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曼 《教育教学论坛》2020,(13):228-229
惯用语在书面语和口语中广泛使用,是日语学习中的重要一环。然而一直以来日语教学中惯用语却未受到足够重视。惯用语中占比最大的是身体词惯用语,且使用频率很高。文章以"目"类惯用语为例,探讨惯用语教学思路,通过分析日语惯用语的语义和语义扩展模式,结合与汉语惯用语语义扩展的对比,提示一些惯用语教学思路,使学生更有效地理解掌握惯用语。  相似文献   

2.
形容词在日汉语言的表达中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汉语的形容词概念在日语中对应为日语的形容词和形容动词。日语的形容(动)词又可以分为属性形容(动)词和感情形容(动)词,其中感情形容(动)词在使用时受到人称的限制。与日语相反的是,汉语中的部分属性形容词也有类似对人称使用的限制功能。本文选取两种语言的部分形容词或形容动词,从词汇的主客观性的角度分析其对句中人称的限制作用,并将两者的差异进行了初步的对比。  相似文献   

3.
日语人体词汇惯用语不但数量多,使用频率高,而且在品词特征、词形特征、成义类型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规律。它通过词语意义的转用和比喻等方式,形成简洁易懂的表达,形象生动。比如要表达"生气"之意,用‘腹■’就要比‘怒■’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因此,研究、把握日语人体词汇惯用语的用法和特点,对于提高日语教学效果、加强日语语言的实际使用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中"觉悟"多用于表示一定的政治认识,除了特定场合,一般很少使用;而现代日语中"覚悟"则用来表示预先做好精神准备,且使用率颇高。经考察,二者为同源词,且在两种语言中都存在佛教义。因此通过从词汇史角度对汉语"觉悟"和日语"覚悟"的词义变迁过程进行考察,并对比其异同,可以深入挖掘其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厘清二者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身体经验词汇的认知语义分析一直属于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基于语料—标准双重驱动法对比分析了触压觉形容词汉语"松"和日语「緩い」的认知语义结构。结果发现,二者的主要共同点为:1.语义扩展的整体方向基本一致;2.原型义皆为"物体受力后容易散开,对施力物体的反作用力较弱";3.语义扩展程度不低;4.一次扩展义及基于隐喻的扩展义相对较多。二者的不同点集中体现为各自具有一些不同扩展义。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词汇中隐藏着许多日源词汇。这些词汇进入汉语后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控"就是其中之一。汉语流行语中的"控"字与日语中的"コン"相比,无论是在语义还是语法范畴上,都增添了新的用法。"控"在日语中原本不健康的、负面的含义到了现代汉语中逐渐消失,转换成中性词,在积极正面的语境下也可以使用。词性由原本的词缀扩大到了动词用法,语用群体也从原本动漫和漫画爱好者扩大到了社会大众。  相似文献   

7.
汉语的人称代词称谓语"我""你(您)""他(她)",基本上可以无差别地使用,且使用频率极高。与汉语相比,日语人称代词相对比较复杂,种类繁多而使用率低,并依据上下关系、亲疏和内外关系采用不同的人称代词。而且,日语人称代词经常省略。日语的学习必须要系统认识日语的人称代词,特别是需要系统掌握日汉人称代词使用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谢郴伟  徐开妍 《文教资料》2013,(10):68-69,73
本文将汉日同形词视为汉语和日语中特殊的"构式",找出《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词汇大纲》是119个甲级形容词中的103个汉日同形词,从语义角度出发,将其分为H=R,H≥R,H≥≤R,H≤R,H≠R等五类进行量化对比描写分析,以此探讨甲级汉日同形形容词的微妙差异,促进对日汉语同形词词汇教学。  相似文献   

9.
汉日语中都有第三人称代词,但无论在使用频率还是在使用限制上都有明显的差异。本文通过汉日对比,考察与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相对应的日语表达,探究其对应条件,并分析汉日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字,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不仅是中国人民思想交流的工具,在古代也对周边国家产生过重大影响。汉字传入日本后,日本人先是用汉字记载日语,后来又根据汉字创造了日语假名。因此,汉字从古至今都是日本语言文字不可分割的部分。日语中有大量的汉字词汇,这些汉字词汇从字形上看,大部分与汉语中使用的汉字词汇相同或基本相同,但从词汇意义方面分析,一部分词汇经过日本社会长期的使用已经变为日语词汇,与古代传入日本的汉字词汇本来的意义有了差别。这些词汇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来说,经常会产生误解和误用。因此本文试从汉语和日语对比的角度,分析比较日语中的部分汉字词汇与汉语的词汇的意义、用法。  相似文献   

