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马克思只在序言里讲了一句话:“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句话说得既清楚又模糊,之所以模糊,是因为马克思没有把这里讲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内涵、外延及三者间的相互关系交代清楚,于是只能按照自己的体会来理解。  相似文献   

2.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马克思只在序言里讲了一句话:“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句话说得既清楚又模糊,之所以模糊,是因为马克思没有把这里讲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3.
邓佳城 《文化学刊》2022,(6):116-119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记载了从远古到现今的文化与美的巡礼。李泽厚先生作为实践美学的创始人与代表人物,引领着中国美学的发展,结合中国当代美学并超越西方美学在中国的思维框架,开创了中国实践美学的先河。本文结合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揭开中国美学艺术的神秘面纱,探讨实践美学与马克思主义美学之间的联系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自2015年中央作出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以来,随着脱贫工作的大力开展,云南省镇沅县贫困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当地各项脱贫指标,对改善村镇环境、建立特色产业、提升农户生活水平起到了关键作用。镇沅县的快速发展是诸多脱贫经验举措共同铸就的结果,不仅对推动其他地区脱贫摘帽有一定影响,更为云南省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谢霄男 《文化学刊》2014,(6):163-165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戴钢书新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一书,是一部从新视角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力作,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学术价值和现实价值。它启发我们要站在新的高度、新的视角,全面、系统,客观、具体的分析问题,不断拓宽研究边界,延伸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6.
邵慧峰 《文化学刊》2011,(4):107-110
《老子》言简意赅,文约义丰,对于《老子》中所展现的广厚意蕴,长久以来人们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本文以今人的价值观作参照,从比较"道"与"看不见的手"入手,结合《老子》针对宏观调控和税收法律问题的主要见解,简要地分析了《老子》中蕴涵的经济法思想,并试图探寻出《老子》对于现代经济法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薛承梦 《职业圈》2007,(6S):138-139
精品课程建设应该从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出发,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及教材建设,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师资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薛承梦 《职业圈》2007,(11):138-139
精品课程建设应该从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出发,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及教材建设,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师资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精品课程建设应该从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出发,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及教材建设,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师资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梁释慧皎的<高僧传>是南朝为数众多的僧传中最为著名的一种著作.在二百多位高僧的传记中,<高僧传>记载有关于钟山上定林寺的史料,其中有上定林寺的营建过程,有定林寺的高僧名流,也有定林寺的经藏和佛牙等珍贵物品.从<高僧传>的有关史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定林寺,及与刘勰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独特的分析对象,将"一般的意识形态"作为批判对象;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出发,论述了意识形态的含义、特征,以及如何"跳出意识形态"。马克思把意识形态看作是一种否定性的概念。简单地说,它就是对现实的一种虚幻或颠倒的反映。马克思对以黑格尔思辨哲学为基础进而诞生并发展起来的颠倒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也做了批判,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首都北京进行了考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成为北京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对于全国城市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重要讲话,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探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建设、城市治理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和实践要求,阐释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思想要义和实践原则。  相似文献   

13.
郭沫若的文艺思想由早期"为艺术而艺术"的浪漫主义,逐渐转为"为人生"的立场,后来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与革命高潮的到来,又转变为革命文学及大众文艺的主张。著于抗战后期的佚文《诗歌的创作》,综合而全面地体现了郭沫若不断调整并较为成熟的文艺观。本文主要探察郭沫若文艺观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它们相互融合所产生的思想成果。  相似文献   

14.
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人的发展理论进行了总结与发挥,首次科学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思考方向,对于消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困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协调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周易》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经典中一直占据着崇高的地位。学界对于《周易》思想探讨已久、成果甚多,但很少对《周易》中"气"的思想进行系统论述,而"气"的思想在《周易》思想体系中具有丰富的意涵和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将从"阴阳二气""精气""气之感应"三个方面对《周易》中"气"的思想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为了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企业在推进改革过程中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主抓手和主平台,通过思想理论引领、舆论宣传引领、文体活动引领、先进典型引领等方式手段来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和价值.文章以沈河公用事业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为分析对象,深入分析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特征、基本做法和主要成...  相似文献   

17.
《墨子》中蕴含着丰富的灾荒思想,墨子生活在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的过渡时代。先秦墨家的灾荒思想主要体现在《墨子》中,包含了灾荒成因、灾前备荒和救灾救荒等内容。在灾荒成因方面,墨子认为其主要成因是自然灾害、统治阶级惰庸奢靡与围城战的频发;在防灾备荒方面,墨子主张建立防御性的国防政策、鼓励生产和建立备荒仓储;在救灾救荒方面,墨子主张以人为本、节用救荒,同时号召官府“上食”赈灾与基层“兼爱”互助。该文通过对《墨子》的研究,梳理其中灾荒成因与防灾、救灾等内容,以期较全面地展示《墨子》中的灾荒思想。  相似文献   

18.
"爱"作为早期佛教中便已产生的思想,一直在佛教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杂阿含经》中详细的展现出爱支作为缘起法中的一支,在缘起法完善之前的基础性作用,以及十二因缘完善之后,联结各支的重要作用。同时,"爱"作为一种恶业,是苦产生的直接根源,因此在早期佛教中一直被予以断除,这一思想在《杂阿含经》中有详细体现。通过分析《杂阿含经》中"爱"的思想出现的原因和内涵,可以发现,"爱"不仅对缘起法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在整个佛教思想体系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佛教是以菩萨信仰为核心的大乘佛教,佛菩萨的原始形象随传入中国而逐步本土化,尤其是观音信仰与大众的渐融而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至高神祗。自《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被译出后就备受信众尊崇与盛行,在中国被称为"诸经之王",经文中观世音菩萨的普门示现与救渡众生的大愿是大乘佛教中"六度思想"的具体体现。在大乘菩萨六度思想中,"布施"思想位列其首,《普门品》主要体现了以观世音为核心的大乘菩萨"布施"的思想,观音慈悲布施救渡的思想,正是大乘佛教"救度"精神的体现者。  相似文献   

20.
《易经》作为占筮之书,通常被视为原始宗教巫术与原始思维、神秘主义的代表,直到马王堆帛书《要》篇"观其德义"思想得以现世,学界才重视阐发《易经》中的"德义"内容。实际上,成书于殷周之际的《易经》本身就附着重德的理念。《易经》中的"德"内涵丰富,从"德"与"得""德"与"禄""恒德"、诚信之德等方面彰显了西周重"德"的政治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