。同时,作者从社  相似文献   

19.
指出景德镇历史上便是外销瓷最为主要的产地之一,景德镇的福建会馆天后宫是伴随着陶瓷贸易的发展而修建的,是景德镇瓷器海外贸易的直接见证。概述景德镇天后宫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妈祖信仰移植的原因与作用,说明信仰移植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伴随着移民、贸易等,都会产生民间信仰从一地移植到另一地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海南地域文化的历史构成、发展与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省以海南岛为主体,与三沙市辖域的西、南、中沙群岛及众多岛礁和周围海域,构成了有别于其他区域的自然风貌和历史人文景观,产生了独具海南特色的地域文化.海南是以汉族为主体,包括黎、回、苗族等多民族的移民社会.海南地域文化由此而具有包容多种文化成分的多元特征,形成以汉族移民文化为主调,以黎族民族文化为特色的多元化体系.其文化亮点还包括了缘于南海而生成的海洋文化,缘于历史文化积淀的民间文艺、技艺,缘于全国唯一的热带大岛而产生的名胜古迹.海南地域文化在其历史构成、发展过程中,呈现北承南纳的兼容性、居闲随分的宽松性和文化发展的可塑性等文化特性,显示出海南地域文化是一种具有浓厚的人文特质的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