11.
在汉英两种语言当中广泛地存在着词汇衔接现象,其使用对于语篇的语义连贯、逻辑关系的清晰表达都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搭配"类词汇衔接作为词汇衔接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则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将职业译员与笔者的译文从"搭配"类词汇衔接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探索职业译员与非职业译员在处理汉语中词汇衔接手段上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2.
汉字对日本文字的产生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已成为日语语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很多字形相同的汉字在汉语和日语中都在使用着。虽然字形相同,但用于汉语和日语中的汉字词汇的意义却有差异。为此,通过列举部分同形歧义词,并从语言实践角度,对其意义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准确把握同形歧义词的确切语义,减少误解、误译。  相似文献   

13.
日语的词汇里面有"和语""汉语"和"外来语"之分.其中汉语词汇数目的比率可达47.5%(以区别词数来计算).收录于<常用汉字表>里的1945个常用汉字当中,以音读来发音的汉字有1905个之多.也就是说,可以认为汉字音读的词汇在语言使用中处于高频率的中心位置.从中国传入的汉字音读经过千年的发展有了今天的变化,但今天仍能找到日语汉字音和现代汉语的深刻联系.而且,不光是汉字的音读,日语词汇发音的音节数-"拍"-也受到了其影响.从日语‘"拗音""拨音""促音"和"长音"入手,通过和汉语的汉字音的对比来分析汉字音对日语的影响,并探讨现代日语音节的现状,推测今后日语音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陆娟 《考试周刊》2009,(20):40-41
汉语人称代词少而使用率高,日语的人称代词多而使用率低。日语的句子在很多情况下会省略人称代词,这样的句子汉译时,汉语应该遵守自己的习惯,不能将日语的习惯说法套在本国语言上,必须处理好人称代词。本文将通过对比探究如何处理省略了人称主语的句子。  相似文献   

15.
在语言生活中,汉语"V出"及韩语"V??"都是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复合动词,在语义、句法、语用等方面都存在相似性。不过,由于汉韩两种语言类型的差异,也呈现出一系列的不同。本文拟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共时平面对"V出"与"V??"的语义进行考察,并揭示它们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动词在日语词汇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数量仅次于名词,语法功能也是其他类词汇无法比拟的.而复合动词占动词的很大部分,使用频率也相当高,表达的意思比单纯词更为具体、形象、精确.但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它的词义把握却不那么容易.本文认为"ぁげる""ぁがる"不仅作为动词有很多含义,作为复合动词的后项要素语义更为丰富.单就前后两要素语义相加,就没法准确地把握复合动词"-ぁげる""-ぁがる"的实际词义.  相似文献   

17.
中日两国的历史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汉语和日语中中存在着大量的同形词。一部分同形词与汉语中的语义词性非常相似,可以等同使用。还有一部分同形词在传入日本后发生了词性语义的转变,很容易导致日语学习者对这类词汇的理解产生偏差,从而造成语句的误用。本文以产生词性差异的汉日同形词为中心,对其词性变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归类整理,并对其在实际语句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分析与考察。  相似文献   

18.
中日两国的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浩瀚的词汇中,无论是日语还是汉语,都有很多表人的名词。比如,日语中有"歌手""経営者""持ち主""登山客"等,汉语中有"科学家""记者""胖子""烟民"等。随着时代的变化,语言也在默默地变化,中日两国每年都会出现了大量新的词汇,特别是在新媒体中流传的语言,比如日语中的"プロい",汉语中的"粉丝"等。汉语学界对于汉语指人名词的研究比较多,日本学界对于日语指人名词的研究也不少,指人名词进行对比研究的论文却不多,从国内学术网站上搜查发现,对指人名词进行对比研究的大都集中在汉韩对比、汉俄对比,从日本学术网站搜查发现,对指人名词的研究集中在日英对比上,其代表是日本学者影山太郎的《形態論と意味》《名詞の意味と構文》著作中提及了指人名词、动作主名词的语义。笔者试图通过"—者"的指人名词的日汉对比,来丰富动作主名词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人类通过语音传递意义的符号体系,而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研究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语言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本文运用语言对比的理论与方法,对现代日语汉字与古汉语之间的语义关联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一部分日语词汇意义仍然保持着古代汉语的色彩,呈现出与中国古代汉语词汇意义相同或者接近的趋势;同时,部分日语词汇与中国汉语词汇的意义也存在着较大差异.通过对这些现象及其演变轨迹的考察,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某些语言理论,而且可以从中认识中日两国语言发展和相互影响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语言类型学角度研究语气助词"啊"的情态语义及其句法分布,比较了日语和英语中语气助词的使用情况。通过汉英日互译材料的分析得出结论如下:汉语主要用语气词、助动词、语气副词等词汇手段来表达语气,以语调、语序、句式作为补充;日语主要用终助词、助动词等语法手段来表达语气,以语气副词等词汇手段为补充;英语中主要使用情态动词、副词等手段表达语气,以语调、语序、句式作为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